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分泌及癌基因表达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两组:观察组-术前实施紫杉醇与顺铂新辅助治疗,静脉滴注,并在术后依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照组-术后开展紫杉醇与顺铂新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分泌各项指标在干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筛选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保乳手术前结束E+T型辅助化疗,汇总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 56例患者术前3周接受4-6疗程的E+T型辅助化疗,治疗后12-16d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入组患者中仅有33例发生白细胞减少和3例中心粒细胞减少,无不可耐受毒副作用。术后随访3年,结果证实复发转移5例,死亡3例,对侧乳腺癌1例,其他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E+T型辅助化疗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前,可提高PCR率,无明显毒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柔比星 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代胆管细胞培养胆道闭锁患儿胆囊来源的胆管器官体进行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行Kasai手术及4例胆总管囊肿患儿行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获得的部分胆囊胆管细胞,采用三维原代胆管细胞培养方法培养胆道闭锁患儿胆囊来源的胆管细胞(实验组)和胆管扩张症(对照组)胆囊来源的胆管细胞器官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管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利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初步观察器官体形态与基因表达特点;观察人工合成胆闭素对该胆管器官体的影响。参数检验采用Student's 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胆囊来源的胆管细胞和胆管扩张症胆囊来源的胆管细胞均可形成有结构的胆管器官体,呈现空心球状或管状,均表达胆管标志基因,且两种来源的器官体在形态和胆管标志基因表达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P1、P2代的胆道闭锁来源的胆管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胆管器官体在体外培养时可以长期维持较稳定的基因表达水平。在培养基中加入人工合成的胆闭素后,与对照组相比,胆管器官体细胞出现明显死亡现象。结论利用胆道闭锁患儿来源的胆管细胞器官体研究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 标签: 胆道闭锁 原代胆管细胞 类器官体
  • 简介:摘要皮炎湿疹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国内外有关"皮炎"和"湿疹"的诊断名称存在一定混乱和争议。随着对此类疾病研究的深入,对一些原因或病因不清的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结合国内外现状,我们认为"皮炎"和"湿疹"已不应作为独立的临床疾病诊断术语。规范相关疾病的诊断思路和用词,能更好地进行疾病分类管理、流行病学研究和开展针对性治疗和预防奠定基础。

  • 标签: 皮炎 湿疹 诊断 国际疾病分类法
  • 简介:摘要全球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不断攀升的肾脏疾病发病率对临床与公共卫生事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脏器官的构建过程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器官模型不仅在构建肾脏疾病模型中兼顾了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的优点,还能对疾病进行治疗药物筛选和药物肾毒性检测。在未来,肾脏器官也有望成为肾移植的供肾来源。

  • 标签: 类器官 诱导多能干细胞 肾疾病 疾病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设备是人类重要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临床医师的诊断能力。医学影像设备对于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呈现出精密化、科技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分辨力更高,诊断范围更广,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小,是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大型血管造影机、X线摄影机、磁共振机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价格昂贵,对于使用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才能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由此可见,对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 标签: 数字化 医学影像 设备 维护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培美曲塞分别联合顺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首次确诊的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治疗2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0.0%(12/40)和32.5%(13/4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5%(31/40)和82.5%(3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09;χ2=0.313,P=0.57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0.0%(8/40)、20.0%(8/40)、20.0%(8/40)、17.5%(7/40)、37.5%(15/40)、12.5%(5/40)、7.5%(3/40),对照组分别为25.0%(10/40)、20.0%(8/40)、17.5%(7/40)、15.0%(6/40)、32.5%(13/40)、17.5%(7/40)、5.0%(2/4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χ2<0.001,P>0.999;χ2=0.082,P=0.775;χ2=0.092,P=0.762;χ2=0.220,P=0.639;χ2=0.392,P=0.531;χ2<0.001,P>0.999)。观察组的中位化疗药物费用、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7 453元、6 d,均少于对照组的8 956元、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57,P=0.002;Z=-2.733,P=0.006)。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似,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平均化疗药物费用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少,平均住院天数短。

