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元文》是近年来古籍整理研究的重大成果。以其包罗宏富、规模宏大,泽惠学人,但正因其规模浩大,难免美中不足,本文指出其混入金人作品、署名不当、漏辑、版本选择不善四个方面的问题,为完善该书献一己之力。

  • 标签: 全元文 校刊 辑补 底本
  • 简介:马年即将过去,羊年正在向我们走来。此时此刻,一个绰约、优雅羊的身影浮现于眼前。人们正通过网络、邮寄,将印有“三羊开泰”、“五羊呈祥”一类的贺卡祝福发来寄去。属羊的朋友就更加重视自己的本命年,今天就让我们围绕羊的话题,喜迎新春说说羊吧!

  • 标签: 羊年 三羊开泰 本命年 话题
  • 简介:《太平经》是东汉道教徒作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大体用口语对话形式写成,通俗浅显,有许多地方反映了当时俚俗间汉语汉字的使用情况,是汉语史研究的宝贵材料。汉字的特点是字形和意义密切相关,每一个词都有确定的写法,但是文字在使用中往往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民间流传的文书中,尤其容易发生。从用字上来看,《太平经》中的用字大体是比较规范的,但是,也有不少俚俗的用字。其中有些是先秦以来习用的通假字,也有不少其他文献中并不习见的用字字例,其中有的可归于通假范畴,有的却只是文字使用或传抄中的讹误。《太平经》今存一个残本和

  • 标签: 《太平经》 汉语汉字 校读 汉语史研究 对话形式 通假字
  • 简介:<正>王利器先生主编的《史记注译》,是近年来整理与研究《史记》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是一部四百余万字的巨著,我一时难以全,粗读又难以发表意见,故不敢轻易对其置评.这里只想借题发挥,浅谈这么几点感想:

  • 标签: 注译 感想 《史记》 专业工作者 整理与研究 粗读
  • 简介:“上海规元”和“豆规银”发现晚清和民国初年银两交易的书写单位大都为“规元”,因此有了探究它的想法,在查找中我发现,对规元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 标签: 上海 札记 钱币 民国初年 银两 晚清
  • 简介:《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在中国语言学史和世界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问世以来,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人研究它。清乾嘉时代,《说文》的研究达到鼎盛,形成了所谓的'说文四大家'。其中,又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造诣最深、成就最大、影响最广。《说文》是研究上古汉语的津梁,而《段注》又是我们通《说文》的基

  • 标签: 文段注 注研究 说文段
  • 简介:《古籍研究》学人嘱我撰稿,余不愿以滥竽充数之篇敷衍,然独具匠心之作岂能得之旬日。为不负编辑部学人之厚爱,遂整理余史笔记几则以塞其命。斯'史'者,章学诚'六经皆史'之谓也。'三四斋'者,余栖身兼读书之所也。寒舍有小室三间,内藏四架书籍,余曾有感于斯,赋曰'三间旧室归新主,四架古籍迎故人'。遂以'三四'名居。(一)《东西均开章》有云:'仅有鲁而唯者,有多识而知其不可闻者,斯则东老呼‘天知我’霹历

  • 标签: 三四 东西均 六经皆史 闻者 古籍研究 余不
  • 简介:捧读王希彦教授《山东民间器乐概论》,感到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山东民间器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梳理和理论探索,为我们呈现山东民间器乐的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全貌,更是以此为基点,对山东民间器乐的传承密码进行条分缕析,并将这种分析置放于民众精神活动与作为其语境的传统乡土社会之中予以深入解读。顺循着全书平易流畅的叙述,一份浓浓的乡土情韵散溢开来,我们由此获得了对于山东民间器乐这一母体文化的真切体认。

  • 标签: 民间器乐 山东 乡土社会 条分缕析 精神活动 母体文化
  • 简介:保存于《南宋馆阁录》中的南宋秘书省"校雠式",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校雠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

  • 标签: “校雠式” 南宋 秘书省 藏书机构 工作细则 书籍校点
  • 简介:口舌的“舌”字,在《广韵》系统中属船母薛韵,其上古韵部古音学家一般都归月部。从《诗》韵来看,《大东》篇“舌”“揭”为韵,《抑》篇“舌”“逝”为韵,《熏民》篇“舌”“外”“发”为韵,“舌”字归月部显然没有问题。不过,在字书中“舌”声系的字却明显地分成两个不同的语音系列,很值得注意。现先据大徐本《说文》将有关字条录出,再略加讨论。

