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足跟部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择期行单侧下肢石膏外托固定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含树脂石膏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改良足跟部减压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对比两组皮肤状况、局部疼痛程度、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8周后皮肤状况评分、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舒适度评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8周后皮肤状况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95±0.26)分vs(1.62±0.41)分,(1.11±0.21)分vs(2.15±0.32)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81.15±2.25)分vs(70.59±4.16)分,[(87.65±9.98)分vs(63.65±9.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1.00%(1/10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8.0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改良足跟部减压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状况,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改良足跟部减压垫 单侧下肢石膏外托固定术 舒适度 疼痛程度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是否可以枕头。方法:本研究选取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一枕头进行放,对照组不进行放。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一例为脑脊液漏,另一例为头痛。结论:椎管内麻醉后枕头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脑脊液漏和头痛。因此,建议在椎管内麻醉后避免枕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枕头,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大鼠足皮肤存在角质层厚、组织层次复杂等特点,给石蜡切片的制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利用大鼠足为毛囊诱导的对象,制作了大量的大鼠足石蜡切片,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实验,摸索出许多制作大鼠足石蜡切片的经验,藉此介绍以期作为相关研究者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舌簧矫治器矫治反合刘鸿翎对多数乳牙,替牙期反的矫治,临床上常使用上颌舌簧矫正器。笔者在临床中注意到上颌的作用,并进行了73例上颌舌簧矫正器矫治反的临床观察分析。1.临床资料73例使用上颌舌簧矫正器矫治反的病例,年龄4—12岁。均为乳牙或替...

  • 标签: 矫治器 矫正器 替牙期 矫治效果 支抗 正畸科
  • 简介:"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夔巫之胜",地处重庆中部的江,自西魏恭帝2年建县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县千余年,这里的牡丹种植历史,却超过了两千年。时光悠悠之下,几多物是人非,唯有一方太平牡丹,依然摇曳,与千年前的身姿,一般模样。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市场 旅游景点 重庆 垫江
  • 简介: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前辈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范纪钦主任经过30多年的临床工作和科研,为颈椎病的治疗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但是颈椎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鉴于此,范纪钦主任设计并研发了颈椎病防治用功能,该功能己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ZL200920061848.X)。颈椎病防治用功能主要介绍如下。

  • 标签: 颈椎病方 防治 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 临床工作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不到60岁牙齿就已松动,且长期疼痛,不能咀嚼硬食物。去年3月,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名81岁的老太太不仅没掉一颗牙,还能用牙齿咬住绳子拖动一辆轿车,让我很受启发,我决定发明一个锻炼牙齿的工具。我用橡皮包住铁薄片缝制成长10厘米、宽I厘米的垫子,取名“健齿”。从那时起,我每天坚持咬健齿来锻炼牙齿。

  • 标签: 牙齿 锻炼 老年人 生活常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是重庆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2011年,为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重庆市垫江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了以"代表行动进万家、关注民生促发展"为主题的"代表行动"方案,并决定以代表助推微型企业发展为重点,确立了人大代表领办微型企业100户、联系帮扶1000户的"领联帮"工作目标,以"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

  • 标签: 关注民生 微型企业 人大常委会 企业发展 人大代表 重庆市
  • 简介:排球课的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重头戏,与篮球、足球一样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较差,尤其是球技术差,因而造成比赛没有多少来回,失去了排球比赛应有的精彩性,很难满足学生们的欲望。由于参赛的学生受身高、身体素质和比赛规则的限制,最后的进攻手段70—80%都是通过上手传球或双手球这个技术动作来完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对排球教学的考试内容也有一半是有关双手球技术动作的(对排球教学的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发球,满分为50分。另一部分是2人对传或对,满分为50分),从这两点也可看出球这个技术动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排球课教学中对球这个技术动作的通常教法是:先由教师讲解有关球动作的技术要领,然后教师对墙球或与一学生进行抛或对。再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大多数学生在进校以前没有接触过排球运动,对教师讲解的有关技术要领不能正确领会。球技术掌握不好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①没有用正确的部位击球。球技术要求用两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部位所形成的平面击球,这个部位形成的平面较大较平...

  • 标签: 垫球技术 技术教法 排球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