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一、悠久历史,几度兴衰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西北部,地处原川东丘陵与川东平行峡谷交接地,海拔185~866米,幅员1334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约75万左右.总农户约18万余户,其中养蚕农户16万余户,占88.8%.缫丝能力21000绪左右,织机473台,丝、绸厂5个,常年产茧3500余吨(7万余担),年创税利200~3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有粮和收入居全市中等水平.我县蚕丝业生产历史悠久,已有几千年历史,起源于西陵国皇帝时代,曾经总产居原四川省第4~5位,全市第2位,单产居原四川省和全市榜首,茧款及创汇收入约占全县财政总收入25~30%左右,蚕丝业是我县发展经

  • 标签: 蚕丝业 解舒光折 产茧量 上车率 四川盆地东 铜梁县
  • 简介:发生蚕病时应急措施传染性蚕病应急措施:①隔离病蚕,蚕室、蚕具再进行消毒,避免病原体扩散传染。②彻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根据病蚕种类,选用粉剂、熏烟剂消毒,每日1~2次,直到不发病为止。③根据蚕病类别,选用有效药物进行添食。④精选良叶,鲜叶饱食,增...

  • 标签: 蚕病 应急措施 消毒工作 卫生制度 抗病力
  • 简介:家蚕被僵菌侵染发病死亡,因病尸僵硬,故称僵病或硬化病,僵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蚕病,近年来,僵病逐年抬头,损失日益严重,对广大蚕农经济收入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僵病 发病死亡 蚕病 大蚕 侵染 家蚕
  • 简介:通过对现行几对原种产卵速度调查,初步认为各原种盛产卵时间可从投蛾后5小时(即当日下午2~3点)开始计算,产卵数可达80%以上。产卵有两个高峰,从投蛾到投蛾后第8小时为第一个产卵高峰,第二个产卵高峰在投蛾后第18~26小时。各供试原种在前28小时内不同阶段产出卵中不受精卵率高低无一定规律。

  • 标签: 产卵速度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蚕丝业基础在于蚕茧.蚕茧生产同整个农业生产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共性来说:它们是与自然、生物、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复杂过程,要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制约.从特殊性来说:由于蚕桑这个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特性,更受气温、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重庆、涪陵、万州、黔江等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幅员广阔,群山俊秀,耕地和非耕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立体种植潜力大;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宜桑宜蚕.是一个不可多得发展蚕桑生产宝地.广大农村通过多年栽桑、养蚕生产实践,培育了成千上万户有经验蚕农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 标签: 蚕丝业 生存与发展 战略研讨 重庆市 蚕业 蚕桑生产
  • 简介:一、情况:春季蚕种生产准备工作是抓得比较好,表现在三级蚕种生产计划基本落实下去了,蚕前消毒防微工作多数地市和种场搞得比较好;原种出库前补正检查工作比较逗硬;质检体系逐步形成,包括质检队伍和我们制定带有法规性文件。二、特点:蚕种生产包括防微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强了领导,各级蚕种生产机制开始建立。防微工作开始进入了消、防结合和长、短结合新阶段。在原蚕基地建设和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上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防治微粒子病纳入科研进行论证。我们已经开始重视新蚕

  • 标签: 蚕种生产 微粒子病 丝绸公司 原蚕 李志明 基地建设
  • 简介:1目前我市桑蚕生产情况据统计:到2005年7月底止,我市桑园面积已达到2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已发蚕种48.55万张,产鲜茧1.7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万张、0.12万吨和0.41亿元,分别增长8.71%、7.13%和15.89%.

  • 标签: 桑蚕业 生产情况 生产发展 同期 收入 农民
  • 简介:养蚕季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质量和养蚕效益高低,同时还影响到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消长。一、我县养蚕季次历史与现状解放前,潼南县与川东接壤蚕区,桑树采用冬伐,靠川北蚕区多为夏伐。年养蚕1-2季。

  • 标签: 养蚕 桑树病虫害 对调整 冬季重剪 晚秋蚕 蚕茧质量
  • 简介:养蚕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产量、质量、省工、省本,是我县今后蚕桑业生产稳定发展关键之举.多年来养蚕过程中蚕体消毒,采用纱布袋、细筛等工具撒防僵粉或石灰粉,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人体有一定影响.近年来,通过探索,改装出一种电动喷粉器,这样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更大程度上减轻防僵粉、石灰粉等对人体影响.

  • 标签: 喷粉器 电动 制作 生产过程 稳定发展 蚕体消毒
  • 简介:本试验通过10种蚕药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试验表明:3~5龄起蚕进行较高浓度连续接种添食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连续添食供试药物,不同药物间虫蛹生命率各有差异,其中蚕病杀星1号其虫蛹生命率高达73.26%,而蚕病杀星3号及新药C虫蛹生命率为0,经与对照区方差分析比较得出:蚕病杀星1号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极显著;新药A、红霉素+蚕病灵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抑制效果显著;而其它药物效果不显著.

