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治疗为目的的沟通方式可以有效干预轻度、中度抑郁情况,护理人员通过变换角色,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心理医师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经医师的许可,在其平时服用的药物中适量添加抗抑郁药物,缓解抑郁情绪;护理人员也可以扩大干预范围,不单单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思维情绪进行干预,也可以深入到社会角色、自身价值,与患者进行深入讨论,让患者理性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医患关系,缓解抑郁
  • 简介:肿瘤患者癌灶切除后,患者体内的内环境、肿瘤生长的土壤尚未改变,因此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不能放松警惕,仍需进一步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中医药在上述两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中药调理 术后 肿瘤生长 切除后 内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对于患者疼痛和负面情绪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模式,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效果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都得以缓解。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影响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芭克硅胶对腹部皮瓣术后腹部和手部瘢痕的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随机选取22例腹部皮瓣术后自愿使用芭克硅胶的患者,按期观察瘢痕的变化,术后随访3到18个月。结果22例使用芭克硅胶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按照疗效评定标准,其中18例患者按时使用,治疗效果显著。其余2例因个人瘢痕体质明显;1例因未按时使用,中途放弃,治疗效果无效。1例因使用方法不当,每次未进行浸泡及按摩,治疗无效。

  • 标签: 芭克硅胶 手外伤 瘢痕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对腹部皮瓣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本院 68 例腹部皮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配合腹部固定,研究组实施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 76.47% ( P <0.05 );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均明显改善。 结论 :腹部皮瓣术后实施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可提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且可获得较好无形成果。

  • 标签: 腹部皮瓣 手术 品管圈 腹部固定 术后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效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老年人腹部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例老年人腹部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结果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和液体净平衡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腹部术后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 标签: 老年人腹部手术 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以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并且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原则将这4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术后护理效果,分析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因素。结果根据统计分析可知,两组产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为术后并发症、产程长、手术应激反应以及产妇自身情况。研究组20例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研究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为(6.23±1.07)d显著短于常规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10.36±2.59)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有产妇自身状况、手术、产程以及并发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切口愈合。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部术后肠护理模式予以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0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250例观察组和25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7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中22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能够促进其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粘连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术后护理对妇科腹部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处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后护理 妇科腹部手术 并发症
  • 简介:作者简介任新敏(1976-),女,河南濮阳人,主管护师,本科。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术后疼痛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予心理疏导和常规止疼的措施。结果干预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疏导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的敏感性,提高疼痛的应急性,增强疼痛的耐受力。

  • 标签: 心理疏导 术后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应用微波理疗的效果。方法将同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于术后12小时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腹部切口部位,对照组不采用微波理疗。两组术后腹部切口常规换药5~7天至拆线,两组均排出心、肝、肾疾患、无低蛋白血症。结果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微波理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42例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痊愈,其中3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术后6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或其它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的合理选择,是治疗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 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为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32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部损伤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方法。

  • 标签: 腹部损伤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原因、积极预防与治疗,减少和防止脂肪液化。方法笔者收集了2004年至2010年横店中心卫生院24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均术后半月左右愈合,个别病倒长达半年之久。结论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高龄患者腹部术后护理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须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比例日益加大。由于高龄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术前合并症多,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合并症;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工作将直接影响疾病预后。现将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高龄患者腹部术后护理分析整理如下。

  • 标签: 高龄患者 护理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腹部术后病疼的护理分析。方法摘取腹部手术患者136例进行观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在术后一天、两天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满意度以及镇痛需求比对照组患者要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病疼 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