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腕关节损伤患者,根据CR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折患者(22例,实验组)以及无骨折患者(20例,对照组),根据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的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MSCT在发现患者骨折、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方面效果更佳,而MRI在发现患者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以及骨挫伤方面效果更佳。结论对诊断腕关节损伤患者来说,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成效更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腕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对于当前的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对很多疾病进行准确的检测,但由于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本身的制动化程度较高,加上设备的结构较为精密,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运行原理和运行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运行效果。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临床应用 风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3.0T磁共振腹部动态增强扫描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患者焦虑程度和检查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图像结果质量较对照组更好。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3.0T磁共振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患者改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成像质量。

  • 标签: 3.0T磁共振 腹部增强扫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均行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53例中,病变在L1,210例,L3,422例,L5S121例。椎间盘膨出37例,腰椎间盘突出16例。治疗有效率为98.11%。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术后JOA评分、VSA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18日~2018年3月2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应用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47例,通过CT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阳性者45例,阳性率95.74%,其中I期5例、II期14例、III期16例、IV期10例;对照组中,阳性38例,阳性率80.85%,其中I期3例、II期13例、III期14例、IV期8例(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诊断分期的准确率均要显著优于CT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检查 核磁共振 诊断 效果
  • 简介: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在中风患者神经康复训练发挥着不可或缺和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分类率较低。以功能核磁共振(fMRI)作为参考金标准,针对运动想象范式,本研究开展了fMRI-BCI与fNIRS-BCI的对照研究,以探究限制fNIRS-BCI分类率的主要因素。实验选取了12名被试,分别获取两种模态下左右手运动想象数据,并利用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空间特异性信息进行分类。从血液动力学响应来看,由于受到浅表血流信号干扰,fNIRS获取的运动想象在双侧运动区脑响应的对比度明显低于fMRI。同时,fMRI-BCI的分类准确率显著高于fNIRS-BCI,超过10个百分点,分别为80.3%±16.0%与67.3%±10.2%。这些结果表明,fNIRS及目前常用的拓扑式排布在获取脑皮层响应信息上存在不足,是运动想象fNIRS-BCI分类率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

  • 标签: 功能近红外光谱 运动想象 功能核磁共振 共空间模式 脑机接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确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组织学分析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54例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计算检查准确率,分析不同程度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检出例数为50例,约占比92.59%。L1-2椎间盘突出12个,L2-3突出14个,L3-4突出16个,L4-5突出18个,L5-S1突出19个,均为椎管内型。其中中央型有25个,旁中央型有16个,椎间孔型有5个,游离型有3个;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硬膜囊、脊髓、神经根、髓核、椎管内结构等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图像分辨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影像学结果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检查评估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6年1—11月健康受试者42例行常规颈椎MRI及T2-mapping扫描,对受试者颈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分析T2值与Pfirrmann分级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年龄、解剖节段髓核的T2弛豫时间值。结果42例健康受试者共210个颈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资料Ⅰ、Ⅱ、Ⅲ、Ⅳ、V级例数分别为20、85、98、7、0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髓核平均T2值与Pfirrmann分级存在负相关性(r=-0.67,P<0.01),髓核平均T2值随着Pfirrmann分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不同Pfirrmann分级间髓核平均T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图显示,T2值在诊断Ⅰ级和Ⅱ级、Ⅱ级和Ⅲ级、Ⅲ级和Ⅳ级颈椎间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0及0.79(P<0.05);在18~30岁年龄阶段中,不同颈椎间盘节段中T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0岁在不同颈椎间盘节段中T2值低于18~30岁(P<0.01)。结论磁共振T2-mapping检查可对颈椎间盘退变及其年龄、解剖节段相关变化评估价值较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T2-mapping 椎间盘退行性变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对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经过对临床资料的整合,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2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有93处,其中I级损伤16处,II级损伤21处,III级损伤56处,使用核磁共振影像学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77%(90/93)。结论核磁共振可以准确的诊断患者的半月板损伤程度、合并症,具有简便、准确、无创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 影像表现 临床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方面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实施肩关节镜、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以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基准,对比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方式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磁共振方式(P<0.05)。结论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方式均为全层撕裂型肩袖损伤的重要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具备准确性及可靠性,在部分撕裂型肩袖损伤方面,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更佳,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

  • 标签: 磁共振 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室诊断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CT检查与MRI技术诊断,以关节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经关节镜检查,撕裂36例,未撕裂14例,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且MR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技术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肝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肝脏占位性病变分别采用增强和DWI检查,结果肝癌常规扫描T1WI低信号T2WI和DWI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信号高于肝质,低于腹主动脉,门静脉期强化降低,延迟期信号降低,呈快进快退方式。在DWI呈稍高信号。

  • 标签: 磁共振增强 DWI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诊断,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得准确率为90.24%。MRI成像特点,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呈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信号以T1WⅠ为主,病灶内坏死处为低信号,出血部位为高信号;T2WⅠ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部位显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组织得到明显强化,坏死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充分反映肝癌病灶的相关特征,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细微、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细微、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扫描,并将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特异性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I诊断在细微、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95.00%高于MSCT诊断的检出率为81.67%(P<0.05)。结论MSCT诊断与MRI诊断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细微、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显影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判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95.65%(44/46),漏诊率为4.35%(2/46),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78.26%(36/46),漏诊率为21.74%(36/46),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CT检查,对照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65.00%、92.31%、90.00%、66.67%。经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5例、17例、10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100.00%、94.44%、90.91%、100.0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I期坏死者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P<0.05)。结论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

  • 标签: CT检查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检查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乳腺磁共振检查方法,结合临床需要,对乳腺磁共振检查流程进行标准化并优化扫描序列及参数,为常规乳腺体检及疾病筛查提供参考标准,使得乳腺磁共振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