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门脉血流量增加或门脉血流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门脉高压。病因可分为肝前肝型和肝后型三种,其中肝型如肝硬化最常见。根据肝功能情况及脾亢程度决定脾脏栓塞范围,术后随访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肝脾B超及胸片等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脾栓塞面积为40%~70%,脾功能亢进完全或部分缓解,LPSE治疗后1、4、24、48、96周WBC和PLT有显著提高(P<0.01),可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2年无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PSE是治疗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方法,疗效可较长时间保持.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spleen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国内外近20年来已有较多报道,疗效肯定。

  • 标签: 门脉高压肝硬化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椎动脉是脑部血液供应的一个重要来源,因其走行及所在结构的独特性和其分支的特殊性,椎动脉变异常见,多发生于起始部位,尤以左侧多见,椎动脉走行、分支及数目等变异,其结构的探讨对临床颈部手术的实施非常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椎动脉 临床 解剖学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疑似或诊断患者2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后2周对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目测直径法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并采用CAG检查结果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0%以上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本次研究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法对于中度及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为89.66%,诊断特异度为97.56%,其阴性预测值为98.30%,阳性预测值为85.71%,诊断符合率为96.45%。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可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有效诊断,在进行扫描前,应合理把握患者的适应症,已获得准确的扫描结果。

  • 标签: 冠心病诊断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PAS)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胎儿PAS的产前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分析胎儿PAS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产前诊断对胎儿肺动脉吊带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呈半环形向左穿行于降主动前方和气管后方走行至左肺,符合肺动脉吊带畸形表现。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肺动脉吊带畸形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需要超声医师密切关注肺动脉分叉以及左肺动脉是否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

  • 标签: 肺动脉吊带 产前诊断 彩色多普色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患者手术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P<0.05),本组患者中有28例出现低钾血症,无一例低钠血症出现。手术前有46名患者血钾水平为3.5mmol/L~4.0mmol/L,平均(3.75±0.14)mmol/L,手术后有24名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有70名患者血钾水平在4.0mmol/L以上的,手术后有4名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应积极对患者实施电解质检测。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电解质絮乱 电解质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早期临床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诊治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1例为对照组,行常规体检、化验、胸片、心电图、超声等检查。结果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关系密切(P<0.05)。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吸烟、合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放射线检查、心脏超声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均是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是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诊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板系统治疗有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关节面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采取钉板系统+植骨(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45例病例均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43例患者获得3~15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患者均在3.5~7个月获得骨性愈合,2例出现螺钉松动,未发生钢板松动、断裂;伤口感染、部分皮肤坏死2例,均经换药愈合;疗效采取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3例,良36例,可6例。结论钉板系统+植骨(必要时)手术治疗对于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此类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 标签: 关节面移位 跟骨骨折 钉板系统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围手术期胃肠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治疗患者30例肠营养技持的实施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肠营养支持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前用胃肠外营养,术后启用胃肠营养;术前胃肠外营养,术后短期胃肠外营养再过渡到胃肠营养;术前胃肠营养,术后短期胃肠外营养并过渡到胃肠营养。为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治疗的效果,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应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胃肠手术期 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加拿大一家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一种高科技仿生镜片。研究人员表示,戴上仿生镜片后,只要短短10秒钟,就可以让视力快速恢复,而原先不良的视力不但能够被矫正,还能比1.0的视力好出两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钛板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20足)闭合性跟骨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术后18例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固定失败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5%。术后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足,切口感染裂开1足,经换药后愈合;足跟疼痛2足,佩戴足跟垫后缓解;1足术后并发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距下关节注射后缓解。结论锁定钛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疗效可靠。

  • 标签: 锁定钛板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对19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优良者16足,优良率84%。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解剖型钢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分析PICU90例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90例危重患儿血压得到有效监测,且无导管相关血流动力学感染及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病情观察中能准确反映患儿血压变化,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 危重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对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的306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颈部多普勒彩超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情况及血脂、胆固醇、血液粘度变化。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颈动脉血流量有变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脂、胆固醇、血粘度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血流量、血脂、血粘度均明显改变,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脂、胆固醇、血粘度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将增加其对颈动脉血管的影响,增加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血脂紊乱 脑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入路及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100例经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观察(其中股动脉入路50例,桡动脉入路50例)。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100%,桡动脉痉挛1例(应用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穿刺点渗血0例,术侧上肢肿胀0例,术后术侧手掌肿胀1例(经逐渐减压手掌肿胀减轻),局部血肿0例,假性动脉瘤0例。股动脉穿刺成功率100%,穿刺点渗血1例,术侧下肢肿胀2例(经逐渐减压肿胀减轻),局部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0例,拔管综合症1例,下肢静脉血栓0例。结论经股动脉及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均安全可靠,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入路比较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小。充分做好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82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途径给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颈动脉滴注给药治疗方式,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剂,10次为一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使用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并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颈动脉滴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病变检测的准确性及对斑块易损性的评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对比观察血管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血管超声检查对颈动脉血管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灵敏性分别为45.0%、35.0%、47.6%及64.7%,特异性分别为96.6%、99.6%、99.5%及99.5%,准确率为94.4%、96.3%、96.9%及99.0%,与DSA检测结果比较,轻、中、重度狭窄的一致性一般,而对闭塞的一致性较高。结论超声检查手段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并可对斑块易损性作出有效评估,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管超声检查 DSA 颈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MTX(甲氨嘌呤)灌注化疗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采用宫腔镜下清宫,对照组患者结案后肌肉注射MTX,采用B超下清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均成功栓塞,术后48h后24例患者通过宫腔镜将妊娠组织顺利清出体外,6例患者在清宫后用电凝止血,手术顺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做到了微创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子宫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