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 2018年 8月收治的 10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 n=50)和实验组( n=50)。对照组在臂丛神经阻滞干预时以传统手法解剖学定位,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定位。比较两组的麻醉药品用量、镇痛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麻醉药物使用量为( 17.24±2.53) ml,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 11.54±2.88) min、阻滞操作时间为( 185.52±24.85) s,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为( 11.41±2.38) h,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 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中实施超声引导下定位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ocalization methods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50) according to block randomiza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anual anatomy during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terventio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 The dosage of narcotic drugs, duration of analgesia,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block operation time, anesthe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osage of anesthetic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7.24 +2.53) ml,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was (11.54 +2.88) min and the operation time of block was (185.52 +24.85) s, which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uration of analgesia was (11.41 +2.38) h, which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nesthesia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8.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can achieve better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纤维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肿瘤45例,定位其深度及体表方向。拔出乳管镜,在同一溢液导管内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插入深度与纤维乳管镜插入深度一致。沿标记方向放射状切开乳头乳晕皮肤,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引导,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结果乳管镜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5%(39/41),多发性乳头状瘤50%(1/2),乳头状瘤病50%(1/2);诊断不符合者:病理诊断导管扩张,上皮增生2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部分重度增生1例,乳腺癌1例。术后乳头乳房形态良好。结论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行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容易,美容效果好,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乳腺疾病 纤维乳管镜 硬膜外麻醉导管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门限化和宽线检测算子的自适应牌照定位方法,解决了复杂背景下的汽车牌照定位问题。利用汽车头部图像的一些知识信息,采用自适应门限方法,辅以宽线检测算子进行后验校正,能够准确地分割出汽车牌照,然后对牌照中的汉字和数字进行分离,正确率达95%以上。

  • 标签: 汽车牌照 图象分割 门限化 宽线检测算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定位仪在婴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进行静脉穿刺的婴幼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儿。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定位仪对患儿的静脉进行定位穿刺,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法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对两组患儿的穿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长、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定位仪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静脉穿刺,具有极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能够减少婴幼儿痛楚,提升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标签: 静脉定位仪 婴幼儿 静脉穿刺 盲探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对体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所接受的共计6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体检者人数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的体检者常规的管理,而针对观察组的体检者则给予其多护士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应用了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的观察组受检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更优于接受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受检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服务质量评分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受检者采用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能大幅度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体检者的体检体验,保障了体检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多角色定位服务 满意度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定位引导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到2016年4月脊柱病变资料40例,40例患者中包括腰椎25例,颈椎3例,骶椎2例,胸椎10例,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得到病理诊断。结果40例患者全部成功穿刺取材,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0.0%,手术17例,手术结果和穿刺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4.1%,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属于一项安全并且准确率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式,为脊椎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义,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CT定位 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参照组,此时尚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83%,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83%,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效果更好,抢救成功率更高,病人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定位。方法以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主要基础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定位展开了讨论。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的功能多样且有着较为完善又独立化的质量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确保到运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定位和管理对医院的日常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明确到其的定位仪确减少医院中出现感染的情况,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才可以有效确保到医院的正常运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且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9)和研究组(n=49),常规组给予健康教育且指引患者自我注射;研究组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皮下出血、脂肪增生、皮下硬结进行观察。结果:入院时,研究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胰岛素12个月,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50±0.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5±0.75)%,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中患者皮下出血率为18.37%、脂肪增生率为0.00%、皮下硬结率为4.08%,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轮换正确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卡 设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在判断、理解、记忆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常人的障碍,易发生走丢现象,是人们需要特殊照看的人群。查阅材料《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中写到,我国约有 50 万名老人在一年中走失,其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走丢带来的严重隐患和后果,我国一些企业发明了一种防止老年痴呆患者走丢的定位手环。本文分析了老年痴呆患者的走丢风险以及定位手环的原理,研究了该种类定位手环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从而达到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走势概率的效果。

  • 标签: 老年痴呆 走失风险 定位手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检查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随机选择64名上消化道穿孔病人,采用X线片及MSCT检查,并对两者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检查符合率显著低于MSCT。结论:MSCT能提高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病的首选手段。

  • 标签: MSCT增强扫描 消化道穿孔 定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在判断、理解、记忆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常人的障碍,易发生走丢现象,是人们需要特殊照看的人群。查阅材料《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中写到,我国约有 50 万名老人在一年中走失,其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走丢带来的严重隐患和后果,我国一些企业发明了一种防止老年痴呆患者走丢的定位手环。本文分析了老年痴呆患者的走丢风险以及定位手环的原理,研究了该种类定位手环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从而达到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走势概率的效果。

  • 标签: 老年痴呆 走失风险 定位手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新型实用定位仪根据术前CT测量进行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CT软件准确测量腰椎穿刺靶点到患者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根据“平行四边形原则”研制新型定位仪。筛选于2019年10月--2022年08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根据纳排标准,其中10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靶点定位装置穿刺,并设为观察组;另1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穿刺技术,并设为对照组;确保所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二者穿刺X线透视次数、穿刺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 ,对照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两组间穿刺优良率差异明显;结论  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腰椎 靶点穿刺 定位仪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心梗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指标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诊心梗患者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分工定位 抢救配合 急诊 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4D-CT定位的肺癌患者放疗时摆位误差,为医生勾画靶区外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hlipis定位机对16例需行放疗的肺癌患者行4D-CT模拟定位扫描,生成的10个呼吸时相的CT图像,将生成的CT图像处理得到最大MIP图像,最小MinIP图像和平均AVG图像。医生在处理的图像上勾画靶区,物理师制作放疗计划。患者每次放疗前应用VARIANIX加速器行CBCT扫描,将获得的CBCT图像与计划4D-CT图像配准,得到患者放疗时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利用SPSS18对得到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CBCT扫描共150次,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87±2.462)mm、(0.57±3.400)mm、(-0.50±1.882)mm,绝对值最大分别为8mm、9mm、7mm,大于5mm的误差在三个方向上的发生率分别为2%、6.7%、1.3%。结论采用4D-CT定位可有效的监控患者呼吸运动,每次治疗前应用CBCT验证可纠正摆位误差,本科室肺癌患者采用体膜固定,摆位误差范围在三个方向上基本控制在5mm以内,可为医生靶区外放范围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癌 摆位误差 4D-CT CBCT 体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孤立性肺小结节微创治疗中应用不同精准定位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35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按照术前定位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17例患者命名为甲组(实施hook-wire定位),另外18例患者命名为乙组(实施弹簧圈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乙组的定位时间短于甲组,乙组的定位成功率高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术前定位 孤立性肺小结节 微创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在胸腔积液诊断、定位、穿刺中的价值。方法使用美国百胜AU4ACT型超声诊断仪,对15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结果15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左侧胸腔积液75例,右侧胸腔积液61例,双侧胸腔积液16例,诊断符合率及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结论二维超声对胸腔积液诊断、定位、穿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双侧胸腔积液 诊断符合率 穿刺成功率 二维超声 患者 实时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对于急诊危重患者中多发伤患者救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急诊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分别采用护士定位抢救(观察组)与非定位抢救(对照组)方式进行抢救。结果采用非护士定位抢救的30min内处理完毕的占60%;采用护士定位抢救的30分钟内处理完毕的占90%;观察组抢救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护士定位抢救法 多发伤 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均行CT三维成像,30例(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血流分布,实时引导穿刺,避开重要血管行PCNL;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B超引导下PCNL。观察手术条件、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血红蛋白丢失少,结石清除率高,肾动脉血流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肾动脉阻力指数低(P

  • 标签: 三维CT预定位 复杂性肾结石 肾镜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