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歧义、歧解、用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歧义是表达上的问题,是表达者用一种语言形式传递了多种语言信息的语言现象。歧解是理解上的问题,是受话者无意曲解了发话人的言语信息内容的言语现象。用歧是对歧义的利用问题,是语用者有意在话语中插入看似有歧义的话语内容,以表达深刻、含蓄的语义,造成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的语用现象。歧义的出现是表达上的语言认知失误,歧解的出现是理解上的语言认知失误,用歧却是语言认知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表现。

  • 标签: 语用 认知 歧义 歧解 用歧
  • 简介:探讨了"狗"隐喻在汉英语言里的结构、语用功能、使用域等方面的异同,从认知和文化的视角讨论了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 标签: 文化 认知 狗隐喻 汉英对比
  • 简介:语法学者对“HOME空间构式”(如gohome)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受传统语法影响,认为home是副词;另一种受生成语法影响,认为home是“光杆名词”或“轻名词”,构式中存在“虚位介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HOME构式的形成机制,认为home是路径-背景合并型的卫星语,是语言内在的语法机制(词汇化、标记性)和人类的认知规律(典型范畴、认知突显、经济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广义的“运动动词+空间名词”构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 标签: HOME构式 词汇化 标记性 认知机制
  • 简介:以动宾式“发+X”组合的认知语义考察为基础,分析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基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指出此类心理动词在构词上体现了一个量的变化过程,并从时间量与程度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在量性特征上的无界性。

  • 标签: 发+X 心理动词 量性特征 无界性
  • 简介:不少英语学习者都感到听力的提高是个大难题,听力差成为实现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一个瓶颈。造成听力差的主要原因,一是训练材料选择不当,二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本文认为选用的听力材料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难度又要适当。没有难度就不能促使学生提高水平;太难则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让学生树立信心。听力材料还要有趣味,有意义。教学中应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循环的方法,要强调听力训练的互动性。互动方法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提示指导,也包括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此外,课前预习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听力教学 方法指导 听力材料 学生 认知 英语学习者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自主/依存联结理论,提出“称说”义的双及物构式可以通过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实现给予意。自主成分之间也存在语义关系的结合,其结合能够进一步说明“称说”义双及物构式中的类名词和专有名词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进入构式的。

  • 标签: 百科观 自主/依存联结 &ldquo 称说&rdquo 双及物构式
  • 简介:本文借助论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和生成词库论等理论多角度地描写和解释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语义接口现象。首先通过汉英对比描写了影子论元的显隐对句法表达的影响,考察汉语动结式中影子论元的句法表现,然后分析了相关句法效应的认知动因,并从构式压制和物性结构两个角度对影子论元构式的生成机制予以阐释。我们认为,影子论元的特殊句法效应,既与影子论元自身的语义内容有关,也与跟影子论元相组合的结构成分的语义内容有关,更与特定语言句法系统所提供的句法条件有关;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表现,在语序类型上既有共性,也呈现出鲜明的特性。这种特例表现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言大同而大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在特定句法系统中考察句法形式和概念结构的匹配关系。

  • 标签: 影子论元 句法效应 动词拷贝句 构式压制 物性结构 句法-语义接口
  • 简介: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构建的。本文通过丰富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维度词“粗、细”在汉语中的隐喻投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空间维度词“粗、细”可以由空间域投射到声音域、评价域和程度域。

  • 标签: 空间维度词 认知隐喻
  • 简介:现在针对构式语法的研究有很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也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研究。因为观点很多,本文采用大家普遍比较认同的观点来对“V他个X”构式语法进行定义。在认知视角的基础上,构式语法不断发展,它的中心立足点就是一个句式,即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并且带有本身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句

  • 标签: 结构分析 视角结构 认知视角
  • 简介:为了进一步认识多义词形成的原因和认知手段,讨论了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观与英语多义词的关系以及为英语多义词教学带来的重要启示,旨在提高多义词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认知语义 原型范畴理论 多义词 隐喻 转喻 多义词教学
  • 简介:一、引言皮亚样的认知发展理论科学描述了儿童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深入揭示了儿童从婴儿期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程碑。该理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同化、顺应和图式等新概念的提出匠独具、富有创见。它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教学实践,...

