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3年秋的一天,突然接到中央专案组通知,让去探视在监内的母亲.自1968年2月母亲在"文革"期间被抓走,我们已经6年没有见面了.母亲出了什么事?病了?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到专案组指定的地点(复兴医院东侧的一个小楼),好不容易才等到探视时间.一辆小车推着一个白发苍苍、双腿瘫软、面庞浮肿、目光呆滞的老人.

  • 标签: 母亲 刘清 “文革”期间 1973年 1968年 专案组
  • 简介:今年9月是谷城伯伯一百周年诞辰,也是伯伯离开我们将近两年的时候,记忆又一次把带入了清晰的昨天。他老人家生前对的关怀、教诲和勉励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出现在的眼前。1994年夏天到上海出差期间,公事之余每天都随伯母一同去医院探视病中的伯伯。当时,他老人家腰间挂着一个盛胆汁的塑料口袋,可精神尚好,仍很健谈,像过去一样事事关心,问这问那;思维清晰而敏捷。对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在沪期间,正值江泽民主席刚去探望他老人家不久,伯伯向我介绍了一

  • 标签: 周谷城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讨论问题 培养研究生 马可·波罗
  • 简介:《红旗歌》是华北大学文工三团在建国前夕代表解放区文艺战士向全国首届文代会献礼演出的大型话剧,当年获得很大成功。在北京公演后又到天津下厂巡演出。后来上海演出此剧达140余场;南京也大大突破了该地话剧演出的售票纪录;以后兰州、重庆等大城市也相继上演。通过此剧的创演,使三团一批年轻同志奠定了毕生的创作道路,结下了终生难以割舍的情缘。参加红旗歌的演出,可以说是艺术生命历程中的黄金年龄段。受命写完团史资料交卷后,一种缱绻的幸福感、欲罢不能。执笔又写此篇,献给亲爱的祖国庆寿,纪念红旗歌首演50年。暂留老区完成新任务1949年早春二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党中央所属各单位相继开赴前线,独让三团留在正定待命,

  • 标签: 共产党 解放区 红旗竞赛 排练场 官僚资本家 文代会
  • 简介:曾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甲地一位厂长陪客人用餐,职工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乐在心头:“客户天天上门,生意红红火火,我们职工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乙地也有一位厂长陪客人用餐,可是职工见了却气不打一处来:“我们一天到晚辛辛苦苦,他却大吃大喝,把我们职工的血汗都吸干了!”两个厂子,两种态度,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

  • 标签: 《江苏民性研究》 区域文化 民性 地方志 修志工作
  • 简介:十三、到上海配眼镜,影响一生1966年元月,团里给了我一个月假期,让到上海去配"无形眼镜"(现称为隐形眼镜).

  • 标签: 《何祚欢自述》 曲艺家
  • 简介:本来不该上山下乡的为什么又下乡当了农民,做了村官?不是领导动员下乡的,更不是因为犯错误被贬下乡的。说出来今天的读者可能不相信,是在当时的形势影响下主动要求下乡的。

  • 标签: 《我的农民生活》 当代作品 文学 张祖涛
  • 简介:汪逸芳有一篇散文《母校》中写道:“没有去查过辞条,‘母校’当作何种确切的解释。但仿佛不查也可以猜到,当你信步走出这所学校,蓦然回首间她便与母亲有了同等的地位。”禁不住掩卷长叹,人人都有童年,都有母校,那我的母校在哪里?也有童年,但从记事起小学我就读了不下五六所,

  • 标签: 母校 汪逸芳 童年 学校 小学
  • 简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人民公社的礼堂就是至高的精神殿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都在礼堂里演绎与传播。的童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我家与大队礼堂毗邻而居。礼堂成了童年最主要的活动、玩耍场所。礼堂是民间的文化阵地,除了浓厚的时代政治色彩,应当说是乡村的文化策源地,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们的美学启蒙之地。

  • 标签: 文化阵地 人民公社 乡村政治 六七十年代 鼎盛时期 政治色彩
  • 简介:刘帅已去世十七年,常怀念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期间,从1966—1968年为刘帅会诊两次,然后作保健医师一年零五个月。那时正是“文革”的动乱年代,和刘帅、夫人汪荣华,以及他们的孩子朝夕相处,亲如一家。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所以我

  • 标签: 刘伯承 北京医院 眼病 人格精神
  • 简介:绚丽多姿的色彩、华丽而浪漫的气氛、梦幻而飘逸的情景、水下的浪漫、梦幻是很多人拍摄照片时候都想要的效果,渐渐温暖起来的天气也减少了你美梦成真的阻力,可是很多人看到如此绚丽的照片,却会担心:不会游泳怎么办?有危险吗?但是照片很好看呀,很想拍呀,纠结啊!不要纠结哦,美丽、浪漫,简简单单,一点就通。

  • 标签: 拍摄距离 照射方向 偏色 曝光不足 水下照明 拍摄条件
  • 简介:2001年6月24日,可亲可敬的二伯匡松(湖南省邵阳市政协委员,邵阳肉联厂离休干部)突然离我们而去,自此后年年重阳“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忆起二伯,他慈祥的面容就会浮现在眼前。

  • 标签: 《我的二伯》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1995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新版《咸宁市志》“大事记”上读到原文化部创办向阳湖“五七”干校的记录:“著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及家属6000余人到该校劳动锻炼。”一种高度的敏感,使立即萌生了抢救这笔文化资源、挖掘这座“文化金矿”的念头……从此,每逢出差进京,在紧张的公务之余,有计划地拜望了一大批昔日下放咸宁的文化名流,经常是白天抽空预约,夜间促膝长谈。如果遇上双休日,甚至一天连续采访五六家,工作始终在快节秦、高效率地运转。返程后,有空便泡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了“文革”期间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新时期以来一整套《全国报刊索引》。同时,多次去咸宁

  • 标签: 《向阳湖文化人采风》 绞尽脑汁想出 《全国报刊索引》 咸宁市 战略构想 精神家园
  • 简介:长话短说,想谈四点意见。对任何大的历史运动,都应该从多角度去进行透视,才能展现其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避免片面性。1.关于殖民主义的两重性问题,首先涉及一个理论问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按过去的一种观点,认为任何民族都按共同的历史发展规律,经历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如果这样,每个民族(或社会)都会找到内在的力量来实现这种大的社会变革。但马克思认为亚洲的古老社会没有这种内在的自我变革的力量,故而这种社会革命需要靠外来的破坏力量来引发。理解马克思

  • 标签: 破坏力量 历史发展规律 自我变革 历史运动 发展阶段 主权独立
  • 简介:三十三年前,七岁的走进了李吉林老师的课堂。童年的,并不知道什么是情境教学,只觉得语文是那么有趣,小学生活是那么美好。是李老师把一个美好心愿的种子播在了的心田:将来也要做一位语文老师,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 标签: 情境教学 语文老师 成长 小学生活 李吉林 美好
  • 简介: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关的佛宫寺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木塔虽然地处偏僻,但却以其峻极神工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被誉为天下奇观。

  • 标签: 应县 木塔 中国 山西 形制 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