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在周边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先接受散瞳后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一周后再接受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记录两次检查结果以及检查所用时间,使用kappa检验方法检查两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通过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改变患者60例,视网膜裂孔病变30例,视网膜周边血管病变4例,视网膜脱离6例,检出率100%;通过散瞳后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改变患者58例,视网膜裂孔病变30例,视网膜周边血管病变4例,视网膜脱离6例,检出率98%。两种检查结果对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在检查周边视网膜病变中有着耗时短、病人配合程度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前景。

  • 标签: 超广角眼底成像 周边视网膜病变 眼科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 此次研究对 临床护理教学中 应用 PBL 教学法 ,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 方法: 86 名参加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选自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将其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成实验组 43 名( PBL 教学 法 )。参照组 43 名(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后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 课堂评价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考试成绩高于参照组。 实验组综合能力高于参照组。 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 P <0.05 ) 。 结论: 本次研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 PBL 教学法 ,能提升护理科学生对课堂效果的评价, 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以及综合能力 。 该教学模式可在 临床护理教学中 予以应用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课堂评价 考试成绩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 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多样化和 腔镜手术的推广,器械品种越来越多,其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这大大增加干燥难度。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和 结构较复杂,管腔较长,用传统电热干燥柜和气枪不能彻底干燥,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清洗、干燥不彻底极易造成灭菌失败,影响医疗安全。 [1 - 4 ]。管腔器械若长期干燥不彻底会使管腔内壁受潮:腐蚀而生锈,易藏污纳垢,给清洗消毒带来一定的难度,成为医院感染的隐患。 因此为保障消毒灭菌合格,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可复用器械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和 结构较复杂以及 管腔较长的器械彻底干燥极其重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经常使用真空低温干燥柜对各种精密器械、不耐高温器械、结构复杂器械、 内部有细长管腔等器械的干燥。现大部医院使用低温真空干燥柜对上述器械干燥处理。而我院 2018 年 9 月 购买低温真空干燥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棚架 存在功能上的缺陷, 既容易损坏器械 ,给我们 带来不便,降低了器械周转和临床科室对我们 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我科与临床科室 矛盾和纠纷的发生。本科自 2019 年 3 月起将现有低温真空干燥柜棚架 进行改良,并进行半 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低温真空干燥柜 设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孕妇 8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行常规产前检查孕妇 84例为对照组,比较高危妊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危妊娠症状检出率甲型肝炎 10.71%、乙型肝炎 13.10%、梅毒 8.33%、 HIV11.91%、 TORCH8.33%显著高于对照组 2.38%、 3.57%、 1.19%、 2.38%、 1.19%,高危妊娠症状发生率 2.38%显著低于对照组 17.86%, P< 0.05。结论:孕期加强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高危妊娠症状,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高危妊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临床路径护理的作用。方法: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应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常规护理 临床路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通过探查喉上神经外支预防喉上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腺叶切除的患者共2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探查喉上神经外支,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变化、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喉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术后的舒适度提高,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喉上神经外支较传统保护喉上神经方法明显减少喉上神经损伤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上神经 探查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效果与评价。方法:对 2006年 10月 ~2019年 1月之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 10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的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肿瘤内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基本是合理的。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小,对本次研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防止错误再次出现,为之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肿瘤内科 临床应用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西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不同药物管理方法,统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记录并分析患者用药状况和不良反应,并据此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结果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6%)显著低于合理用药前(70%),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显著低于管理前(24%),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保证合理、规范用药,全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 西药 临床治疗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 方法: 选取 2012 年 2 月~ 2015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23 例面颈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应用护理预案,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 2 3 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 5.65 % ( 2 2/ 2 3 ),护理满意率 100.00% ( 2 3/ 2 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5 % ( 1/ 2 3 ),仅出现 1 例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 8.3±1.4 ) d ,初步分类分区救治到护理计划落实时间( 12.3±3.2 ) min ,烧伤患者入院到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时间( 15.3±3.2 ) min , 建立呼吸通道时间 ( 2.3±1.1 ) d ,行初期创面护理时间( 21.3±8.2 ) min 。结论: 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保证了临床疗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 标签: 面颈部 烧伤 护理预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之间进行本研究的实习护理人员研究样本选择,共选择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其中对照组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观察组则以PBL教学法为主。分析两组教学法的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教学后各项考核成绩与对照组之间分数相比较高,因此(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对实习护理人员实施PBL教学法的效果极佳,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医院整体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6 月 -2019 年 4 月 期间收治的 84 例患者 , 利用抽签法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2 例;参照组 给予常规抗生素管理,实验组给予药学干预,对比两组结果 。 结果: 实验组抗生素使用情况更好,合理使用率更高,组间对比 ( P<0.05 ) ,统计学 存在 意义。 结论: 对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其中加入药学干预措施,可以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效果十分显著 。

