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郑振铎是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时,郑振铎是北京铁路学校学生会领袖。他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又与沈雁冰(茅盾)等人发起成立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处在人生辉煌时期的郑振铎,也和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一样,心中开始孕育着自己的爱情。

  • 标签: 郑振铎 人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 社会活动家 《新社会》 文学研究会
  • 简介:1946年4月至1948年1月间北平军事法庭对所辖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由于华北地区沦陷时间长,日军的流转范围较大,故实际拘捕的战犯嫌疑人大多是现地受降的日军现役人员。战犯嫌疑人的确定基本依靠民众检举,而战时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宪兵及警务人员成为追究的重点对象。北平审判具有在受害地对暴行实施者进行审判的鲜明特质,一方面反映了乙丙级战犯审判对于地方受害民众正义求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亦不能因此抹煞其建立在证据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规范性正义性。

  • 标签: 北平军事法庭 乙丙级战犯 受害地审判
  • 简介: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特别是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发展演变,使得博物馆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使社会教育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博物馆必须改变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对博物馆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教育人员深入思考到底什么是博物馆的最佳教育方式,即如何帮助观众在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本文结合近几年广东省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探讨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展创新性的教育项目。

  • 标签: 广东省博物馆 社会教育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 实践 应用 教育方式
  • 简介: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高校的学生管理服务应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潮流,利用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突破。

  • 标签: 大数据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服务
  • 简介: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方志体例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体例对于志书内容来讲是表达的形式。随着志书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用于表达形式的体例也必须随之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国地方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方志体例继承创新为中国地方志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 标签: 继承与创新 方志体例 中国地方志 志书内容 文化自信 文化建设
  • 简介:梁实秋和徐志摩是“新月派”(上海时期)的两员大将,他们的交往也主要集中于“新月派”在上海开办书店和刊物的三四年光景中。虽然相对于徐志摩的“唯一有益的真朋友”胡适、红颜知己林徽因等人而言.他们是“交浅”的.梁实秋晚年也承认,“此后我在上海遂和志摩经常有见面的机会.说不上有深交.并非到了无事不谈的程度”,但他们绝对是“情深”的,从二人在沪上的私下交往可见一斑.也可从梁实秋对匆匆逝去的徐志摩的几十年的缅怀以及全力为其出版全集中看出。“交浅情深”,这就是梁实秋和徐志摩,人生能得此佳友,夫复何求?

  • 标签: 徐志摩 梁实秋 新月派 上海 林徽因 交往
  • 简介:1993年癸酉之秋,正是澳门一批文化人积极创议建立新千年“中华巨塑”的时候。他们设想请海峡两岸各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名人,为“巨塑”合作一副对联,铸于“巨塑”之上。经商议,决定这副对联就请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金会长辜振甫两人来写。这时,我受托面恳汪老为“巨塑”题词,得到汪老的首肯,并约定时间,在福州路艺术书店楼上的汪老常来看书写字的地方见面。

  • 标签: 辜振甫 汪道涵 楹联 海峡两岸 文化人 基金会
  • 简介:雅克·德里达将"自传"称之为"自传书写",轻视以自我为中心从生到死的传统自传叙事。他主张:自传并不是客观的自我书写而是主观地书写自我他者的联系;自传并不是叙述自我思想概况而是详细介绍自传作家本人的作品概况;自传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纪实书写而主要是虚构书写。我们认为,雅克·德里达所论述的自传话语,在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自传理论的同时,又是对既有理论的重新建构,从而形成了其全新的"自传批评话语"。

  • 标签: 德里达 自传话语 解构与建构
  • 简介:袁雪芬,这位曾唱响上海滩的越剧名旦,促进了越剧改革,对越剧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有人说她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曲高和寡,历经苦难。其实亦未尽然。她虽然一生孤独,却是个孤独的幸运儿——于苦难之时结识知音,困顿之时获得支持,最终成就了个人灿烂又传奇的一生。回首前情如春梦,好似烟云转眼空——悲喜青春袁雪芬1922年出生于浙江嵊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11岁进入'四季春'女子科班学戏,工青衣正旦,兼演

  • 标签: 厮守终身 袁雪芬越剧 越剧厮守
  • 简介:小仲马拿着自己的成名作《茶花女》向父亲大仲马显摆:'我的代表作一点不次于你的代表作。'大仲马笑着说:'我的代表作就是你.'我向林友仁询问他的代表作时,他也这么笑着回答:'林晨是我的代表作.'认识林友仁,是因为他的女儿林晨。

  • 标签: 研究所
  • 简介:毓庆官位于紫禁城内延东路,是康熙年间专门为太子允初建造的宫殿.雍正、乾隆时期,毓庆宫成为诸皇子居住之所,皇子时期的嘉庆帝便居住在此.嘉庆帝对毓庆官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以毓庆官为主题的诗句,毓庆宫是他皇子时代读书之处,是他作为储君的太子宫,是他在训政期间逃避烦忧、怡情排解之处,也是他亲政后闲暇临幸之所.

