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NOAH(TheCommunityNoahLandSurfaceModel)、SHAW(SimultaneousHeatandWater)和CLM(CommunityLandModel)3个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ClimateObservatoryandLaboratory,SACOL)2007年观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值间对比,考察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区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模式在半干旱区模拟性能有较大差异。其中,CLM模式模拟20cm以上浅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深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土壤含水量与观测值最为接近,而NOAH和CLM模式模拟值有较大偏差;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地表反射辐射,其中SHAW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最小;对地表长波辐射模拟,CLM模式模拟最优;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感热、潜热通量变化趋势,其中CLM模式对感热模拟性能优于其他两个模式,在有降水发生后湿润条件下,CLM模式对潜热模拟性能最优,而无降水干燥条件下,CLM模式模拟偏差最大,NOAH模式对冬季潜热模拟最优。总体而言,CLM模式能够更好地再现半干旱区地气之间相互作用,但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及干燥条件下潜热通量模拟较差,模式对半干旱区陆气间水文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 标签: 陆面过程 NOAH模式 SHAW模式 CLM模式 半干旱区 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
  • 简介:利用雷电探测分析系统和地基闪电定位系统(LLS)资料,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1个镇(街)行政区域为评估单元,考虑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因素,选取雷电灾害频数、地闪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工农业总产值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新会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新会区会城街道辖区具有极高雷电灾害风险值;司前镇具有高雷电灾害风险值;大泽镇、古井镇、三江镇、双水镇、睦洲镇具有中等雷电灾害风险;其他镇雷电灾害风险值较低;无极低雷电灾害风险区。

  • 标签: 雷电灾害 风险 区划 层次分析
  • 简介:利用2011—2012年3—5月江西省53个地基GPS观测站数据反演了大气可降水量,探讨了GPS/PWV精度,分析了江西省春季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演变等。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个春季水汽主要呈南多北少、西高东低分布,各站GPS/PWV时间分布变化总体趋势较一致,日变化特征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实际的人工增雨作业中,火箭催化作业前,GPS/PWV呈明显上升趋势,作业后GPS/PWV快速减小,降水随之出现。

  • 标签: GPS/PWV 人影作业 比湿平流 辐合
  • 简介: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3(RegionalClimateModeversion4.3)对新疆地区冬季地表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与ERA40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发现,温度分布形势模拟较好,地面热力状态受地形影响显著,陡峭地形附近由于热性质差异大和非均匀性强会导致较大模拟误差;模式较好模拟出降水和潜热通量北疆多南疆少,山区多盆地少分布特征,模拟出通过反照率影响,地表吸收短波辐射呈现出沙漠腹地吸收多而天山地区吸收少分布,对北疆呈感热通量汇而南疆呈感热通量源感热分布形势也模拟较好;模拟雪水当量与降水分布有较好一致性,春季融雪径流与冬季雪水当量分布及降水均有较好对应关系。通过模拟分析也发现,现有方案实际感热通量计算中以地面温度代替地面位温,造成感热通量偏小,因此会低估南疆感热源效应和高估北疆感热汇效应。此外,积雪量和地面温度模拟偏高可能春季北疆主要积雪区径流偏强原因。

  • 标签: 数值模拟 区域气候 陆面过程 热力过程
  • 简介:利用观测海温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检验了CMIP5(CoupledModelIntercomparisonProject5,CMIP5)多模式对阿留申低压(AleutianLow,AL)特征指数时空分布和变化模拟能力;从AL周期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分析了CMIP5模式预估未来AL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MIP5模式及其集合平均能够很好地模拟AL环流结构,对AL气候态有着较强模拟能力,尤其模式对于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模拟能力直接影响其对于AL模拟效果。模式集合平均对变率强度模拟偏强,且对于变率模拟效果逊于对气候态模拟。22个模式中16个模式能模拟出AL强度指数年代际变化周期,对年代际周期有着较好刻画能力。Historical试验下对于AL变化趋势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而相对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随着排放增加,AL更加偏北,强度增强,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得更加显著。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模式集合平均以及多数模式模拟出AL有着向北和增强趋势。

  • 标签: CMIP5 阿留申低压 气候特征 全球变暖
  • 简介:利用1958~2014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OAFlux)月平均潜热通量和相关气象要素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表面气压数据,通过Trend-EOF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西太平洋—南海地区潜热通量长期变化趋势。发现西太平洋—南海地区潜热通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趋势最强。冬季潜热通量趋势存在明显南北差异,特别是在南海地区,南海北部为上升趋势而南部为下降趋势。南海北部以及菲律宾海地区冬季潜热通量上升主要原因海气比湿差增大,而南海南部潜热通量呈下降趋势,在东侧主要原因风速减小,在西侧主要原因海气比湿差减小。南海潜热通量长期趋势南北差异风速和海气比湿差共同作用造成。另外,研究发现风速变化趋势受到局地环流变化影响,在表面气压下降中心线以北地区为上升趋势,在其以南为下降趋势,而海气比湿差变化趋势则主要取决海表温度变化趋势。

