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文学回忆录》来源于1989年至1994年期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时留有的完整笔记。书中,木心先生以“文学局外人”的身份谈论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本论文在木心先生谈论魏晋文学的基础上,浅论木心先生心中流艺术家标准,及其观点带给我们的在文学艺术研究上的启示。

  • 标签: 魏晋文学 一流艺术家 木心
  • 简介:文学研究(包括华文文学研究),有分析和评价两部分。“分析”以观作家和作品的真,“评价”则论其善,并审其美。这里真指其内容和形式的实际表现;善指其对社会人生的正面影响;美指其艺术。分析比较容易,评价甚为困难。文学读者和批评家常常会说某某为“大师”,大师之称有时满天飞。批评家从事文学评价时,应力求客观,笔者提出评定文学大师的标准如下:,大格局;二,大篇幅;三,大创意;四,大好评;五,大影响;六,大销量。关于创意,可引用《文心雕龙》的“通变”理论等来论述;批评家要极为“博观”,才能发现创意的存在与否。关于格局、篇幅、好评、影响、销量,都涉及“量化”研究。在影响方面,朱寿桐的“文学存在”说可借重。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未必就可称为大师。大师的作品,理应成为未来的经典,但也不定。个时代有多少作家可称为大师呢,是极难回答的问题。当代有没有华文文学的大师?笔者对此有所议论。

  • 标签: 文学大师 华文文学 文学评价 金庸 余光中
  • 简介:中国科学院决定邀请陈寅恪北上主持历史二所的工作,多次与之协商,都被婉言谢绝。对此事世间有种种传言……吴定宇教授的《守望陈寅恪往事》作了详细的论述,澄清了许多不实之言。吴著透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陶孟和及梁方仲都曾为陈北上就任作过努力。梁方仲的儿子梁承邺撰写了篇题为《从新发现史料看陈寅恪北上问题》(刊发于2006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公布了若干新的史料.

  • 标签: 陈寅恪 徐中舒 梁方仲
  • 简介:'张常美,1982年生,山西省代县人,地质队员,行走荒野,断续分行断续停。'多么有意思的简介,读罢,不免有所期待吧。结识常美,不得不提个群——末流诗群。在这个群里,大家都喜欢叫他'三三老师',后来得知这个昵称的由来,原来他还有'三世'、'人生如寄'等名,概乎如此吧,只是臆测。

  • 标签: 叙事诗
  • 简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这副对联自1985年问世以来,至今已经34个年头。在这34年中,它由初出得句庐经媒体传播和人们口头传诵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很多领导干部把它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还被习主席在文章中再引用。这让我受宠若惊,感到无比荣幸。说到这副对联,还真有些传奇式的经历。

  • 标签: 对联 闲谈 民意 媒体传播 人民群众 领导干部
  • 简介:何其芳写于延安的自传诗歌充满了矛盾、分裂和自我检讨,这与他追求进步的意愿和解释自己的压力相关,也与抗战初期延安鲁艺同志亲密交往的文化环境和日常性生活检讨会的制度有直接关联,何其芳追求自我成长的内在逻辑与具有鲜明革命指向的延安文化逻辑之间不免微妙的偏离与彼此"错认"。正是超然的抒情方式和"青春情结"使他始终陷于"看风景"的结构中而与周遭世界相疏离,难以突破主体状态,也带来了主体的矛盾和苦恼。

  • 标签: 何其芳 抗战 延安 新诗 自我检讨
  • 简介:何平:王梆好,黎幺给我看过你的小说,我也读过你在《单读》的“英国观察”系列文章。王梆:谢谢您加我的微信,之前看了您和黎幺的访谈,印象非常深刻。谢谢您能坚持推广像《纸上行舟》那样的实验性文学作品。

  • 标签: 世界主义 作家 文学作品 实验性 王梆 小说
  • 简介:题记:辽河“金三角”,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盛产的大米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天下。每年九月,这片大地,稻浪翻滚,片辉煌,蔚为壮观。

  • 标签: 现实主义 散文诗 雕像 地理标志产品 商品粮基地
  • 简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之。该诗曾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但对该诗的解释,特别是对其中“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解释,颇多歧义。

  • 标签: 龙城 圣手 歧义 七绝 被誉为 阴山
  • 简介: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曾看到句话:'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园地应该百花齐放。'在这之前,我很不以为然。作为名中学语文教师,任教期间,总是会有种无力感。感觉自己的教学是在做无用功,自己所有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而课堂效率又永远那么的低下。每次,别人问我语文成绩上不去,补课是否能见效?我也只能无奈的告诉他,语文这门课不同于英语或是数学。短期内补,未必会在分数上得到体现,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 标签: 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
  • 简介:铁凝历经十年写作中篇小说《麦秸垛》(1986年)、《棉花垛》(1988年)、《青草垛》(1995年),以“三种至今还维系着人类生存的‘物质’为名,并从三种不同的叙事维度反思现代,以及“思考在这些物质注视下的人类景况”。