  • 标签: 肺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培美曲塞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肝癌干细胞的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CD133阳性亚群占8%)和Huh-7细胞(CD133阳性亚群占65%)的效果。方法应用单乳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装载的紫杉醇纳米粒,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交联法制备由抗CD133抗体修饰的紫杉醇纳米粒,即靶向纳米粒。检测纳米粒的表征及理化特性(包封率和载药率、粒度分布、形态、体外释放)。将肝癌Huh-7和HepG2细胞与紫杉醇纳米粒或靶向纳米粒共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癌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和累积,并检测CD133阳性细胞比例,应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检测显示,靶向纳米粒的粒径为(429.26±41.53)nm,Zeta电位为-11.2 mV,具有球形形态和较高的包封率[(87.53±5.90)%]。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37 ℃时,Huh-7细胞靶向纳米粒组的荧光强度较紫杉醇纳米粒组荧光强度高(13 397±720比6 89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 ℃时,HepG2细胞紫杉醇纳米粒和靶向纳米粒组间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899±343比8 432±516,P>0.05)。Huh-7细胞靶向纳米粒组CD133阳性细胞比例较紫杉醇纳米粒组低[(15.7±2.6)%比(54.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P=0.008);HepG2细胞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靶向纳米粒作用后,各时间点Huh-7细胞存活率低于紫杉醇纳米粒作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P=0.009);紫杉醇纳米粒和靶向纳米粒作用后,HepG2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P=0.142)。结论制备的靶向肝癌干细胞的纳米粒对肝癌Huh-7细胞有良好抑制作用。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干细胞 紫杉醇 纳米粒 抗原,CD133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多西紫杉醇加卡铂或卡培他滨一线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本次选取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中抽取了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单一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作为一线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多西紫杉淳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单一组,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效果更好,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作为一线治疗,可以充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并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卡铂 卡培他滨 乳腺癌肺转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12日至2020年8月20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7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试验组,n=45)或二线化疗(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对照组,n=27)。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26.7%(12/45)、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46);DCR分别为48.9%(22/45)、29.6%(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5,P=0.109)。在不良事件方面,试验组患者耐受性更好,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28.9%(13/45) vs. 55.6%(15/27)],较对照组减少了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9,P=0.025)。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试验组中位OS为8.9个月(95%CI为7.9~9.8),对照组中位OS为6.5个月(95%CI为5.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24)。试验组中位PFS为2.2个月(95%CI为1.6~2.7),对照组中位PFS为1.8个月(95%CI为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9,P=0.028)。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ESCC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可耐受,可能成为晚期ESCC二线治疗的潜在方案。

  • 标签: 食管肿瘤 卡瑞利珠单抗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单药及与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2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联合组(小剂量250 mg/d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和对照组(紫杉醇单药治疗),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F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相较紫杉醇单药治疗能够提高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延长PFS,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胃癌 阿帕替尼 紫杉醇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系统聚思想,探索对方剂按照类似于方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的实现方式。方法选取《皕一选方治验实录》收录的581首方剂,规范药物名称,录入Microsoft Excel 2007,导入SPSS 24.0,利用系统聚功能生成谱系图,分析581首优选古方的分类情况。结果通过反复聚可把581首方剂分为86,最多的一组有29个方剂,最少的一组有2个方剂,平均每组约6.75个方剂,总体上呈现出越晚截取的组其内部方剂的相似性越低。结论本方法可实现对方剂按照类似于方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可能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进一步加深对方剂配伍规律的认识,但在分析方剂相互间的配伍规律时会减少理论线索,且未专门考虑方剂中药物的药量及性味归经问题。

  • 标签: 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 方剂 分类 类方 《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氏Ⅲ错非拔牙与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及上气道形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安氏Ⅲ错患者共40例,非拔牙与拔牙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及上气道形态相关指标,获取的资料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拔牙组治疗后UMM(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UD(上颌牙弓长度)、LD(下颌牙弓长度)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LCC(下颌尖牙间宽度)、UMM、UD、LD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治疗后ANB增大、U1-SN增大(P<0.05);拔牙组治疗后ANB增大,L1-MP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U1-SN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治疗后PNS-R增大(P<0.05),拔牙组治疗后PNS-R、PNS-Ad 2增大、SPP-SPPW减小(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拔牙组治疗后腭咽段SPP-SPPW变化值与L1-MP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安氏Ⅲ错非拔牙与拔牙矫治后上气道鼻咽段均有增大趋势;拔牙矫治后上气道腭咽段有减小的趋势,其减小与非拔牙矫治相比并不明显,并与下中切牙的舌倾程度相关。

  • 标签: 安氏Ⅲ类错 上气道 牙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