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学”一词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法国学者吕贝尔主编的《马克学研究》杂志传播开来的,但苏联的梁赞诺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由于苏联的日丹诺夫搞“一刀切”的极“左”意识形态政策,使马克学成了“反马克主义”的代名词,把所有西方对马克主义的研究都划归马克学,这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简单做法。面对21世纪的马克学研究工作的展开,我们应当与国际接轨,因此重建马克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吕贝尔 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 重建马克思学
  • 简介: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吴哥窟的介绍。那些古老的庙宇和虬劲的根枝衬托着橘黄衣衫的僧人在夕阳下的沉思,让观者不知身处哪个时代。那种寂静的氛围,悠远而浑厚的历史带给人的只有无语忧然的感动以及对历史深刻的敬意。于是心中便存下一种渴望,要去看看。吴哥窟由于它庞大的建筑群,精巧的雕刻以及隐在亚热带丛林中数个世纪的古老而成为世界的一大奇迹。2007年的夏季终于有了机会约几位好友一起去柬埔寨旅行,多年的梦想也终于可以实现。本来以为这次一定只是深刻体会佛教烟火的,却不料在探访佛国的旅途中看到了伊斯兰风情。

  • 标签: 伊斯兰教 柬埔寨 “新月” 地理杂志 热带丛林 吴哥窟
  • 简介:丘处机是金元时期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他的道教思想推动了全真的发展,并通过全真对中国道教的后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融道、儒、释为一炉是全真一贯的宗旨与特质,而丘处机赋予了“三合一”以新意。丘处机站在道教立场上对“三合一”思想的推扬,既丰富了全真思想,也促进了传统道教的变革。

  • 标签: 丘处机 三教合一 影响
  • 简介:南朝梁武帝在儒道佛三关系上主张三同源论和三教会通论,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的《会三诗》中。《会三诗》首段自述少时学习周孔,第二段谓中年之后开始观看道家典籍,第三段说后来研究佛教,第四段说由于众生充满分别之念而形成儒道佛三的浅深不同。《会三诗》篇幅虽然短小,但却是梁武帝对宗教有关儒道佛三关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深入解读这首短诗可以成为了解梁武帝三教会通思想和他在位时期宗教文化政策的终南捷径。

  • 标签: 梁武帝 《会三教诗》 三教会通论
  • 简介:加尔文改遗产对于中国教会最大的启示在于其重视教会的制度建设。其中如何将政教关系的处理使得国家、社会和教会都得益处可谓是加尔文传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加尔文主义的模式源自加尔文在日内瓦改的成功经验,本文试图探讨加尔文模式背后的伦理学原则,即,至今依然影响西方世界的良心论教义,以期对成长中的中国教会思考如何建立荣神益人爱国爱教的教会神学系统有所启迪。

  • 标签: 良心原则 国家 教会 法治 基督徒自由
  • 简介:闻名中外的江西净土宗祖亭——庐山东林寺,背靠匡庐西麓山崖,傍带瀑布溪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塞。寺前有溪一浣,溪上有亭一座,亭额曰:“三笑亭”。有槛联一对,联云:桥跨虎溪,三三源流,三老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标签: 东林寺 净土宗 源流 庐山 瀑布
  • 简介:目前,西藏本在印度、尼泊尔建有5座寺庙。1959年,西藏本大师喜饶洛卓率领南木林县曼日寺数十名僧人和一些信教群众流亡到印度,沦落为难民。印度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库上卢——玛纳里修筑公路,以维持生计。由于食品、气候及居住条件的恶劣,部分本教徒死于疾病,其中包括喜饶洛卓。

  • 标签: 本教 西藏 解释 1959年 信教群众 印度政府
  • 简介:基督从它进入希腊化世界之日起,就一直面临挑战。本文详细考察了基督自传入希腊化社会以来面临的种种挑战,指出在已经来临的第二轴心时代,传统基督要有新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这个世界,就必须正视他者,转化自身,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 标签: 希腊哲学 科学 世俗化 其它宗教 第二轴心时代
  • 简介:在你的年岁中增加你的生命胜于在生命中增添你的年岁。

  • 标签: 语录 生命
  • 简介:“幻”是印度宗教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的概念,从吠陀的早期起一直为历代印度仙人、智者所探讨、所阐述。在《吠陀经》里,“幻”是神的本具创世神通,反映了以物质为创作基础;在《奥义书》里,“幻”,被哲学化为观察宇宙演化的出发点。萌发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佛教的“幻”是哲学上的幻伪和神学上的幻现。“吠檀多”的“幻”是对经验世界的暂存的绝对的否定,以后又变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幻”的哲理内涵的变化说明了印度宗教哲学在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发展,是印度哲学家和神学家的思辩的高度概括。