  • 标签: 反思现代性 维度 叙事 铁凝 人类生存 《麦秸垛》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被称作“新文学”,这称谓直被沿用下来。所谓“新文学”,从字面上讲即是用新语言、新的文学形式表达新的思想,具体言之,就是用现代白话写作,依靠现代媒介传播,表达“五四”以来确立的民主、科学的现代启蒙思想,以实现对传统的反叛(当然,这种反传统的真实聚讼纷纭,依然值得讨论)和对现代思想文化的宣传.

  • 标签: 思想 传统 诗歌 文学 宣传 聚讼
  • 简介:《延安日报》2018年11月29日第2版本报讯(高权)近日,由魏建国整理、赵通儒编著的《陕北早期党史资料》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陕北老同志赵通儒于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党史资料,主要记述了1924年秋陕北建党到1935年秋党中央到达陕北这时期的史实,记录了陕北早期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

  • 标签: 党史资料 早期共产党人 奋斗历程 出版发行
  • 简介:李曼馨先生在《庚柬对联的代作》文中说,苏北旧俗,男女订婚都要写庚帖。庚帖上除了写生辰八字而外,还要写副表示吉庆的对联。按规矩,是由男家出上联,女家对下联。

  • 标签: 字帖 对联 生辰 上联
  • 简介:著名批评家陈晓明教授在30多年的学术历程中,直站立于文坛的最前沿,以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不断为最新出现的作品、现象与潮流把脉问诊、阐扬推介。他的学理品质为学界所公认,尤其关于先锋小说和后现代文化的研究,更是个绕不开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他在保持对理论演绎高度自觉的同时,又以敏感之触角,对文学现场的系列重要文本做岀深度阐释.

  • 标签: 文学批评 陈晓明 自觉 学理 后现代文化 学术历程
  • 简介:红学研究直存在个学术规范与学术门槛的问题。选择最近两篇有代表的文章进行比较与分析,意在说明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学者,如果漠视研究历史,也难免会做出外行的研究。已有的成果被当作新发现来重提,尚有争议的内容又当成共识来使用,这样的研究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了解并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开展有效研究的前提,这本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现阶段的研究中却存在些自觉不自觉地简化学术史的现象,轻者叠床架屋,重者混淆是非,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 标签: 红楼梦 学术规范 学术史
  • 简介:“世界华文文学”堪称本学科最妥适的名称。早期的“海外”词带有中国本位,对中国之外的华文作家并不适用。鉴于中国“书同文”而“言殊方”的特点,采用“华文”比用“汉语”更符合于各地作家方音也许不同,但都采用汉字(即华文)书写这共同点。史书美建构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带有将“中国”视为殖民者的意味,颇为荒谬;她所要对抗的所谓“中国中心主义”也纯属无稽之谈。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或“环”等命题,都是台湾作家提出的,表达其归队于中国新文学脉络以求跟上其前进步伐的愿望。世界华文文学应将整个中国文学包含在内的说法并不现实,反而会消泯自己的特点和特殊价值。两者关系应有如两个互有重叠的交叉圆。中国文学中具有跨境流动和能见度、进入境外读者视野的部分,具有学科属性上的双重身份:既属于世界华文文学,也属于中国文学的范畴;否则仍仅具有纯然的中国文学的单身份。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学也可做如是观。因此“世界华文文学”的定义应是:全世界以汉字书写的具有跨境流动的文学。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中国文学 交叉圆 华语语系文学 跨境流动性
  • 简介:2008年,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山西省芮城县南街小学启动了“楹联进校园”课题实验。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实践与研究,楹联教育已深入每位师生的心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训教师队伍。

  • 标签: 芮城县 山西省 教学工作 楹联 小学 实践与研究
  • 简介:由中国楹联学会支持,本刊联合天津楹联学会与联都网共同举办的'有容堂'杯成联月赛,是积极贯彻中国楹联学会'加强横向联合,全面提升创作水平'的次有益尝试。

  • 标签: 陈文杰 岁月蹉跎 中国楹联学会
  • 简介:说起张锠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泥人张”的后代,并且是第四代传人。当然,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泥人张”的子孙,在别人看来,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是种工作或是责任,而对他来讲,则是种使命。我们知道,张锠先生的艺术探索虽然起步于“泥人张”这泥塑艺术,但他要强其筋、壮其骨。

  • 标签: 雕塑艺术 民间艺术 第四代 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