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敦煌文献中出现“凌迟”、“陵迟”一词为讨论对象,考察分析它们在不同文本中使用情况、含义,并进而探讨了作为一种酷刑凌迟定名与起源问题。认为作为“剐刑”、“脔割”代称“凌迟”,至迟在唐代中晚期已出现。而非通常所说五代或辽。

  • 标签: 凌迟 敦煌文献 酷刑
  • 简介:响堂山北朝时期石窟共有12座,它们是:北响堂第9窟(北洞)、第8窟(宋洞?)、第4窟(中洞)、第2窟(南洞)、第1窟(双佛洞),南响堂第1至第7窟。关于这些洞窟具体开凿时间,学术界争议较大,其问题关键集……

  • 标签: 石窟 开凿时间 东魏 北齐 文献资料 年代
  • 简介:在许多史前遗址中,我们会将与文化遗存共存大量其他遗物和遗迹看作是人类行为所致,比如将动物骨骼看作是人类狩猎或食用庖厨垃圾。就像用静态方法分析器物工具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有问题。考古遗址也一样,它们在发现时也早已处于被弃置状态,从被古人类栖居到被发掘出来漫长岁月中,饱经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种种动力作用,沧海桑田,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因此,单凭发掘过程中所获得表面印象而做结论,难免与遗址本来面目有很大出入。埋藏学和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就是要把影响遗址和文化遗存堆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区分开来,从而能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古人类活动与行为方式。本文作者是最早提出遗址形成过程概念美国考古学家,他认为一处考古遗址是由人类文化和自然动力过程共同塑造。自遗址形成阶段开始,文化动力和自然动力就无时不刻地对文化材料产生影响,它们决定了文化遗存保存下来条件和机会,并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家对它们解读和古人行为复原。遗址形成过程,特别是遗址废弃后扰动会导致考古记录呈现一种被扭曲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图像,造成我们了解和重建过去偏差。由于考古遗址改造和扰动不存在有没有问题,而是程度大小问题,所以,绝大部分考古记录向我们展示并非是一种凝固远古社会形态,而是受到破坏后扰动状态。在本文中,作者对如何研究形成过程,分辨自然动力和文化动力提出了一些理论方法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在考古发掘中分辨遗址形成过程有相当参考价值。美国考古学家伍德和约翰逊指出,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文化遗存和遗迹关系以及它们和遗址自然迹象关系准确辨认和判别,是我们这门学科基础。如果我们误读了这些关系�

  • 标签: 过程研究 文化动力 人工制品 古人类活动 埋藏学 远古社会
  • 简介:当前,我国出版事业飞速发展,图书市场繁荣,图书浩如烟海。要收集有价值文献资料,实在需要我们下功夫,费些脑筋才行。同时,随着图书事业发展,也产生了新问题,有些图书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内容上相互交叉重复,读者置身之中就会眼花缭

  • 标签: 收集工作 图书文献 博物馆 图书资料 文献资料 图书市场
  • 简介:学部藏卷解送与散出、保存与刊布是中国敦煌学史重要问题.作为早期敦煌学史中心人物,罗振玉建议敦煌运到学部保存,为了敦煌丈献刊布与研究,他向同人商借或影照了部分学部藏卷,这些文献刊布与研究,促进了早期敦煌学发展.本文旨在对敦煌文献解部并流散细节做出探讨,主要是讲述罗振玉与盗取敦煌文献李盛铎、刘廷琛、何鬯威和方尔谦四家旧藏关系.

  • 标签: 罗振玉 敦煌学 敦煌文献 中心人物 学史 保存
  • 简介:敦煌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光辉灿烂文化。自1900年莫高窟第17洞窟被发现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利用敦煌丰富文献资料,对古代有关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农牧业、生产工艺、医学、算数等方面做了具有时代意义研究.使敦煌文化芳香吹遍海内外,誉满全世界.形成了以研究敦煌文化为主敦煌学。

  • 标签: 敦煌文化 藏文文献 馆藏 文献资料 生产工艺 各民族
  • 简介:敦煌文献中记载摩喉罗与宋元七夕节时流行摩喉罗除名称相同外,形象上也有共同特征,两应为同一名物。敦煌摩喉罗与化生都是佛教寺院孟兰盆会时需用供养具,形象又极为相似,因而两名称虽异,但所指也应是同一种名物。而孟兰盆会中供奉摩喉罗,应是为祈愿亡魂早日得以度脱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世界。