  • 标签: 婆罗门教 佛教 吠檀多
  • 简介:<正>既定的题目不能不令人想起刘小枫著的《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1988),作者是中国大陆的一位年青学者(当时才三十岁出头),早年熟谙中华文化,后来广阅西方文学,受存在主义的作品,尤其是祈克果(Kierkegaard)及陀妥耶夫斯基(Doestevyeski)的影响,归依基督

  • 标签: 基督教文化 克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三十岁 三联书店 千江有水千江月
  • 简介:本文认为基督伦理是从信仰而来,并详细分析了基督伦理的圣经依据,借此阐发了基督伦理与道德构建的重要性,基督伦理与道德构建的作用与影响,基督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 标签: 基督教伦理 道德的构建
  • 简介:一些学者曾提出东巴的“派别”概念,本文认为东巴没有如其他人为宗教那样的教派和派别,没有东巴自我认同的教派。学者们所说的东巴的“派系”,仅仅是根据其不同特点、民族支系、语言习俗、仪式和各种宗教行为的差异而做的一种分类,不能和基于对教义的不同解释理解、教规的差异等而形成的“教派”等同。东巴还没有形成教派与它尚未形成系统的教义相关,但东巴有不同区域和支系的差异和特点,对经典的解读也存在各地的差异,正在产生形成教派的一些因素。通过对这些差异性的探究,可以探寻各民族民间信仰发展到人为宗教过程中逐渐产生教派的轨迹。

  • 标签: 东巴教 教派
  • 简介:道绰(562-654)所著《安乐集》究竟是一部具有怎样性格的著作,一言难以蔽之。然而从它力劝地处山西偏僻地区的广大农民信仰往生净土来看,无疑它是一部与《观无量寿经》念佛往生有关的著作,其起始部分即已表明:

  • 标签: 净土教 玄中寺 释道 著作 往生 性格
  • 简介:伊斯兰旗帜鲜明地严厉禁止贪污受贿的行为,并将其定为大罪。《古兰经》中有很多明显的经文指出贪污的界定范围,凡是吃私、舞弊、侵占、诈取、不公平的交易以及接受贿赂都算贪污的行为。通过以上方式所谋取的钱财或物品都是哈拉目(非法的)。

  • 标签: 贪污受贿 哈拉目 《古兰经》 火狱 穆圣 布哈里
  • 简介:中国近代弘扬净土,不乏其人,自印光大师出,净风溥被,如日丽中天,膺大师,而生净信者,不计其数。弘一法师称扬道:“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诚不刊之论。一、印光大师的生平事迹印光大师(1861-1940)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县陈村人,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幼年随兄读儒书,颖悟异常。因读程、朱、韩、欧书,受其影响辟佛。十五岁后,病目数载,得读佛经,始悟前非,乃回心向佛。清光绪七年(1881)大

  • 标签: 印光大师 弘一法师 灵岩山寺 念佛法门 往生 苏州报国寺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清朝的军队惨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时间,大江南北一片哗然,举国震惊。在国势危在旦夕,前途未卜之际,国内出现了两种兴邦的思想:一个提倡对现有的政府进行变法维新;一个主张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新政体。前者以康有为为代表,后者则以孙中山为代表。其实,孙中山也曾一

  • 标签: 孙中山 基督教 清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康有为 日本政府
  • 简介:《圣经》中译本在中国教会目前已基本固定在基督新教所用“和合本”《圣经》和天主教所用“高本”《圣经》,教会人士将之视为具有权威性的经典汉译本。尽管汉语语言的发展在语言意义上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相关《圣经》翻译及研究机构和有些个人亦根据现代汉语有过重新翻译《圣经》的努力,这些新译本却并没有获得教会的普遍承认,而只是在教界和学界之间的边缘领域闪现其存在。这一现象非常值得研究。一方面,这种《圣经》中译本的使用状况反映出中国教会的基本状况,意味着其经典及理论的认知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教会的基本面貌亦沉于传统而鲜有革新。“和合本”《圣经》的翻译问世曾被视为20世纪初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在现代汉语的白话文运动中留下过颇有意义的一笔。这种《圣经》汉语语言翻译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会的革新及其对社会文化革新的参与,其曾经有过的“与时俱进”值得我们今天反思和总结。中国教会持守传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变革和思想文化的精进,所以教会仅从汉译圣经这个层面就应看到其发展滞后的一面,由此应有奋起直追的意向和准备。教会的现代语言尤其是其宣道讲经所必须的圣经语言应跟上时代。这是从《圣经》汉译上对中国教会的呼唤和激励。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界在基督教研究上已经进入系统释经的时代,其基于《圣经》希伯来语言和《圣经》古希腊语言的圣经新旧约释经正在全面开展,其圣经释经学亦与现代解释学有着密切结合,尤其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诠释经典已经远远走在了重新汉译《圣经》的前面。然而,如果没有全新的现代汉语翻译的圣经版本,那么这种过于超前的释经

  • 标签: 圣经 中译 解释 文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