  • 标签: 抑制试验 家蚕 脓病 多角体病毒 药物 药效试验
  • 简介:蚕桑生产是一个传统产业,随着养蚕技术革新,传统养蚕设施得到了不断改进。公司在进入雅安发展蚕桑生产前,雅安养蚕设施一直沿习使用是五十年代陈旧落后草笼、和部分蔑折蔟,制约了蚕茧质量提高、养蚕技术推广和养蚕生产发展。落后蔟具产生大量次茧,影响农户养蚕收益。

  • 标签: 蔟具 应用 方格 纸板 养蚕技术 蚕桑生产
  • 简介:蚕茧、丝绸在我国有近五千多年发展兴旺悠久历史。蚕丝不仅有纤维皇后称誉,而目有保护皮肤健体作用,又获得保健纤维美称。过去历史上和现在都是我国出口创汇骨干产品。蚕茧、丝绸在国际国内市场继续走俏,价格总是稳中有升,常处于兴盛时期。

  • 标签: 蚕桑生产 纤维皇后 蚕茧生产 出口创汇 国内市场 栽桑
  • 简介: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涪城区委、区府领导下,改制两年来,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绵阳科技城历史机遇,以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契机,依靠自身产业技术优势,灵活运行机制、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与时俱进,诚信经营,使涪城区蚕业产业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兴企 农业产业化 运行机制 管理体系
  • 简介:二月初,在农林水产省消费者之家举办了。蚕丝之周”.往年举办“蚕丝之周”中心只是服装面料,今年则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蚕丝在衣,食、住等方面应用情况,展出品种琳琅满目。为了配合这一活动,《朝日新闻》在元月29日出版晚报上刊登了《关于全方位利用蚕丝》特集,引起了消费

  • 标签: 蚕丝 消费者 经济增长 市场预测 产品开发
  • 简介:1994~1996年桑螟在我市连续3年暴发成灾,仅1996年调查统计,暴发面积达8万亩.亩虫量一般为1.8~4.3万头,最高虫量为侍岭乡信昌组一块625亩桑园,平均虫量为8.5万头/亩.其发生量之大,危害程度之烈均为历史罕见.本文试就暴发原因进行初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原因及防治 桑螟 防治对策 有机磷农药 防治模式 农业防治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农药不断换代,残效期长农药使用,我县棉区和半粮丰棉区。桑蚕农药中毒现象逐年增多,对蚕桑生产威胁日趋严重。据试点调查,农药中毒死蚕已达30%以上。为了稳定蚕桑生产,鉴于我县情况,对棉区和粮、棉兼产区,进行了农业改制,防止农药中毒试点探索。其简况

  • 标签: 农药中毒 蚕桑生产 桑蚕 耕作制度 蚕茧产量 残效期
  • 简介:近年来,养蚕一般都采取收获条桑,即条桑育省力技术,加之全年实行多次养蚕,使多肥、密植、全伐、速成、机械化等省力丰产技术相应普及.然而,在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却导致了桑树抗病能力减弱,构成传染性病害发生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为枝枯性病害大发生原因之一.新细菌性病害——枝软腐病也与之一同发生蔓延危害。

  • 标签: 软腐病 桑枝 传染性病害 条桑育 枝枯病 大发生
  • 简介:近年来,蚕茧单产大幅度下降,尽管发种量年年都有较大幅度增加,蚕茧总产量却不能同发种量成比例增长。盐亭县1979年发种105146张,产茧313.6万公斤,单产30.1公斤。1989年全县发种142025张,产茧297.9万公斤,单产21公斤。10年间,发种增加35.1%,单产下降30.2%,总产量减少5%。分季来看,1979年春、夏、正秋、晚秋四季单产分别为30.1公斤、27.1公斤、28.8公斤、32.4公斤,1989年心季单产分别为22.9公斤、15.3公斤、

  • 标签: 发种量 蚕桑生产 蚕桑技术 养蚕户 盐亭县 养蚕人
  • 简介:一、同种类农药致蚕中毒症状1、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久效磷、甲胺磷、敌敌畏、辛硫磷等为生产中普遍使用有机磷农药.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中毒蚕即突然停止食桑、烦躁、乱爬、不断翻滚,吐出绿色胃液,胸粗尾小并萎缩,严重有脱肛现象,经数十分钟后即死亡.

  • 标签: 农药中毒 症状 解毒方法
  • 简介: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消息,我国自1997年1月1日起,取消栗、生漆、甲苯、二甲苯、缫丝蚕茧、生丝、废丝、丝纱线、绢纺纱线、丝或绢丝机织物、山羊绒、未锻轧铅、铅废碎料、锌废碎料等14种商品出口关税,继续保留鳗鱼苗等35种商品出口关税,其中对铅、锌、锡三种矿砂及精矿和未锻轧锌等4种商品实行年度暂定税率。

  • 标签: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出口关税 商品 绢纺纱 机织物 鳗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