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早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有指征合理地使用宫缩抑制剂、B型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感染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抗生素运用、糖皮质激素用以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硫酸镁用于保护孕32周前早产儿神经系统,降低脑瘫发生率。本文对上述四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 标签: 早产 药物治疗
  • 简介:导尿术后尿道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但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也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后尿道损伤 导尿术 骨科手术 预防 患者 原因分
  • 简介:乳房对女性是非常重要的形体标志。因肿瘤而被切除一侧或双侧乳房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将对女性造成长久的创伤。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肢酸痛、淋巴水肿、胸壁畸形等,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仅采取乳腺部分切除的保乳手术和保乳手术后并用放射治疗的保乳疗法越来越多,使一些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病理诊断 乳腺肿瘤
  • 简介:15年前兴起的近视手术如今留下了“后遗症”。眼科专家指出,做近视手术需慎重。而在上海一些三级综合医院中,出现了每月300人等候做近视修补手术的“返工潮”。在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等著名眼科医院,每月来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有1000多人,而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

  • 标签: 近视手术 返工 激光术 北京军区总医院 安全 比例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剥除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2例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且行腹腔镜剥除术后2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4例)和未复发组(78例),对其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药物治疗史、囊肿直径、ASRM评分、术后妊娠是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剥除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药物治疗史(OR=3.65,95%CI:1.34~7.53)、囊肿直径大(OR=1.28,95%CI:1.03~4.85)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妊娠(OR=0.34,95%CI:0.02~0.61)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有药物治疗史及卵巢囊肿直径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而术后妊娠可能减少复发风险。

  • 标签: 卵巢巧克力囊肿 腹腔镜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各类型输卵管妊娠行显微技术保留功能性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显微技术行输卵管切开、开窗、伞端整形进行手术.结果显微技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手术,术后输卵管通畅率100%,宫内妊娠率83.33%.无1例再发生输卵管妊娠.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的未产妇,生育功能低及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保留功能性输卵管修复整形术,以采用显微技术为最好.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保留 显微技术 手术分析 功能性 整形术
  • 简介:进入21世纪,对于癌症的治疗,“最小的有效性治疗→最佳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医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临床实践中如何把握尺度实现这一理想的境界,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 检查
  • 简介: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癌,发生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0~2.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常见年龄为50岁~65岁,迟于女性约10年。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于男性乳房退化,肿瘤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现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死亡率高。现治疗采用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由于肿瘤对化疗药物较敏感,故Ⅱ期以上患者均应辅助化疗。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2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均施行术后辅助正规化疗,经精心护理,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手术后化疗 男性乳腺癌 精心护理 内分泌治疗 全身性疾病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成为医院治疗某些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手术器械也由分散式管理改革为由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在供应室工作中,我们对回收后器械进行清点以及在装备打包时清点、核对器械。常为找不到“器械清单本”来核对器械而烦恼,耗费不少时间,极大影响工作进度。而原先使用硬纸做成的清单卡片因多次高压蒸汽灭菌而字迹模糊,也不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而取消。为了加强手术器械包的管理,2011年2月始我院供应室开始使用耐高温的橡胶单制做成的清单卡片,用于手术器械包的清点,给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术器械 器械包 橡胶单 清点 卡片 消毒供应室
  • 简介:乳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良性乳腺疾病(BBD)更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达妇女人数的70%以上。2004年南京的资料表明,BBD达98%左右。我们从2004年4月开始对22例26处BBD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通过对45例手术患者采取改良截石位、放置肩托并按摩患者肩部等体位干预。结果:本组中1例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经理疗3天后恢复,其余患者无低氧血症、压疮与肩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合理安置患者体位,可有效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肥胖 体位干预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例晚孕期因附件包块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4例患者的孕周为28^+2~31^+5周,临床表现均为急腹症,疑诊附件包块扭转而行腹腔镜手术,病理诊断为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坏死,1例为增大坏死的卵巢。术后出现宫缩予硫酸镁、吲哚美辛等保胎治疗成功,未发生手术相关合并症。4例患者均足月分娩,3例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1例阴道顺产,新生儿无窒息。随访6周-6年,患者月经正常、肿物无复发,小儿发育良好。结论晚孕期腹腔镜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对于N附件包块而致急腹症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施术,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晚孕期 急腹症 腹腔镜手术
  • 简介: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在美国,每100位女性中约有12人会患乳腺癌[1]。在中国,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比例也高达7%~10%[2]。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自然聚焦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疗效上。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公认的标准乳腺癌治疗模式,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1]。随着人们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手术不断进行改良,以期给患者带来高质量的术后生活。但不管选用何种术式,不少患者仍抱怨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术中损伤或切断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与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关,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子宫萎缩,子宫颈口缩紧及宫内节育环放置时间较长,多种原因造成了取环手术的困难和手术失败.近年来,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避免受术者的痛苦,便于取环,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的方法为绝经的妇女取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绝经妇女 取环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双腕带身份识别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所有手术患者全部佩戴双腕带,即基本身份腕带和手术专用腕带,作为患者住院诊疗及手术时的安全核查。结果:应用期间,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方便且信息准确无误。结论:使用腕带标识,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手术专用腕带的应用区别于非手术患者,准确记录患者手术信息,方便手术安全核查,完善查对流程,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引发的医疗事故,规范医院管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 标签: 双腕带 手术腕带 身份识别 安全核查
  • 简介: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在老年人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46例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乳腺部分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46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标本石蜡病理切片显示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随访9~68个月,2例局部复发,均无远处转移。结论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老年人早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动态血浆凝血四项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围手术期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凝血活酶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患都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O.01)。结论:围手术期患者生理条件下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纤溶功能的动态平衡常受到破坏,因此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能及早发现因手术和某些药物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囤手术期患者的出血抢救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 凝血四项 动态检测
  • 简介:探讨对新生儿幽门狭窄为围手术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 标签: 幽门狭窄 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提高,无数不孕不育家庭有了“生”的希望,但因内膜因素导致的生育力低下仍是生殖医学发展的瓶颈。因此由于内膜损伤导致的宫腔粘连这一疾病引起的生育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由JosephG.Asherman于1948年首次详细报道而由此得名,定义为由于内膜损伤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反复流产。在临床中,宫腔镜手术辅以物理屏障、激素治疗成为宫腔粘连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膜缺失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认识的加深,运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成为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干细胞 子宫内膜 损伤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