  • 标签: 敦煌 摩睺罗 化生 盂兰盆节
  • 简介:<正>敦煌莫高窟之藏,自儒释道写经至塐刻画壁,容观之盛,古今无匹,而俞脉该备,统纪调达,又非孔壁汲冢之残缺.它真正价值,除了高超绝世艺术瑰宝外,还在于创造这一伟大宝库的人.敦煌文献官、私写本经生、书手,他们中大多数人,一生之中虽然没有惊人业绩和作为,但他们当时留下宝贵遗墨,却为后人开拓了宽阔研究前景.他们书写各类经卷,成了中华民族宝库中弥足珍贵宝藏,为世人所瞩目.为了不泯灭这些

  • 标签: 敦煌文献 妙法莲华经 敦煌文书 题记 敦煌写经 考述
  • 简介:敦煌出土医书中有不少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产妇"、"怀妊女子"等禁忌,也有将"产血"、"产衣"入药治病医方.本文将以敦煌医药文献资料为索引,结合传世医书中相关材料,探析其后社会文化背景.相较于"产血"、"产衣"入药所体现巫术治病原理,治病过程中对女性禁忌所反映社会文化心态则要复杂得多.

  • 标签: 敦煌 医书 女性 禁忌 巫术
  • 简介:<正>我国是著称于世文明古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埋藏于地下或淹没于水下遗迹与遗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组成部分。认真保护好这些遗迹和遗物,对于考古学、文物学研究,对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现代化强国,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关于考古遗产研究(重点田野考古发掘)与保护中都存在一些急待解决问题,这里仅是对几个重要问题思考。

  • 标签: 考古工作 古墓葬 考古发掘 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盗掘古文化遗址
  • 简介:本文所谈关于抗日战争研究几个问题是抗战时期人民军队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比例;七七事变和七七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八路军开始并非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朱德何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克诚未任第115师第344旅副旅长;敌后严重困难阶段下限至何年;中国民族矛盾何时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抗日战争为何只有战略反攻而没有战略进攻;拥军爱民运动由来。

  • 标签: 抗日战争 研究 问题
  • 简介:1956年,在文化部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开幕词中说:“中国博物馆事业历史并不太久,第一个公共博物馆,除了帝国主义们在沿海地区所办几处之外,要算是张謇他们办南通博物苑了。”这所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建于清光绪三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公共博物馆 张謇 帝国主义者 沿海地区 博物馆工作
  • 简介:黄帝部族是新石器时代活动于中原地区主要部落族团,这一族团历史创造促进了当时社会向文明方向发展。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资料,该部族历代迁徙路线已较为明确,并且其活动北线地域很可能在今北京附近燕山山脉南麓一带。

  • 标签: 黄帝部族 活动 北线地域
  • 简介:敦煌文献中不乏表怂恿、挑拨义词语,如勾闪、勾卷、勾默、勾扇、卷诱、简构、斗构、间构等,这些语词在社会经济文献和佛教文献中都有使用。文章通过勾稽敦煌文献这类语词,对其语素“勾”“扇”“闪”“兹”“默”进行语义演变探讨,发现这些词语语义相近,结构趋同,都有“引诱、挑拨”义,且为并列复合词,可构成一个同义语义场,而且它们在语义上互相影响、演变。同时,方言和其他敦煌文献中也有与该语义场相关词语,文章一并梳理,以使该语义场词语更加完善,词汇丰富性更加凸现。

  • 标签: 敦煌文献 怂恿类语义场 词语演变
  • 简介:敦煌研究院杨富学先生所著《元代西夏遗民文献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于2001年11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有幸得赠,细心拜读之余所学甚多。在此就该书写些心得和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寄望有兴趣一读。

  • 标签: 西夏遗民 敦煌研究院 元代 人民
  • 简介: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进行了先后六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汉文、蒙文、叙利亚文、西夏文、吐蕃文以及回鹘文文献。莫高窟北区38个石窟出土回鹘文文献多达128件,回鹘文文书碎片1241片,除少数为信件、世俗文书外,大部分为佛教内容文献。本文详细介绍了这部分文献研究、刊布情况和尺寸、内容等特点。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北区石窟 回鹘文文献
  • 简介:南昌市新建区琊墩山一号汉墓经过数年科学发掘及论证,确定一号墓主人就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文献资料显示,刘贺初为昌邑王,后因昭帝崩而无嗣被霍光人等拥立为皇帝,但在位二十七日即被废黜.最后沦落为食邑于蛮荒之地小列侯.不久在悲愤无奈中郁郁而终。关于刘贺被废原因。文献资料给出主要依据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但是,刘贺墓葬考古资料显示,他却是一位恪守礼仪、崇尚节俭、满腹经纶之人。

  • 标签: 历史文献 考古材料 海昏侯 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