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一致认为苏联在'8·19'事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快了演变的步伐。同时认为,苏联向资本主义转轨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央权力的分散和共和国权力的增大使戈尔巴乔夫的地位严重削弱,增加了核扩散等危险;民族矛盾、经济危机空前激化,极大地损害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它们决定抓住这个'历史性机会',更深地插手苏联内部事务,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压又拉,以促使苏联来一次决定性的脱胎换骨,朝着西方所引导的方向演变下去。它们的共同做法是:

  • 标签: 苏联人 核武器问题 布什政府 不确定因素 出口信贷 中央权力
  • 简介: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就外部环境而言,是指它对国家发展所提供的际遇、机会、条件以及这种环境存在的期限。美国战略重点东移,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以及大国博弈形成的变局,都会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产生重大影响,使其出现了战略态势的复杂多变性、危机处理的可控性、价值利益的普世性等三大新特征。

  • 标签: 美国 战略重点东移 中国战略机遇期
  • 简介:在安全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海湾战争的海湾国家关系陈双庆海湾(又称波斯湾或阿拉伯湾),以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蕴藏丰富而著称于世。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即两伊(伊朗和伊拉克)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六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

  • 标签: 伊拉克 海湾国家 海湾战争 科威特 伊朗 卡塔尔
  • 简介:东亚金融危机已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增长步伐明显放慢;遭受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经济严重衰退,短期内难以恢复;国际贸易的竞争和摩擦加剧;国际商品市场供大于求,全球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增大。但欧美经济仍处于增长阶段,发生新一轮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东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面临极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

  • 标签: 世界经济 东亚金融危机 出口影响
  • 简介:9月11日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美国事件发生,马上引起全球关注。上海社科院欧亚所也充分发挥研究所长,于9月25日及时就这一事件对中亚和中东形势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 标签: 中东形势 中亚 恐怖主义 “9·11”事件 所长 美国
  • 简介: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各国或地区的外资普遍大幅度衰减。随着近期经济的复苏,在今后2至3年期间内,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热点与趋势。

  • 标签: 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亚太地区 发展中国家 发展趋势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订,越南南北方经历了长达20年的分治时期。南北两个地区处于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下,南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北方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南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为了消除这些差异,越南共产党在1976年全国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试图统一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越南共产党的政策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越南 南北 差异 统一 效果
  • 简介:钓鱼列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证并不断深化的长期而复杂过程。关于甲午战争钓鱼列岛的归属问题,日方提出中国从1895年至1971年的76年间没有提出过主权要求,还说1920年的'冯冕感谢信'、《人民日报》的文章和1960年的地图等资料都证明曾经默认过钓鱼列岛属于日本。其实从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曲解国际法关于先占的原则秘密'编入'钓鱼列岛和所谓'尖阁诸岛'名称的由来看,所谓中国76年间没有提出钓鱼列岛主权要求的说法并不属实,关于甲午战争和二战以后中国的态度,可以从国际法角度做合理说明。

  • 标签: 钓鱼列岛 主权归属 国际法 甲午战争
  • 简介:在成为中国和东南亚相关国家的争端之前,南海争议就已存在很长时间。二战,中国大陆、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相继对南海提出主权诉求,争端发展掀开新篇章。本文认为,在苏哈托的铁腕统治下,印尼与南海相关的利益经历了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向维持国内稳定转变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因为受到中国版图涵盖部分印尼水域的威胁,后来的转变原因则是印尼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深化。抛开与中国半心半意的复交,印尼试图为争端各方建立一个双轨对话平台,该平台后来证实是有所裨益的.苏西洛时期,印尼逐渐从被动角色变成了主动的中立协调者,推动了争端解决进程。本研究指出,印尼在南海争端中的作用受到意识形态和历史双重因素的限制。长期的意识形态局限决定了印尼在争端中的优先利益选项,而外交政策是追求这种利益目标的实用途径。印尼与中国的过往关系也影响了印尼,使后者的立场随双方关系起伏变化。此外,在东盟并不明朗的一体化进程中,印尼独自承担着中立协调者的任务。

  • 标签: 南海 争端 印尼 中国 东盟
  • 简介: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仅农村就有1.2亿至1.5亿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超过了日本的人口总数。此外,在城市一直是“5个人干3个人的活”。而且,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很多。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初 人口移动 改革开放 华侨华人 对外开放 剩余劳动力
  • 简介:在最近20多年期间,东亚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迅速地加深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和各地区在GATT、WTO的全球框架中,或者在APEC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框架中实行了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因此地理上接近的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便以自然的形式加深了结合关系。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在IMF的全球化框架中实行外汇限制的自由化和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的结果,国际经济、金融交易更加活跃,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趋于密切。