  • 标签: 《广韵》 《大东》 《说文》 古音学 《诗》 《抑》
  • 简介:这本书的意义,延拓到书外。掩卷后的思考,绵长而细密。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文学对正面人物塑造中的种种联想。新时期起始,一个莺歌燕舞的文学新天地,曾激动着我们。但激流飞下之际,泥沙俱在其中。当我们发现消费主义物化了一切时,"娱乐至死"已轻易地夺走了我们神圣的写作之笔。

  • 标签: 随想 国旗 人物塑造 消费主义 娱乐至死 新时期
  • 简介:唐代思想家、文人与佛教僧侣多有交往,刘禹锡是其中之一。其《刘宾客文集)第二十九卷有《送僧二十四首》,其它卷还有几篇送僧人的诗和为高僧写的碑文。这些诗文,可以使我们具体了解刘禹锡与僧人交往的情况,理解刘禹锡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 标签: 刘禹锡 僧诗 诗文 文人 佛教思想 唐代
  • 简介:“借寇坊”。近日审改《汉中地区志·文物遗迹》卷,见城固县清代有“借寇坊”的记载,是当时人为知县王穆所立牌坊。但百思不解坊名之意。窃以为王本为西乡县令,代理城固县令,也许是“借冠坊”之误,欲改之。然终不放心,于是遍查史料,在清康熙《城固县志》中查到:“借寇坊,康熙五十八年阖邑士民为署篆西乡县令王穆建”,并不为错。进一步遍查典籍,始解“借寇”之意。《后汉书·寇恂传》载:东汉颖川太守寇恂卸任时,适逢汉光武帝至颖川,百姓把光武帝拦在路边,说:“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人遂以“借寇”代指地方人士挽留官员之意。南朝梁何逊诗《哭吴兴柳恽》:“霞区西借寇,贪泉一举卮。”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宠渥黄宜借寇频。”

  • 标签: “借寇坊” 城固县 地方志 陕西 王穆 “城洋分界”碑
  • 简介:玉器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载体,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黄金有价玉无价"。本文试从清代玉器的发展及时代特征等方面,结合馆藏文物和大家一起赏清代玉器的精美雕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清代玉器的发展 时代特征 艺术价值
  • 简介:《山东金文集成》是近出的一部大型金文著录,也是山东地区金文集成性著作,该书的出版为研究山东金文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书中在释文、器物定名、器物排列顺序以及说明文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释文中的误释、漏释、应释未释、文字隶定不确、用字体例不一、释文错乱、符号使用混乱、器物定名不确、同铭异名、器铭失收、字形摹写失真等,本文对此均做修正说明。

  • 标签: 山东金文集成 存在问题 释文 器物定名
  • 简介:大同地区出土了8件北魏朝廷颁发给各地太守和护军的铜虎符。马衡先生在《北魏虎符跋》一文中简要地考证了虎符的制作年代和使用情况。本文通过对这批铜虎符铭文的进一步考证,确定它们铸造和使用的年代应该在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神瑞元年到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九年之间,即公元414年至448年之间。

  • 标签: 北魏 虎符 年代考证
  • 简介:<正>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七八宋朝罗愿《胡待制舜陟传》,黄山书社点校本作:胡待制,字汝明,绩溪人……始舜陟既贵,父尚往(在),尝以当赐五品服回授焉。弟舜申、舜举,既仕,乃与约悉以租产畀。弟之在家者曰舜俞,雅好读书,多所论著,晚号"三山老人",有奏议、文集、《论语义》、《孔子编年》、《咏古诗》、《师律阵图》藏于家。~①按此,"雅好读书,多所论著",晚号"三山老人"及有诸种著述者竟然成了胡舜俞。但实际上,"晚号三山老人"及有《论语义》、《咏古诗》、《师律阵图》等著述者是胡舜

  • 标签: 新安文献志 孔子编年 舜俞 待制 黄山书社 罗愿
  •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向来受到重视。它评论了当时作家,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点;又概括了诸种文体的特点,提出'奏议宜雅'等文章'四科'之说;还论及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文章的价值和

  • 标签: 《典论·论文》 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史 曹丕 文学自觉 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