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最易扩散蔓延,如何全民防控成为重要经验。以新冠为例,自2020年1月25日起,武进区先后筹建18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对新冠密接者或外来返武进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区院感质控中心负责指导并验收感控工作,从集中隔离点的建筑布局与流程、日常环境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防护培训、防护用品的标准与规范使用、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患者的转运、房间终末消毒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及考核。整个疫情期间未见交叉感染事件发生。如今,常态化抗疫模式下,及时对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点的感控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为未来公共卫生的防控工作提供经验。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密切接触者 隔离点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医院护士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参考相关文献标准,对100所二级以上3100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调查,对其疫情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 综合医院护士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掌握度良好(4.19±0.59)分,评分高于应急技能和应急心理,且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得分较高条目均属于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维度,得分均较低条目其中一项属于应急技能维度,另外四项条目均属于应急心理维度;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受到医院护士性别、年龄、是否参加传染病应急演练等方面影响。结论 目前我国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属中等水平,应增强对较低职称、低年龄以及未接触过重大传染病疫情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等工作,以便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

  • 标签: []综合医院护士 重大传染病 疫情应急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自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事件发生后,我们国家卫生系统的应急管理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随着体系的完善,我们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已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在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现状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现状,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重大传染病疫情 应急管理 现状分析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 2018年新出台的十二五生物医药振兴规划明确了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型产业,生物制药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也极为迅速。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促进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生物工程药物研发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 重大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监测预警分析技术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中的实践应用,旨在提升预警效能,优化防控策略,从而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挑战。方法:对我国目前已存在的的监测预警分析技术进行整理,并探寻该技术在我国手足口病、水痘、流感以及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结论:监测预警分析技术对手足口病、水痘、流感以及诺如病毒的感染时期以及感染范围都能提前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有效提升了疫情的发现与应对能力,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监测预警分析技术 传染病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快速康复方案对腹部重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2.1-2023.1之间的腹部中大手术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胃肠快速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肠麻痹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均高于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肠快速康复方案有助于降低腹部重大手术术后肠麻痹的发生率,改善满意度和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胃肠快速康复方案 腹部重大手术 肠麻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为更好控制和提高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探讨加强普通外科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提升作用。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主要针对对象是术前病人及科室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强调讨论前准备,全科室低、中、高职称医师全部简短发言,科主任总结环节。二年来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的落实和加强,推进了科室技术和流程管理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建设,快速提高了全科室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未加强推进前二年对比,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医疗事故发生率等显著下降,科室质量和安全得到显著提升。加强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具有突出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4周模拟失重大鼠股动脉血管整合素(integrin)αvβ3信号通路重要分子表达和黏着斑(focaladhesion,FA)形成的变化及间断人工重力(intermittentartificialgravity,IAG)对抗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组(HU组),间断人工重力组(IAG组)和对照组(CON租)。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荧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股动脉integrinαvβ3、存在于胞浆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ERK1/2)的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股动脉FAK形成的变化。结果免疫蛋白印迹显示,HU组大鼠股动脉integrinαv、integrinβ3、p-FAKY397、p-SrcY418和p-ERK1/2的表达较CON组显著减少(P<0.05);IAG组大鼠股动脉以上蛋白的表达较HU组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K、Src和ERK1/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U组大鼠股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integrinαvβ3、p-FAKY397、p-SrcY418和p-ERK1/2的阳性表达较CON组显著减少(P<0.05);而IAG组较HU组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FAK、Src和ERK1/2的阳性表达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U组大鼠股动脉的黏着数目较CON组明显减少,而IAG组大鼠股动脉FAK的数目较HU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模拟失重使得股动脉integrinαvβ3以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p-FAKY397、p-SrcY418和p-ERK1/2的蛋白表达量降低,FAK形成减少,而1h/d的IAG能逆转这种变化。提示,integrinαvβ3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转导分子可能参与了失重所致的动脉重塑以及IAG对抗作用中的机械力信号转导过程。

  • 标签: 模拟失重 间断人工重力 整合素 局部应力 血管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2023年4月,选择进行心血管病高危早期筛查的50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心血管高危受检者例数,汇总受检者个人资料及检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检出率是25.00%,男性、吸烟、喝酒、年龄大、体重指数大、腰围大是心血管病高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积极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明确影响因素,有利于临床拟定防治对策。

  • 标签: 心血管病 高危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