  • 标签: 抗生素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运用到妇产科病症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妇产科病症患者 14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 7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 71例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总体满意率。结果:组二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总体满意率都好于组一患者, P< 0.05。结论:在对妇产科病症患者辅以人性化护理后,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的成效较优,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5 至 2020.02 时期内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共 55 例,划分为 A 组( 22 例)和 B 组( 23 例)。 A 组为常规手术救治, B 组为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评估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2.73% , B 组为 95.65%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3.04% , A 组为 40.91%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吞咽困难患者,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模式,呈现疗效佳、安全可靠的优势,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吞咽困难 DSA 引导 经皮胃造瘘术 总有效率 并发症总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 120 例(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均分为甲组(常规护理)与乙组(临床护理路径),各组患者 60 例,观察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感染率为 18.3% ,较高于乙组 3.3% ,甲组护理满意度 83.3% ,低于乙组 98.3% ,对比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科学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存在感染风险,以保证患者透析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 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94.6±3.4)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5±4.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 112.6±9.4)、( 83.6±6.8) mm Hg( 1 mm Hg=0.133 kPa),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31.3±10.3)、( 102.1±6.1) mm 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提高护理满意度, 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 ;高血压 ;效果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 [1], 精神紧张、高钠盐、低钙饮食、大量饮酒是此疾病常见的病因 [2]。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肾衰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 各类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现较高的上升趋势, 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的提高了此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为有效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受到了诸多的关注。本研究中, 分析探讨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本院收治的 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 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 2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6.8±7.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 23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7.5±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对患者的血压、病情、健康宣教、心理等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入院初期 ①基本情况的了解: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 同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建立相应的档案。②护理方案的制定:护理人员在护理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护理方案进行。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 对存在消极心理的患者进行疏导, 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 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1. 2. 2 入院中期 ①疾病知识的宣教:护理人员需将高血压疾病的诱病因素、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 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实质性的了解,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②各项指标的监测:为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并做好数据记录。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血压测量的具体方法, 使得患者熟练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 提高患者的治療积极性。③日常用药的护理:为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需要就日常用药的正确方法详细地向患者讲解, 并告知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的思想认识及治疗依从性。④饮食护理:针对患者饮食习惯制定有效的饮食方案, 并嘱咐患者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饮食方案进行, 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1. 2. 3 入院后期 ①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及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 嘱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 且告知患者家属进行监督, 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②音乐调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程较为漫长, 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可让患者听相关的音乐, 让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悦, 提升其治疗有效率。③作息时间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作息时间, 有效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1. 2. 4 出院后 ①出院 1周后随访:患者出院 1周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同时就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详细告知患者, 提高患者的思想认识。②出院 1个月后随访:患者在出院 1个月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随访, 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监测, 并嘱咐患者按时服药。病情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进行随访。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血压水平。按照总分为 100分的分值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评估, 分值越高越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 属于自发性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在高血压的临床护理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常规护理, 但是护理效果不甚理想。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全程护理干预受到了诸多的关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将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这一时段内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96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annover评分、关节屈伸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安全高效,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 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好于对照组服务。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3例)和观察组(n=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1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血气水平,两组患儿复发率、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治疗总费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周肺功能FEV1、PEF水平和血气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血气水平 肺功能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主要是探讨中药师干预对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我们会把中医治疗的典型患者分成两个方块,对照组是采用普通治疗法,观察组将会是中医师介入治疗。观察组的结论是中医师干预。结果是患者在中药师的干预治疗下病症得到了缓解,并且临床药品的使用效果较为安全。

  • 标签: 中药 合理应用 中药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效果与评价。方法:对 2006年 10月 ~2019年 1月之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 10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的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肿瘤内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基本是合理的。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小,对本次研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防止错误再次出现,为之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肿瘤内科 临床应用 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