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ICU心肌梗塞患者重视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ICU病房就诊的心肌梗塞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心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在接受上述心理护理之后,其中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ICU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并且促进了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心肌梗塞 效果
  • 简介: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从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的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myocarditis,FM),临床表现各异,短时间内病情急剧进展,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等[1],病情恶化快,病死率达90%以上[2]。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救治,开展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我院在2003年10月25日收入1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第1天出现精神症状,经过1个月的整体护理,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生活自理出院.报道如下.

  • 标签: 患者 栓塞术 动脉瘤 整体护理 术后 神志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干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除一例高龄患者死亡外,死亡原因为体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急变化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的心理,疼痛等护理工作,避免并发症发生,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行拔牙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86例患者拔牙治疗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工作,术前无出现不良心理状态,84例拔牙术中无出现血压和心率波动,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8%,2例麻醉后出现心悸暂停手术,转相关科室进行处理。结论做好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于预防拔牙过程出现的并发症和顺利完成拔牙手术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拔牙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评定在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优质护理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均接受优质护理方案;同期选取冠心病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并予以系统性随访,观察所有入选患者随访结果,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系统性随访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SAS评定分数(40.12±6.15)分,对照组(47.99±8.57)分;治疗组入选患者SDS评定分数(41.99±5.10)分,对照组(49.32±8.46)分;治疗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7.50%,对照组67.50%,(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优质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 标签: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冠心病 满意率 SAS
  • 简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据估计约有40%以上的晕厥事件属于VVS。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和鉴别诊断VVS的主要方法。基础倾斜试验特异性虽高,但敏感性却较低,药物激发试验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本院对110例患者进行BHUT和/或多阶段ISO药物激发试验用于VVS诊断,并对患者实行全程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全程护理
  • 简介:1-6二磷酸果糖.可调节糖代谢若干酶的活性,为恢复、改善细胞代谢的分子水平药物,主要应用于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②心脏直视手术;③外周血管疾病;④胃肠外营养疗法;⑤多次输血患者。

  • 标签: 1-6二磷酸果糖 护理 糖代谢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36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7例和对照组216例,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疾病 风险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截瘫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措施。方法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术前与术中的心里护理缓解患者的心里压力。更好的配合手术结束。结果通过医护共同努力使高位截瘫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的爱心与关心是截瘫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高位截瘫 术前访视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7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4例死亡,70例生存,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将生存患者进行级别划分,18例Ⅰ级,28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策略 高血压脑出血 脑梗死 并发症 术后
  • 简介:目的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科接受诊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77例患儿痊愈出院,3例患者好转出院,治愈率达96.25%,且住院期间未发生皮肤和消化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除了做好一般护理、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工作外,饮食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患儿家长对饮食指导内容的依从性更有助于提升病情痊愈率。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了PICC患者微信群,患者就PICC家庭维护出现的问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向护士咨询,护士及时指导,通过微信群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由科室护士长设立微信群,护士长、有资质置管护士及PICC置管患者共同参与加入微信群。结果微信圈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优点,现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患者通过微信,护士可以及时给予患者指导,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也经常在微信群中发布一些PICC导管相关知识,患者通过阅读,提高了自我家庭护理能力。患者觉得科室对患者负责,自认而然对护士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结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微信使护患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增加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现代医学护理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 标签: 微信 PICC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之后,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名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名产妇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上予舒适护理干预的40名产妇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天后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天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患者轻;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比护理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变化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产后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舒适护理
  • 简介: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用图表形式对患者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1]。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神经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的癫痫发作不仅引起脑部缺氧脑神经元死亡,而且还可因合并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呼吸循环衰竭和肝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癫痫持续状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