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普遍存在油井产水的问题,以非离子单体AM、阴离子单体BS和CS、阳离子单体D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共聚堵水剂,并确定了其最佳原料配方和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堵水剂具有优异的堵水效果和选择性,堵水率可达90%以上,堵油率在10%以下.

  • 标签: 堵水剂 油田注水开发 油井 堵水率 性能评价 堵水效果
  • 简介:依据绥中36-1油田生产开发区实际资料建立地质模型,依据室内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并结合现场驱油实验过程的动态拟合结果确定聚合特性参数,对绥中36-1油田进行了聚合驱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合用量、段塞浓度、注入方式和注入时机的选择,完成了聚合驱油方案的设计.研究结果为绥中36-1油田采用聚合驱油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研究 绥中36-1油田 聚合物驱 数值模拟
  • 简介:华庆地区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的油气储层和产层,方解石胶结是导致储层致密的重要因素之一。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元素组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方解石胶结除常见的粒状胶结和嵌晶式胶结物外,还存在较少泥微晶结构方解石。泥微晶结构方解石是同沉积的湖相内杂基;沉积期后形成的粒状和嵌晶式方解石胶结具多种成因机制,其中在早成岩阶段A期沉淀的方解石胶结与铝硅酸盐矿物和变质岩、岩浆岩岩屑的水化作用有关;铁方解石胶结充填于原生孔隙的同时,还充填于骨架颗粒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中,其形成与有机酸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蚀作用和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有关,为早成岩阶段B期沉淀作用的产物。大多数方解石、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负面影响。

  • 标签: 方解石 铁方解石 胶结物特征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河南双河油田聚合驱后原油采收率,进行了聚合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剂/聚合二元体系驱油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聚合二元体系是一种高效驱油剂,聚合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剂/聚合二元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交联聚合与OCS表面活性剂/聚合二元体系相结合进行驱油的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驱后先用交联聚合进行调剖,再注入OCS表面活性剂/聚合二元高效驱油剂,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更好。

  • 标签: OCS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驱油剂 双河油田
  • 简介:生物柴油通常由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三甘油酯)经碱催化酯化成为脂肪酸酯类来制取。这一过程需采用预处理步骤以从进料中去除游离脂肪酸,另外,因存在游离脂肪酸使反应速率降低,并因脂肪酸酯与甘油产物相分离困难,致使产率降低。碱催化剂从甘油中去除也困难,同时含碱废水必须从过程中予以处理。虽然已经开发了一些替代路线生产生物柴油,如基于超临界醇或酶的工艺,但需要耐高压/高温设备或需采用高稳定性和活性的酶类,距离工业化尚远。

  • 标签: 催化系统 柴油燃料 产生物 游离脂肪酸 三甘油酯 生物柴油
  • 简介:Benefuel公司宣布已经同设立在新德里的SuedChemie印度公司(SCIL)签署了一份全球生产协议,根据协议SCIL将为Benefuel在世界各地的生物柴油生产设施提供专有技术的催化剂。Benefuel的固体催化技术是在印度的国家化学实验室中开发成功的。这种生物柴油催化剂据称能够将大多数植物油、动物脂肪和废弃的烹调用油直接转化为脂肪酸甲酯,而不需要成本高昂的反应前或反应后的水洗处理。这种称为ENSEL的催化工艺还能生产高纯度的甘油联产物。由于其纯度高,可直接用于生产其他有工业化用途的化学品,甚至可用于生产药物级甘油,从而为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提供了额外的价值链。所用的催化剂还可用于将长链的醇类转化为优质的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Benefuel已经宣布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Seymous建设其第一座采用这种新型固体催化剂的工业规模生物柴油炼油厂,施工应在2008年的第一季度开始。

  • 标签: 生物柴油 生产工艺 扩大应用 固体催化剂 润滑油基础油 催化技术
  • 简介:Clycos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新陈代谢和微生物工程,该公司于2010年9月18日宣布,开发出第一个微生物平台,可用于从脂肪酸有效地合成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这项研究与GlycosBio公司合作进行,研究结果己发表在《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

  • 标签: 脂肪酸合成 生物燃料 化学品 代谢过程 开发 微生物工程
  • 简介:聚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田聚驱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的重要资料。文中建立了基于油水两相流的三维准静态孔隙网络模型,模拟了以Carreau模型为基础的黏弹性聚合驱微观渗流过程。用孔隙网络模型模拟了水驱、聚驱的渗流过程,得到了水驱和聚驱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吻合,验证了采用孔隙网络模型预测聚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孔隙网络模型能充分体现毛管压力的作用,在相同水饱和度下,聚合驱的相对渗透率低于常规油/水的水相相对渗透率,聚合驱残余油饱和度比常规水驱低,说明采用孔隙网络模型模拟聚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孔隙网络模型 相对渗透率 Carreau模型 黏弹性 微观模拟
  • 简介:针对八面河油田面十二区沙四段开展了聚合驱室内研究和现场先导试验,根据聚合的筛选评价和数值模拟编制了先导试验方案。投入现场实施后,根据动态反应特点及监测资料评价了聚合驱效果,认为在聚合注入量为0.10~0.24PV(6~10个月)时,聚合驱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之后注聚合效果变差,产油量下降,含水迅速回升,后续水驱时这一情况也未得到改善。本文分析了后期注聚合效果差的原因,希望为八面河油田下一步开展化学驱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八面河油田 聚合物驱油 采民率 数值模拟 效果评价
  • 简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PAC阳离子聚合压裂液体系,对其配方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PAC阳离子聚合压裂液体系最佳配方:(0.30%~0.80%)PAC+(0.05%~0.10%)HPAM+(1.00%~2.00%)KCl+0.10%AE169+(0.05%~0.10%)TA-1,破胶剂可选用0.30%~0.50%的过硫酸铵溶液.该体系流变性能好,携砂能力强,粘土稳定性好,防乳破乳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破胶性,破胶后水不溶性残渣含量低,对地层渗透率损害值很小,适应于粘土含量较高即存在水敏或低渗透油藏的油层压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 标签: 压裂液 携砂 破胶剂 破乳效果 水敏 油层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