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无线镇痛管理系统数据库内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22日行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资料,均采用术后智能化PCA管理,年龄≥1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Ⅳ级。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麻醉。根据术后72 h内静态或动态疼痛数字评分(NRS)分为中重度疼痛(中度疼痛:静态或动态NRS评分4~6分,重度疼痛:静态或动态NRS评分≥7分)组和非中重度疼痛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指标、镇痛方式、手术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 394例患者,中重度疼痛组1 194例,非中重度疼痛组3 200例,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6~69岁、饮酒史、开放手术、胸部及胸腹部联合手术是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46~69岁、饮酒史、开放手术、胸部及胸腹部联合手术是胸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肿瘤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肿瘤复发是影响胃癌和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胃癌和结直肠癌虽然同属消化道肿瘤,但术后复发的形式明显不同.对胃癌来说,腹膜转移占40%~50%,肝转移占10%~15%,而结直肠癌则相反,肝转移占50%左右,两者预后也不一样,胃癌肝转移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则发展较慢[1-3].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hyperthermicperitonealperfusionchemotherapy,CHPPC)作为一种新兴的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其在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恶性腹水等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4-6].我院目前使用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由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腹腔温度控制范围40~45℃,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调节范围200~600ml/min连续可调,流量精度≤±5%.

  • 标签: 化疗治疗 应用腹腔 恶性肿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66例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行腹腔热化疗循环灌注的作为研究对象,给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本组6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 HIPEC,成功率100% ,未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中在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出院,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部肿瘤患者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负压吸引冲洗引流术在腹部肿瘤术后应用的护理。方法对87例腹部肿瘤术后采用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术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引流通畅。结果87例均保持有效引流,无一例消化道漏及脓肿形成。结论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术是治疗和预防腹部肿瘤术后消化道漏和感染的有效措施。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保持有效引流的保证。

  • 标签: 腹部肿瘤 双套管 引流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胆道一科行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6例。结果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不全,1例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堵管),4例发生腹胀、腹痛,经对症治疗均耐受好转。结论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及时合理的护理配合,确保了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腹部恶性肿瘤 持续腹腔热灌注 氟尿嘧啶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恶性肿瘤腹部手术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之间在我院开展恶性肿瘤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研究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以及止痛药使用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以及护理结束之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比较低,止痛药使用率比较低,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腹部手术治疗的环节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止痛药使用率比较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护理的总体水平,满足当前治疗的要求。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瘤腹部术后 疼痛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疝气多发生于腹股沟,是腹腔内的脏器自薄弱的腹壁筋膜或肌肉组织脱出,膨起或凸出于腹壁外,称为疝气。以小儿和中老年男性多发,小儿疝气由于腹壁先天缺损或各种原因所致腹压过大引起,老年疝气是因老化的腹壁组织及拉力减弱而发生。B超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形成嵌顿性或绞窄性疝气加重病情。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护理
  • 简介:1.慎选卧位姿势手术后患者卧床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在全身麻醉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窒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术后,应平卧6小时(不要枕头),以减少麻醉后头痛的发生。如腹腔有感染时,可采用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炎性渗出物 卧位姿势 卧床姿势
  • 简介:通过对腹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发现影响腹部肿瘤专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各种解决对策,包括从基础上提高护理品质、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等方面。希望通过调研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使腹部肿瘤患者住院过程中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现有护理服务水平,加快患者的治愈速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腹部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肿瘤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结果:在术后5天、10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腹部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更快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腹部肿瘤外科 疼痛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在腹部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腹部肿瘤外科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疼痛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护理 腹部肿瘤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腹部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行了另一部位而成。腹部疝分腹内疝与腹外疝,以后者多见。

  • 标签: 腹部疝气 护理
  • 简介:摘要妇科腹部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促进康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我们把如何指导病人正确早期离床活动,做为腹部术后病人护理中的首优问题,疗效满意。

  • 标签: 妇科腹部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要求护士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掌握疼痛护理新知识,本文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影响术后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措施。

  • 标签: 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