  • 标签: 亚洲经济一体化 首脑会议 东亚 开放的地区主义 课题 金融体系
  • 简介:南海仲裁案,中菲之间积极推进各项务实合作,包括备受关注的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但是南海仲裁案加剧了双方之间本身存在的关于南沙部分海域是否为争议海域的分歧,使中国在推进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问题上面临更大困境。中菲政治关系的转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分歧,菲律宾国内对于仲裁案裁决的坚持,将对菲政府有关共同开发的态度产生很大制约。从菲律宾国内法角度来看,在菲律宾无争议海域的合作开发也受到其宪法的限制。与菲律宾进行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可考虑在推进陆海一体化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多种能源合作的可能,拉紧利益纽带,降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敏感度。在油气资源开发时,必须厘清争议海域与非争议海域,在争议海域坚持共同开发立场,探索共同开发的新路径,在非争议海域可遵守菲律宾宪法和国内法要求进行合作开发。中菲双方有关合作可先从无争议海域入手,逐步建立互信,再扩展到争议海域。

  • 标签: 南海仲裁案 中菲海上油气合作 共同开发 国际法
  • 简介:2018年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大选中,反对派政党联盟“希望联盟”击败了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实现了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首次政党轮替。希盟政府执政的中国政策将如何调整和变化,马来西亚面临怎样的经济挑战,而大选中国在马投资将会面对怎样风险,值得关注。中资在内政问题上的映射,成为马来西亚选民的最大关切和本次大选的主要课题之一。希盟执政,权力版图的变动会引发新一轮的政商利益重构,短时期内会对中国在马投资安全造成一些不确定性。但中马经贸合作的基本面从长期来看总体向好。随着希盟政府各项改革日程的逐步开展,国阵政府主导下陈旧僵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将日渐瓦解,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马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为中马未来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 标签: 希盟政府 第14届大选 马来西亚 中国在马投资
  • 简介:武装冲突刚刚结束的国家容易出现安全缺口,普通民众依然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主要有前战斗人员和缺乏管控的武器、不断上升的犯罪率、与选举相关的暴力及针对妇女儿童的犯罪等。此时,国家尚缺乏有效的国内治安治理机制和能力,警察机构亟须改革乃至重建。当今联合国维和行动越来越注重协助冲突国家警察部门的改革与能力建设。改革应力求标本兼治,既缓解冲突民众安全需求的燃眉之急,又注重警察部门中、长期的机构建设和发展。改革应以民众的安全为首要目标,重点是警察民主警务观念及技能的培养、组织架构及管理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有效执行。此外,还应注意本土化问题。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如当地警力资源的匮乏、警察的公共形象差、民众的弱势地位、国际援助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等。该文亦对增强冲突国家警察队伍能力建设及民众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冲突后国家 警察部门改革 安全治理 联合国维和行动
  • 简介:"9.11"事件,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中国南亚学会,于2002年5月21日至24日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了"9.1事件的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联部、中国对外友好联络会、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经济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70多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9.11事件” 南亚 政治制度 经济形势 克什米尔 安全生产
  • 简介:本文试探析欧盟地区发展政策与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CEECs)经济一体化关系的问题。本文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明显滞后,在完全经济一体化所要求的政策的调整和协调方面,与之前加入的其他国家相比,CEECs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在一体化的进程中,极有可能受到所谓的“不对称冲击”的影响。因而,欧盟地区发展政策可能成为一种政策工具被中东欧诸国家利用。但其目标不是地区经济收敛,而是重点扶持优势地区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首先,我们分析这些国家溶入欧洲经济的程度,然后探讨成功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地区发展政策的意义和作用,最后得出结论。

  • 标签: 欧盟 东扩 经济一体化 地区发展政策 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
  • 简介: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 标签: 印度经济 印度制造 印度改革 莫迪
  • 简介:二.新移民(新华侨)(一)内地前往香港的移民(新中国成立)1.实施抵垒政策前的中国大陆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仅1年期间就有要求避难和改善生活的i00万人从内地移居到了香港。二战后到1950年春大约有75万人从内地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移居到香港。其后也持续有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来到香港,

  • 标签: 华侨华人 新移民 对外开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中国成立 侨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