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化服务应用在新生黄疸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新生黄疸患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与试验组(59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后者实施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劣。结果试验组黄疸消退及胎便转黄用时均短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将综合化护理服务应用在新生黄疸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迅速缓解病情,还可减少患儿不适感。

  • 标签: 综合化服务 临床护理 黄疸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36例,晚发型34例,对比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早发型败血症新生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89%,B族链球菌,占33.33%,晚发型败血症新生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2.35%,大肠埃希菌,占29.41%。早发型败血症新生的病死率为25.00%明显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病死率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病理性黄疸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新生病理性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经过干预后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而日均降低值更高,同时也缩短了降至170μmol/L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病理性黄疸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为新生提供外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接收94例新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儿提供股静脉穿刺采血,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外周静脉穿刺采血,评价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情况、评估患者采血后标本溶栓率及皮肤紫绀发生率。结果常规组47例新生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0例(85.11%),研究组47例新生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5例(95.74%),研究组新生经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χ2=6.525,P=0.011)。常规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12.77%,皮肤紫绀发生率为17.02%,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4.26%,研究组患儿皮肤紫绀发生率为6.38%,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皮肤紫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外周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采血后新生出现皮肤紫绀、标本溶血率较低。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股静脉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将这100例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为对照组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患者运用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患者运用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患者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为足月新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这种治疗方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的推广运用。

  • 标签: 足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收治的98例产妇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共48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共50例产妇)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对两种护理模式下产妇适应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适应能力和满意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护理的共同护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产妇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产妇护理新生的能力,在临床的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共同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护理进行指导分析,总结新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90例产妇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新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发病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实验组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与新生母乳喂养,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使新生和产妇情况更佳,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新生儿 护理体会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2月~2018年1月出生的新生抽选120例,将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新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新生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新生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健康生长,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治疗,而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显微外科手术,通过显微镜对手术进行辅助,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全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全切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手术方案 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用颏下状皮瓣的治疗方法的恢复情况来分析颏下状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5日我们在我院选取30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对这3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回顾和后期恢复的跟踪了解。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后期跟踪采访了解患者对颏下状皮瓣恢复结果的满意度。结果30例患者中有29例皮瓣完全成活,有1例患者皮瓣坏死,经过清洗后又重新长出胚芽,有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放疗,我们对术后的患者进行半年到三年的跟随观察。患者对颏下状皮瓣的修复和恢复效果非常满意,在术后他们并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并且面部肌肉恢复特别好,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语言交流,这也就更能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给予了颏下状皮瓣极大的肯定,颏下状皮瓣在临床中具有创伤小、成活率高、手术简单等特点。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临床应用 患者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的疼痛以及生命体征等问题,探究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半年之间接生的1800例新生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组,900例新生作为对照组实施新生的常规护理,900例新生作为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的疼痛感1以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在疼痛刺激后,面部表情变化、肢体紧张程度2、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恢复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新生的疼痛感以及对应的生命体征情况做干预护理,对新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新生日后的成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疼痛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新生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60例产妇,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利用新生床旁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的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计划、辅食添加剂、早期教育、保暖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床旁护理既能提高新生的护理质量,还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产科护理 新生儿床旁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治疗情况与围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1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8例在孕20周内确诊并及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早期治疗组;有59例在孕20周及以后确诊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晚期治疗组;剩余44例妊娠期并未发现合并隐性梅毒,在分娩后才确诊,将其记为未治疗组。对比各种围生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围生总不良预后发生率,存活新生出生1min和5minApgar评分。结果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胎儿窘迫和总围生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且早期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3组存活新生1min和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治疗组评分均最高,晚期治疗组评分均次之,未治疗组评分均最低。结论对妊娠合并隐性梅毒在妊娠期实施抗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围生的预后,且早期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妊娠 隐性梅毒 围生儿 预后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到2018.0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新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新生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新生。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咳嗽、气喘、湿啰音、紫绀、呼吸增快等各项临床症状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新生在临床治疗期间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改善其整体疗效,同时还能够缩短治疗起效时间,实践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检测在新生感染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3.02日至2017.10.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感染性肺炎分为细菌组与混合组,对照组为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对比三组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菌组、混合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菌组的后两项指标较混合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细菌组与混合组的三项指标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检测在新生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和新生的影响,旨在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按照患者对麻醉选择意愿,将之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的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的患者采以自然分娩,无麻醉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分娩方式对产程、新生的影响。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第一产程时间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Apgar评分情况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麻醉,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缩短,不会影响产后出血量、新生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安全性高,对改善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硬膜外阻滞麻醉 无痛分娩 产程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阴道分娩新生,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新生的骨折率。结果对两组新生的骨折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骨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过程中,为了预防新生锁骨骨折,对其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锁骨骨折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助产过程中 锁骨骨折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无论是在初排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还是在血脂胆红素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对于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CH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影像结果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血流增加52例(55.32%),形态正常19例(20.21%),异位或缺如14例(14.89%),发育不全9例(9.57%)。结论临床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以甲状腺肿大作为CH的主要特征,进而在临床治疗和病因查找中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新生ABO血溶性黄疸共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对照组患儿和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黄疸持续时间、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粪胆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经对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存在对比价值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ABO血溶性黄疸治疗中,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蓝光 照射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