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网络暴力游戏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且成为引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安装不完善,网络游戏恐怖程度逐渐上升但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却未能确立,网络游戏中的金钱依赖占有很大比例。在网络暴力游戏的治理对策上,可以从加强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监管、加强政府部门对于防沉迷系统和网络实名制的落实、加强技术保护等方面予以开展。

  • 标签: 网络暴力游戏 未成年人 权益保护
  • 简介: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宗教生活方式被突破,网络宗教对青少年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形成,面对与回应是必须的:首先,要遵从网络传播规律,以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思想产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其次,应尊重青少年的个体信仰自由,提升服务青少年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为引导好、规范好网络宗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再次,须建立常态化网络宗教应对处理的专业化队伍和舆情监测系统。

  • 标签: 网络宗教 数字化生存 青少年
  • 简介: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有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缺乏游戏伙伴和游戏场所,近一半孩子把成年人当成他们的玩伴,10%的孩子只能独自玩。

  • 标签: 中小学生 休闲活动 中国 游戏场所
  • 简介: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因网络引发的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鹿城区人民法院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1月至7月,该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0件,其中涉网犯罪29件,占26.4%,同比上升9.3%。网络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黑洞,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现象,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网络文化 暴力游戏 缘起 生活 人民法院
  • 简介:据最近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截至2005年6月3日,我国上网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就占到37.7%。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了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网络游戏成瘾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青少年 系统工程 上网成瘾 网络成瘾
  • 简介:PISA测试2012年的数据表明,在使用倾向值匹配以排除家庭经济地位等诸多背景因素的影响后,互联网仍对上海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学生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越早,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就越好;而学生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又与背景因素显著相关;这表明互联网同时也拉开了学业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在持续产生影响。互联网对不平等的再生产论得以证实,但仍不可忽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互联网 学业水平 倾向值 数字鸿沟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崛起,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在青年学生中迅速普及,数字化平台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观点的信息场域,也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阅读具有高效便捷、精准到达、即时传播等优势,但数字化阅读碎片化、感性化和娱乐化的特点也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标,培养大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精神内涵;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的联通性、互动性的优势,是应对冲击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应对之策。

  • 标签: 数字化阅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家长作为与青少年子女联系最紧密的初级群体,其态度和行为深刻地塑造了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形态。基于全国性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文考察了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网络游戏行为的认知情况和管理方式。数据结果表明,在认知层面,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的游戏使用类型、游戏使用地点、游戏接触时间等方面的认知与青少年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管理层面,家长群体对青少年子女的游戏管理行为包括游戏时间管理、游戏设备管理和游戏下载管理,其中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家长对孩子管控最为严格。本文认为,现阶段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存在"重态度而轻行为"的特征,家长群体若希望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子女使用网络游戏,首先必须加强对子女网络游戏实际使用行为的了解。

  • 标签: 网络游戏 青少年 家长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