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尼非卡兰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心房颤动病人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前来我院治疗心房颤动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收入心房颤动病人的时间为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3月,随机选取其中 76例,采用奇偶分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尼非卡兰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率、每搏输血量、射血分数、转复成功率。结果: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发现治疗前,心率、每博输血量、射血分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率、每博输血量、射血分数优势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患者转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转复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结论:心房颤动疾病治疗中,应采用尼非卡兰联合稳心颗粒共同进行治疗,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的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得到有效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尼非卡兰 稳心颗粒 心房颤动 病人 心脏电生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室衰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进行诊断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脏彩超对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室衰竭患者有较高意义,能够准确显示相关指标,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效意义。

  • 标签: 心脏彩超 高血压 左心衰竭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对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本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26例超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一年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均经右、左锁骨下静脉常规部位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心脏穿孔、心脏骤停等并发症,电极脱位有1例,发热有4例,疼痛有5例,囊袋感染1例、囊袋血肿1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减轻和好转后出院。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均随访5年以上,均未再发生黑朦、晕厥等临床表现,偶有患者有心悸心动过速表现,92.3%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有效且安全的。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超高龄患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与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准确性。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2位肥厚性心肌病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主体,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对所有研究样本进行心脏超声以及MRI诊断,然后对两者诊断结果中的心肌肥厚以及赘生物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心脏超声与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观察对比前后两次患者临床诊断的各项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心前、后壁以及室间隔的心肌肥厚的厚度检查而言,两者之间差异不大,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后尖部心肌肥厚厚度以及心侧壁的心肌肥厚厚度检测过程中,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对于赘生物的检查而言,MRI的检出率为74.19%,共46例,心脏超声的检出率为93.55%,共58人;对于赘生物的大小检测,MRI的检测结果为(6.11±1.09)mm,心脏超声的检测结果为(7.29±1.05)mm,超声在检查直径较小,特别是d<5mm的赘生物时更具优势,在检查主动和肺动脉瓣的赘生物中更具优势,但在进行二尖瓣赘生物和三尖瓣赘生物时二者之间差异不大。结论在检查心肌肥厚厚度以及患者的病变位置时,MRI的检查结果更加精确,但是在检查赘生物的位置和大小时,心脏超声更具优势,所以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过程中应当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MRI 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来我院诊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43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特点。结果: 43例患者中, 18例轻度狭窄,占 41.86%; 22例患者中度狭窄,占 48.89%; 3例患者重度狭窄,占 9.2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具有对患者无创伤,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此外,据此可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收缩末期内径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安排1年的随访,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2%;对照组再发心力衰竭4例,心绞痛3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且具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总有效率 心脏指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温心汤的效果及对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60例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接受传统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温心汤,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温心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疗效,对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缓慢心律失常 温心汤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比索洛尔、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先入院的4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后入院的40例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对比分析相关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逆转心脏重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螺内酯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衰
  • 简介:目的探讨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定期产检的单胎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60例合并胎儿先心病的孕妇)和对照组(120例无胎儿先心病的孕妇),通过询问孕前及孕期补充叶酸情况,并采取孕妇口腔黏膜测定叶酸代谢酶MTHFRC677T基因型及测定孕早期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比较MTHFRC677T不同基因型及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胎儿先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胎儿先心病有关。胎儿先心病组中纯合突变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P=0.002);对照组野生型CC基因型频率高于先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02);先心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P<0.05)。与纯合子CC基因型相比,突变杂合子CT基因型及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合并先心病的风险分别是野生纯合子CC基因型患先心病风险的2.541倍(95%CI:1.113~5.803,P=0.024)与5倍(OR=3.333,95%CI:2.133~12.960,P=0.000);含T基因型(CT+TT)合并先心病的风险较高(OR=5.257,95%CI:1.542~7.206);突变等位基因T合并先心病的风险约是野生型等位基因C合并先心病风险的2.5倍(OR=2.455,95%CI:1.567~3.847,P=0.000)。CT基因型及TT基因型组中,其血Hcy水平均高于基因型为CC,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基因型组中血Hcy水平高于CT基因型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病组中平均血Hcy(7.12±1.47)μmol/L,高于对照组平均血Hcy(6.0±1.11)μmol/L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MTHFR基因多态性对胎儿先心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是胎儿先心病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携带突变等位基因会增加血Hcy水平,进�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压变化及起搏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起搏器植入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前后的血压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治疗能有效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起搏部位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 起搏器 右室心尖部 右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FM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他汀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心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诊断产前胎儿心脏畸形时应用二维联合四维超声的效果及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中晚期孕妇,对其中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分别行二维超声检查及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然后再将诊断结果与胎儿出生结果或引产结果比较。结果所有1506例胎儿,共73例存在畸形,其中心脏畸形13例。联合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 心脏畸形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年 7月— 2015年 7月在我院就诊的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 B组,各 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 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 0. 05),A组明显低于 B组( P< 0. 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 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FMD)、左室射血分数( 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P< 0. 05);两组 FMD、 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他汀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心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可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9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应用心可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改变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可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显著的改善,使患者生化水平保持稳定,值得被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心可舒片 厄贝沙坦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43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特点。结果43例患者中,18例轻度狭窄,占41.86%;22例患者中度狭窄,占48.89%;3例患者重度狭窄,占9.2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具有对患者无创伤,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此外,据此可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诊断价值
  • 作者: 李婷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心内科  山东肥城  271000)  【摘  要】目的:分析氟伏沙明+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试验组,且2组各选入3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单药治疗,试验组给予氟伏沙明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Y-BOC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77.78%)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97.2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Y-BOCS评分降低,P<0.05。结论:针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给予氟伏沙明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Y-BOCS评分,临床借鉴价值高。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将选取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治疗,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缬沙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例无效,显效+有效一共39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12例患者无效,显效+有效一共28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38例患者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中31例患者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9/40),两组间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控制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选择用药。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心脏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70 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 n=35 )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 n=35 )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中的实际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10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7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分别于介入治疗前12h予以20、40、60mg阿托伐他汀口服。对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内皮素(ET)水平进行检测;术后对患者随访1个月,对其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死亡和再次靶血管血管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统计。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h的CK-MB、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而hs-CRP及E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术后24h的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术后24h的CK-MB、CTNI水平亦显著低于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术后24h的hs-CRP及ET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术后24h的hs-CRP及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高剂量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9%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20.0%、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予以60mg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情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