  • 标签: 南北差异 潜热通量 长期趋势 南海
  • 简介:为探讨华北平原作物需水量在不同季节随气候变化变化规律,对华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_o)在不同季节对气候因子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利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华北平原48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ET_o,其次分析了ET_o及温度(T)、日照时数(n)、风速(u)和相对湿度(RH)这4个主要气候因子在各个季节年际变化规律,然后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ET_o对气候因子变化敏感程度,最后结合ET_o对气候因子敏感性及气候因子多年相对变化率分析得出气候因子变化对ET_o变化贡献。结果表明:1960~2012年,华北平原ET_o在四季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除T呈上升趋势外,n、u和RH均呈下降趋势。ET_o对T、n和u变化正敏感,对RH变化负敏感。ET_o对T和n最敏感季节为夏季,对u和RH最敏感季节为冬季。ET_o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下降主要受u下降影响,ET_o在夏季下降则主要归因n下降。

  • 标签: 参考作物蒸散量 气候因子 敏感性分析 华北平原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中均一化温度数据,分析了1961~2012年陕西境内秦岭山脉南北两侧4个地貌单元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趋势分布特征,同时采用极端气候指标计算软件RClimdex计算了5种极端温度指数,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其与区域增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秦岭地区极端温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平均最高温度春季增暖信号最明显,而平均最低温度冬季升温明显,不同增暖趋势导致了秦岭地区春季、秋季气温日较差变大,冬季、夏季气温日较差变小。陕北黄土高原、关中盆地、秦岭南坡和汉水流域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秦岭北部黄土高原和关中盆地平均最低、最高温度变化幅度均大于南部秦岭南坡和汉水流域,尤其平均最低温度关中盆地增幅更明显。秦岭北部2区域极端最低温度相关指数变化幅度大于极端最高温度指数,而南部2区域前者变化幅度小于后者。秦岭山脉区域增暖与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还受极端温度变化影响,其北部地区增暖主要是暖夜增加贡献,而南部地区增暖主要与暖昼增加有关。

  • 标签: 秦岭 RClimdex 极端温度
  • 简介:利用宜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1-2.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或减弱与下游降水增强或减弱有较好相关性,其中,较低层1-1.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更为密切;-3.5km高度西南急流增强且风速大于12m/s较强急流向下层传递,与下游降水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且对降水加强指示提前量约为2h.2)1km高度以下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风切变(AV)增大为8m/s以上有利于下游降水增强,当AV为12-20m/s时,降水明显增强,且△V增大较降水增强提前1-3h;1km或0.7km高度以下△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较为密切,而1km或0.7km高度以上△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并不明显.3)指数M、J大小与下游区域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当指数M、J增大至峰值,且急流指数脉动增强、频率增大时,下游区域降水也将出现峰值,且指数峰值出现较降水峰值提前1-3h.4)0.5-2.5km高度暖平流增强,暖平流厚度越大,且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越有利于下游区域降水增强;km高度以下暖平流逐渐减弱,对应下游区域降水也逐渐减弱;km高度以下由冷平流控制,降水则减弱停止.

  • 标签: 暴雨 风廓线雷达资料 西南急流 风垂直切变 温度平流
  • 简介:利用GLDAS同化产品和12个CMIP5模式输出结果,从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两个中间环节出发,通过分析陆面耦合指数ILH、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耦合指数ILCL以及抬升凝结高度ZLCL间接研究中国区域土壤湿度与降水间耦合特征,并对1958~2013年及RCP4.5辐射强迫情景下50年(2006~2055年)4个代表性区域夏季耦合强度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58~2013年期间,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新疆和青海部分地区为夏季中国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最强区域;陆面耦合指数ILH变化幅度从高到低依次出现在华北、华南、内蒙古中部和西北地区,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发生转折。2006~2055年平均而言,预估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仍为耦合最强区;与历史时期(1958~2005年)比较,新疆中部和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耦合指数ILH增大,而广西和广东地区则减小;对于耦合指数ILH年代际变化(2006~2055年),2026~2035年间华北最大而华南最小,西北地区变化不大,而内蒙古中部地区耦合强度逐渐增大。

  • 标签: 土壤湿度—降水耦合 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 简介:文章以内蒙古西部乌苏图勒河流域为范例,利用该流域2013—2014年逐小时降水和洪涝灾情资料,以及流域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多源下垫面信息,构建了乌苏图勒河流域径流—淹没模拟模型,并通过致灾过程反演,建立了该流域不同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有一定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很高风险)动态临界面雨量方程。该方法建立,对乌苏图勒河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为水文资料缺乏流域确定致灾临界面雨量指标提供一种参考。