  • 标签: 皮亚杰 认知发展论 外语教学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习内容
  • 简介:20世纪后期创立的关联理论,使语用学发展成一个新的语言学研究学科。关联理论的创始人斯波伯和威尔逊指出:“语用”是人类思维的能力;语用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对真实世界的自然现象——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一作出诠释,这才是语用学研究的真正用武之地(Sperber&Wilson1986/95)。语用学不应该只是自然语言的语义研究分支。语用学应该建立在认知学科的框架之中。只有这样,语用学理论才能有别于任何基于哲学层面的语义研究和意义分析,才能对复杂多样的语言运用作出解释或回答。

  • 标签: 语用推理 显义 寓义 认知语境
  • 简介:汉语阅读课是一门专项训练课,在借鉴国外外语阅读技能分类的基础上,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总结了一些汉语阅读的微技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概括出“分词断句能力、区分口语与书面语的能力、认定与理解汉语特殊句式的能力、根据语境捕捉语义的能力、识别常用修辞格式的能力、利用标点符号理解语义的能力”等6种由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阅读微技能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阅读课 技能训练 汉语 阅读 微技能
  • 简介:摘要沟通技能是听障学生最核心的需求之一,其中“说”“写”能力是他们日常交往、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两种基本沟通技能;同时“说”“写”沟通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听障学生全面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的思维品质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具体”入手,在例句中,训练具体的句子成分、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具体的情绪感受的原因,使听障学生“说”“写”沟通能力和技巧不断得到提升,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家庭和社区生活,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 标签: 具体 听障学生 沟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报纸记者巴布·克里希纳·马哈尔詹现在的工作是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给中国游客当导游。他说,他可以一面当导游挣更多的钱,一面继续做自由作家。马哈尔詹解释说:“如果你懂汉语,就可以做口译或老师。水电工程等大项目全都包给了中国公司,因此需要口译。”德新社7月10日报道指出,马哈尔詹学说普通话的地方是比斯瓦语言学校,该校称汉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选择。

  • 标签: 高校 高等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华文教育
  • 简介:针对英语阅读微技能培养在中学课堂上的低效问题,笔者提出了采用'集中攻略',突出目标微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中,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高一年级必修2Unit3'AmazingPeople'的阅读教学为例,运用该课中培养'预测技能'的实践,具体阐述如何运用'集中攻略',从而创造性地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

  • 标签: 集中攻略 阅读微技能 预测技能
  • 简介:符号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成为近年热门的发展方向并广受争议。论辩焦点集中在认知符号学的"科学"、"人文"属性,它是否构成传统符号学之外的新体系?本文越出符号学边界,从"人文科学的科学化"背景来考察认知符号学的特征,通过人文与自然的双向关系解读新时期符号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方式。两个学科的协同作业是当前知识前沿诸学科方法论交汇的结果,这种基于总体问题的诉求影响了符号学当前发展的侧重点;反过来,符号学范式又作用于更广义的认知科学。认知符号学既是"符号学"的"认知化",又是"认知科学"的"符号学化"。

  • 标签: 认知符号学 皮尔斯 人文科学
  • 简介:简·贝尔的认知诗学翻译理论将认知诗学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学翻译的本质、目标、原则和策略。该理论认为,翻译诗学就是对文学作品文学性的研究,译文要充分尊重原文本的诗学形式,尤其要注意前景化特征带来的诗学效果。该理论特别强调: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本体,非文学翻译只是一种改写行为。

  • 标签: 诗学 认知诗学 效果 文学翻译
  • 简介: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采用Langacker的网络模型,分析“泡”字的原型与词义引申,研究传统词义与新词之间的关系,解释新词的构成,并提出“泡”字的网络模型。

  • 标签: 认知语法 范畴化 原型 引申 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