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镇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以指导该人群的疾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巴镇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结果2006-2008年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7958名,HBsAg检测阳性率为1.11%。

  • 标签: 从业人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问题是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和努力保障的目标。产房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产妇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从患者安全目标着手,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旨在杜绝产房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康。

  • 标签: 产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3种抗风湿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法),使用AgilentZORBAXExtend-C18RRHT色谱柱(2.1mm×50mm,1.8μm),以甲醇(A)-20mmo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上述13种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821,精密度RSD均小于10%,加样回收率均在97.2%~103.8%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对抗风湿类中成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 标签: 快速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2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26例ADR报告中,男性67例,女性15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101岁。大部分的药物属于口服的胶囊、片剂、药丸和颗粒药物,占到总数的98.23%,其次是注射液,仅有4例,还有1例为外用药,抗高血压类的药物共有91例,占总例数的40.27%;其次是抗菌药类和中成药,各23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0.18%。结论在临床医学中不仅要重视药物给病人所引起的一些非正常反应,同时还要控制慢性药物的剂量使用,以降低ADR的几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社区服务中心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眼科护士预见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眼科护理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浅层分析2015年中国小儿用药的近况及至今还未得到完善的问题,对应提出解决或防范的方案,为了让每一个小儿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方法调查本院的小儿用药摆放、使用说明书及药物的常用剂量、剂型并进行可能的安全隐患预测,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本院的调查发现,小儿用药的主要问题有小儿用药的使用说明书介绍含糊,药物的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就目前医学程度,药物治疗是治愈小儿疾病的常用主要方式,但小儿用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小儿药物的管理、小儿药物的安全检测、小儿用药的合理剂量尚不完善。应制定合理的药物管理方法,重视儿科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进一步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 安全用药 改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医学文献和各种相关医疗新闻报道,对中药用药安全进行归纳整理,为中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 标签: 中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阐述护理安全教育存在的法律意识、专业技术、人性化服务、人力资源、医疗费用支付等问题。提出应采取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加强业务规范化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教育,科学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等护理安全策略,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 教育 策略
  • 简介:摘要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其核心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医疗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医源性因素(主要指医务人员言行不当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医疗技术、药源性因素、院内因素、设备器材因素等。

  • 标签: 医疗安全 医疗效果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标准流程进行手术。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核查流程可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提供重要的保证。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核查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中成药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1种降脂类化学成分检测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11种成分的检测限满足检测要求。通过与标准谱库中的保留时间和多反应检测的质谱图(MRM)进行对比,快速鉴别样品中违法添加的11种降脂类成分。

  • 标签: 快速测定 液质联用色谱 化学成分 多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发生护理缺陷的病例资料47例,分别从医院、管理者、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本组47例护理缺陷病例中,护理人员服务观念问题13例,护患沟通问题11例,工作任务因素8例,组织管理因素5例,患者及家属人为因素3例,其他因素7例。结论我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服务观念问题、护患沟通问题、工作任务因素、组织管理因素、患者及家属人为因素等,临床上应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专项措施并总结管理成功经验。方法将我院在实施安全管理前后的高危药品差错事件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前,全院分别出现高危药品误服、高危药品处方错误、高危药品遗失事件4例、4例和2例,占全院药品差错总数的22.2%,而在在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前,全院出现高位药品误服、高危药品处方错误、高危药品遗失事件分别0例、1例和0例,高危药品差错率仅为3.2%,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我院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提升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 标签: 高危药品 安全性 专项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法制进程加快,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病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本文阐述了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病案 医疗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库是医院药品流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药库管理的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来加强药库管理,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药品采购制度,认真执行政府的“阳光用药”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范药品入库验收制度,防止伪劣药品入库,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药品贮存、养护和陈列制度,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综述以上管理制度来保证药品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适应现代医学临床用药发展的需要。

  • 标签: 药库管理 用药安全 采购制度 入库验收 药品储存 效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用药剂量对各个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加减剂量的方法测定用药后的反应。结果剂量减小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小。结论老年人用药的剂量应是成年人的3/4。

  • 标签: 老年人用药 剂量是成年人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