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行高渗盐液治疗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林格氏液、甘露醇溶液及静脉滴注高渗盐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生命体征与尿量、不同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0min、2h呼吸、心率、尿量、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行高渗盐液治疗,临床效果突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高渗盐液 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 睡眠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肾相关"与失眠关系,总结临床运用象思维路径诊治疾病经验。方法:基于"肺肾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社会心理压力大现状,收集"调火治水"法论治失眠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调火治水"法治失眠临床经验。结果:运用"调火治水"法治疗失眠临床验案颇多,疗效显著。结论:象思维是中医学术创新突破点,应用象思维使用"调火治水"法治疗由于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失眠取得令人满意效果,为失眠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 标签: 调火治水 中医药疗法 失眠 经验总结
  • 简介:本文从延迟人住重症监护室影响、无障碍重症护理产生等方面阐述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对于解决现有矛盾重大意义,并分析其研究现状,以期为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无障碍重症护理 重症监护室 模式
  • 简介:近年来,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作为新靶器官损害病因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BPV与多种疾病均相关,如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卒中事件预后(如脑梗死预后、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脑梗死出血转化、脑出血预后等)、脑白质疏松、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等。本文就BPV对卒中预后影响加以综述。

  • 标签: 血压变异性 收缩压变异性 卒中 预测 预后
  • 简介:目的: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七医院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行传统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和微创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2组均于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睡眠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微创小切口手术 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 睡眠
  • 简介:目的: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物理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104例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物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并测定护理前后患者大、小腿间周径差。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3.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者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物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物理干预 卧床 老年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给予人性化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睡眠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以及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会大幅提升,同时其睡眠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保证了手术效果以及患者预后回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临床护理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中应用效果及对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安溪县医院收治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间、总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 应用效果 睡眠
  • 简介: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其对睡眠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82例2型糖尿病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选格列美脲+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组睡眠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3.17%,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佳安全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胰岛素
  • 简介: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 标签: 交泰丸 失眠症 糖尿病2型
  • 简介:目的:促进医院疼痛评估护理质量提高,以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方法:以格林模式为指导,分析影响疼痛评估护理质量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采取针对措施促进各因素形成。结果:新入院患者疼痛评估记录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干预率及再评估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疼痛评估符合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为指导有助于促进疼痛评估护理质量提高,促进了疼痛管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疼痛评估 护理质量 格林模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浙江地方中药文献复习,初步系统整理了浙江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中药文献。浙江地处亚热带,属浙闽丘陵区,但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多种地貌,使之药用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明显,更包括沿海大陆架生产药材。由于缺乏系统研究,部分中药并未在临床上获得良好应用。本文通过对浙江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文献研究,希望对地方中医临床应用浙江地产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浙江省 中药 睡眠 文献综述
  • 简介: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慢性失眠患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严重失眠会给患者身体、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发生。慢性失眠通常都是和一些内科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另外一些睡眠疾病同时出现,会增加物质滥用风险。目前对于慢性失眠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苯二氮艹卓类、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有些难治患者临床常见合并有镇静作用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且镇静催眠药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药物依赖。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绿色、有效治疗手段目前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

  • 标签: 慢性失眠 病因 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1例GBM病人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时间、术前Karnofsky评分(KPS)、肿瘤残余体积、同步放化疗、MGMT表达、Ki-67表达、对疾病认知情况对病人生存期影响。结果61例病人生存时间为2~42个月,中位数为10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26.2%、9.2%、0。术前KPS评分≥70分、完成同步放化疗及Ⅳ级认知程度病人生存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KPS评分、是否同步放化疗、病人对疾病认知程度是影响GBM病人预后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是治疗GBM不可缺少手段,术前KPS评分、是否完成同步放化疗及病人对病情认知程度可影响生存期,认知程度转化、心理辅导必要及对生存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放化疗 预后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foramenschwannomas,JFS)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 入路 髁旁-颈外侧 入路 枕下乙状窦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医师培训方法与经验。方法通过加强对国内几个重点神经脊柱外科中心建设与发展,在中国神经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鼎力支持下,于2013年11月成立了中国神经脊柱学会及讲师团,以点带面,先后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神经脊柱初级学习班、中级学习班、高级学习班、手术观摩班及临床进修班等,推动了国内神经脊柱外科快速发展。结果近4年来,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无论从开展神经脊柱外科科室数量、手术量、病种数及手术疗效均得到了提高。结论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刚刚起步,各地区间差异较大,与欧美神经脊柱外科及国内骨科脊柱外科发展差距较大,而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医师培训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脊柱 外科医师 培训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病因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脑桥梗死患者75例,分为基底动脉狭窄组9例和基底动脉无狭窄组66例,其中基底动脉无狭窄组又分为穿支病变组33例和小动脉病变组33例。比较各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变化。结果在各组临床特征中,基底动脉狭窄组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其他颅内血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发生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3比例较其他组增高(P〈0.05)。穿支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收缩压、梗死灶大小、入院NIHSS、出院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出院mRS评分比例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脑桥梗死存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及合并基底动脉狭窄脑桥梗死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病灶大,症状重,易发生进展,预后不良。

  • 标签: 脑桥梗死 基底动脉 穿支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毁损组与对照组,在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给予毁损组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毁损药6-羟多巴胺(6-OHDA)以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给予对照组双侧VTA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2周,比较2组大鼠在丙泊酚及异氟醚全麻状态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LORR)、翻正反射恢复时间(RORR)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丙泊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LORR时间显著缩短,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LORR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不同药物全身麻醉状态下,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发挥作用亦不尽相同。

  • 标签: 丙泊酚 异氟醚 翻正反射消失时间 翻正反射恢复时间 睡眠持续时间
  • 简介:目的:探究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护理及对患者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采用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2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埋藏式三腔起搏器 心力衰竭 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临床效果及对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安溪县医院收治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18例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脑外科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18例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进行脑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72.22%)明显低于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54±3.25)d,平均住院费用(9864.25±352.65)元,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SQI总分为(15.21±3.67),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护理满意度为94.4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2.22%和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疗效及睡眠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同期手术患者 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