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外周留置针留置时间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分析。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600例小儿外周留置针患儿采取计算机生成随机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按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常规72-96h更换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治疗满意度(96.33%)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物价成本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6.30%)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外周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影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按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在5~6天,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的同时可降低物价成本,提高患儿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外周留置针 留置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后针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因采用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按照患者意愿、病情、病情发展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7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人数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风险主要为疼痛应激障碍、低血压;而观察组患者发生该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预防上应当注重从患者心理、术后包扎、麻醉药物摄入几个环节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有利于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同时应当准备静脉补液、多巴胺、阿托品三种药品,用以在围术期及时处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标签: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手术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CP治疗在胆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处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采取胆道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各组临床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胆道术治疗患者中,采取ERCP治疗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运用。结论:在胆道手术治疗患者中采取RCP治疗方法,可降低并发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ERCP治疗 胆道术后 早期并发症处理 临床价值 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患者投诉原因,制定处理策略,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18年-2021年门诊药房患者投诉例数,剔除不合理投诉后,最终共计18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投诉原因多样话:主要以医药,医患,患药之间沟通问题。结论 及时作出处理策略,提高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药房 投诉原因 处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方法 以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30例急诊科输液治疗时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经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病情缓解率达到100.00%,且SAS与SDS量表评分均少于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突发病情变化的输液患者展开急诊急救护理,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有效救治,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稳定心理状态。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输液患者 突发病情变化 生命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新生儿黄疸预防与处理中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社区新生儿取样67例,出生时间2019年12月至2021年09月,随机分为家庭组(35例,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和常规组(32例,常规组),对比家属满意度、家属护理技能评分、黄疸指数、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干预后,家庭组满意度、家属护理技能评分更高,黄疸指数更低,黄疸(7.36±2.21)h消退,比常规组(9.47±2.18)h早,P<0.05。结论:社区新生儿黄疸预防与处理中实施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可优化干预效果,降低黄疸指数,提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技能水平,促进黄疸消退。

  • 标签: 干预效果 黄疸预防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胸腔积液新生儿病人的临床特点,通过对9例PICC少见并发症的经验总结,提高危重症新生儿医护人员的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7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留置PICC导管后并发胸腔积液9例新生儿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新生儿病人均为早产儿,留置PICC后首次拍片导管尖端位置4例未置入上腔静脉,5例置入上腔静脉,其中3例在住院6~29d时发生导管异位。结论:PICC置管过程中任何原因导致的导管异位是导致PICC输液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PICC置管后一旦并发胸腔积液,疾病进展迅速,护理人员应提高PICC少见并发症的认识,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防范并积极处理

  • 标签: PICC置管 胸腔积液 新生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立足中职护理专业静脉输液故障与处理教学,分析实施任务驱动法时创建情境、趣味导学,导入案例、确定任务,协作学习、深入探索,成果展示、效果评价四个环节的基本操作策略,避免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流于形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任务驱动法 中职护理专业 静脉输液故障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有关的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输液室12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3/120)10.83%。其中革兰阴性菌为5.83%,革兰阴性杆菌为2.50%,真菌为2.50%。60岁以上、导管留置5天或以上、未一次性置管均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留置针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为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急诊输液室需要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留置时间。

  • 标签: 输液室 留置针 静脉输液 感染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57%,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时间(4.28±10.8)d,短于参照组的(8.12±1.25)d,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显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促进病情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工预处理对消毒供应室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接收待消的200件复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手工预处理清洗、常规清洗。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于观察组的清洗满意率、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在进行复用器械清洗时采取手工预处理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复用器械 消毒供应室 手工预处理 清洗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处理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选择急诊急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急诊接受输液的60例患者进行平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急诊急救护理服务,后者应用急诊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的干预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在总有效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67%、8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存在可比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6.6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为处理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选择急诊急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明显提升输液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服务 急诊 输液 突发病情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服务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输液突发病情变化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采取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对其护理管理质量和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急诊消毒灭菌的120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对象;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岗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8名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消毒供应室采取常规消毒供应流程为对照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消毒供应室采取消毒供应优化流程为观察组。对比护理管理质量、器械灭菌消毒质量。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分、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毒灭菌质量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消毒供应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CT后处理技术诊断强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5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均接受CT后处理技术和X线平片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方法下的诊断结果。结果:CT后处理技术对疾病的总检出率(98.00%)优于X线平片(78.00%),P<0.05。结论: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CT后处理技术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降低影像诊断中的误诊率、漏诊率,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影像支持。

  • 标签: CT 后处理技术 四肢骨关节骨折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并发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大出血的有效办法。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50例纳入研究,其中发生大出血的患者共有6例,占比为4.00%。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大出血患者的具体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探讨预防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具体方法。结果 本研究并发大出血的6例患者中,术中和术后出血患者各有3例,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中接受了输血,2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这5例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均成功止血,占比为83.33%,另有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接受了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占比为16.67%,没有中转开放手术、肾切除等情况出现。对预防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主要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穿刺部位要精准;(2)皮肾通道扩张操作要正确;(3)进行随时操作过程中要对Peel-Away鞘的摆动幅度进行合理控制;(4)掌握碎石操作中的技巧;(5)积极进行感染的控制。结论 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大出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当高度重视大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以更好地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大出血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消毒供应室于2021年7月实施消毒供应流程优化护理管理,于实施前后分别选取100件器械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前为A组,实施后为B组,参与研究工作人员共计15名,调查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和器械处理情况。结果 相较于A组,B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相较于A组,B组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更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人员护理管理质量和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消毒供应流程优化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探究此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时段: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患者相关资料,在病情确诊过程中,均开展多层螺旋CT平扫、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为依据,评估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价值。结果: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者56例;多层螺旋CT平扫针对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检出45例,确诊42例;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检出57例,确诊55例,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相比,多层螺旋CT平扫低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P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诊断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和器械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前(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及优化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消毒供应室所用20台医疗器械、10名工作人员及各科室病患20例为此次课题研究的对象,将两者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感染发生率及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后,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消毒供应室整体护理管理质量均高于优化前(P

  • 标签: 护理管理质量 器械处理 消毒供应流程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