  • 标签: 嘉庆帝 毓庆宫
  • 简介:在梳理图书文献中各种实例后,本文认为《律例馆校正洗冤录》虽是官书,但它并非不可挑战的常规。在继承元明以来活用《洗冤录》的脉络下,清代的检验知识和制度,其实比过去认为的更有弹性。例如利用案例、使用坊间著作来补充官方的不足;仵作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不只是单纯的机械性操作。官方民间著作,官员和仵作,案例,无论是在知识或制度层面,这些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仵作 洗冤录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清代检验知识与制度
  • 简介:孔庙,别称文庙,是祭拜孔子的祠庙。孔子卒于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次年,乡人为了纪念他,在其故国曲阜的故宅初立孔庙。自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之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历代统治阶级推崇为文圣人,至东汉永兴元年(153年),孔庙改扩建为国家祭孔的祠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 标签: 孔庙 儒学 宁夏 清代 罢黜百家 正统思想
  • 简介:茅盾钱锺书,一个是革命作家,一个是非革命作家,基本上没有交集和来往,关于两人的各种传记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过对方的名字。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人都是文坛名家,而且都住在北京,不仅见过面,而且还有一点点文字上的交往。钱锺书曾给茅盾写过一封信,为一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牵线搭桥。

  • 标签: 交往解读 茅盾钱锺书 钱锺书交往
  • 简介:乾隆皇帝素以风雅自许,除目常诗作不辍外,亦对古画有着强烈的兴趣.元代画家倪攒的《狮子林图》是乾隆皇帝钟爱的作品之一,他不但对画反复题咏,并于第二次南巡时在苏州发现了狮子林的旧址.此后,乾隆皇帝于北京长春园和避暑山庄都修建了仿狮子林的园中园,在仿建的过程中,将其对“狮子林”的理解贯穿其中.这一从画到诗到园林再到仿建的过程,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文人皇帝”的特殊性.

  • 标签: 乾隆 倪瓒 狮子林图 狮子林 文园
  • 简介:1980年1月30日,赵朴初致茅盾函——沈老:承拨冗为鉴真和上像'探亲'撰诗,至为感佩。谨打缮一份送阅,其中为韵律及佛教关系,略作一些更易,是否有当,敬乞指正。朴初卧病医院,未能奉谒,特嘱魏承彦同志代为趋前请教,希赐见为幸。顺祝健康赵朴初一月三日1980年2月10日,茅盾致赵朴初函——朴初同志:尊恙已见痊否?念念。拙作承斧削,

  • 标签: 茅盾赵朴初 赵朴初通信 通信谈起
  • 简介:大象元代结缘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对于大象的喜爱远超过以往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其时不仅有'贡象'制度,甚至出现御用'象舆'这样独特的宫廷景观。'象舆'在元朝一直作为巡幸两都的车舆形式,以此彰显元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元代大象主要来源于南方诸国的供奉,随着诸国国力的衰微,入贡大象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 标签: 元代 大象 象舆 入贡
  • 简介:蔡元培(1868—1940)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而除此之外.他又有革命家、政治家和学者的身份:今年恰逢蔡元培诞辰150周年.本刊力邀四位学者.从不同侧面描述蔡元培,希望能将这位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学术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更加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标签: 蔡元培 教育改革 民初 中国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史 教育总长
  • 简介: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兴业路和浙江嘉兴南湖的中共一大会址,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后,习近平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 标签: 《开天辟地》 黄亚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建党 中国共产党 革命纪念馆
  • 简介:《文选》《文心雕龙》作为南朝文学史的双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二者文学观念的分析比较,更能窥探南朝的文学风貌文学的发展。萧统刘勰在选文定篇、文学思想、文体观等方面的见解都值得深入研究。《文选序》是《文选》的纲领之作,是萧统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指导着《文选》的编撰。将其所体现的思想、文学、文体等观念,《文心雕龙》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二者在文学认知上的某些内在联系和差异。

  • 标签: 文选序 萧统 思想构建 文学观 文体观 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