  • 标签: 中小流域 山洪风险预警 径流—淹没模型 动态临界面雨量
  • 简介:文章利用2009—2011年包头市5家医院497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资料及同时气象资料,对包头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规律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包头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和年龄变化,冬春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低,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月平均气温和湿度呈负相关,与月平均气压呈正相关,气压上升、湿度下降、气温剧降使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气象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文章基于HOBO水位计监测数据和传统方法水位观测数据,利用SPSS软件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太仆寺旗和克什克腾旗地下水位月动态和日内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OBO水位计对地下水位微动态监测具有敏感性、适用性、客观性,对传统观测方法具有很强补充性。

  • 标签: 地下水位 动态监测 HOBO水位计
  • 简介:1会议概况及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区域气候变化预估及其在影响和风险分析研究中应用专家会议2015年9月15—18日在巴西圣保罗召开,来自40多个国家120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单位8名专家受邀参加。

  • 标签: 区域气候变化 风险分析 会议简介 专家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应用
  • 简介:利用WRF以及WRFDA3.6.1ETKF-3DVAR混合集合—变分同化方案,对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进行了模拟,并分析协方差权重系数对"流依赖"属性和台风强度、路径模拟效果影响。通过单点实验发现:随着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增加,分析增量"流依赖"属性就越发明显。当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大于0.5时,由于集合成员数量以及预报质量限制,将会引入虚假"流依赖"信息,使得分析增量范围形状不再发生变化,强度有所减弱。在对台风"布拉万"路径和强度模拟中发现: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取0.5以下预报结果普遍好于系数大于0.5预报结果,其中,当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取0.25时路径预报误差最小,当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取0.2时强度预报误差最小。

  • 标签: 台风 WRF模式 混合集合—变分同化 集合协方差权重系数
  • 简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巴黎协议》之际,法国农业部提出了“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随后被UNFCCC宣布正式启动。本文分析了该计划背景与土壤固碳技术要求及其对中国固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外交可能挑战。考虑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高,土壤碳库和当前固碳速率较低,而且预估固碳潜力不确定性较大导致固碳目标设置困难,建议中国暂缓加入该计划,并可基于中国农业废弃物炭化技术可以达到较高固碳减排效益,提出以生物质废弃物治理为中心农业能源-土壤-肥料一体化减排增碳计划,主动应对新气候变化减排外交,推进农业减污减肥减排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土壤固碳 气候变化 “千分之四”计划 温室气体减排 生物质炭
  • 简介: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年蒸发量整体分别呈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而环青海湖区和东部农业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个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均呈先降后升阶段性变化特征,但转换时间不尽一致。青海省春、夏、秋季和年蒸发量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冬季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业区年蒸发量突变时间分别是1998年和2002年;环青海湖区和三江源区突变不明显。影响青海省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柴达木盆地为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环青海湖区为平均气温、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东部农业区为风速和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三江源区蒸发量上升主要因素。

  • 标签: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突变 不同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与20世纪8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EAWM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作用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末EAWM年代际变化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世纪90年代末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增强也有一定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
  • 简介:采用1979~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借助线性趋势、距平、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季节转换时间长期趋势和多尺度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平面气压场一年中存在两次季节转变,20°N~50°N海平面气压场冬夏季节转变时间在第20候左右,而夏冬季节转变发生在第51候。并且海平面气压场季节转换时间存在纬度差异与经度差异。通过趋势分析,发现海平面气压场由冬季型转变到夏季型时间存在显著趋势变化,并且在近35年内趋于提前,其气候倾向率为-0.33候/10a;夏季型转换为冬季型时间趋于延后,气候倾向率为0.25候/10a。季节转换时间Mann-Kendall突变检测结果表明,海平面气压场由冬向夏转换时间在1997~1998年间发生了突变;夏季型转换为冬季型时间尚未发现显著突变。最后通过对季节转换时间小波分析与小波功率谱显著性检验得出,冬夏季节转换时间具有显著15a周期变化;夏冬季节转换时间8a周期振荡最为剧烈。

  • 标签: 海平面气压场 纬向气压差 季节转换时间 小波分析 西北太平洋地区
  • 简介:利用1961-2002年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Maps,简称SOM)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统计降尺度模拟能力。结果表明,SOM通过建立主要天气型与局地降水条件转换关系,能够再现与观测一致日降水量概率分布特征,所有台站基于概率分布函数Brier评分(BrierScore)均近似为0,显著性评分(SignificanceScore)全部在0.8以上;模拟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夏季总降水量、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区域平均偏差都低于11%;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时间变率。进一步SOM降尺度模型应用到BCCCSM1.1(m)模式当前气候情景下,评估其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改善能力。发现降尺度显著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缺陷,对不同降水指数模拟较BCC-CSM1.1(m)模式显著提高,降尺度后所有台站6个降水指数相对误差百分率基本在20%以内,偏差比降尺度前减小了40%-60%;降尺度后6个降水指数气候场空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9,相对标准差均接近1.0,并且均方根误差在0.5以下。表明SOM降尺度方法显著提高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别是概率分布曲线尾部特征模拟能力,极大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场模拟能力,为提高未来预估能力提供了基础。

  • 标签: 统计降尺度 SOM(Self-Organizing Maps)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