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兼顾多方需求、覆盖面良好的老年健康标准体系,规范、高效开展老年健康工作,是落实和推进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现行老年健康标准状况,从标准制定、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健康标准体系,推进老年健康标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助力积极应对老龄化。

  • 标签: 老年健康 标准 老龄化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微信问卷星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为参与调查者职称、所在单位级别,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是否进行饮食准备及饮食准备方案、术前是否口服泻药及口服泻药种类、术前是否常规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是否留置胃管或进行机械性灌肠等。按参与调查医师所在医院等级不同做分层分析,了解不同层面医院的医师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准备情况。结果共发出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16份(86.00%)来自不同医院、从事结直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参与的调查问卷,其中三级医院366份(70.93%),二级医院150份(29.07%)。调查结果显示,右半结肠手术行饮食准备的比例为81.59%(421/516),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的比例均为84.88%(438/516),平均饮食准备时间为2.03 d。有85.85%(443/516)医生选择在所有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口服泻药进行肠道准备,仅有4.26%(22/516)的医生选择不口服泻药。对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采用机械性灌肠的医生比例分别为19.19%(99/516)、30.04%(155/516)和32.75%(169/516)。另有34.69%(179/516)的医生选择术前口服抗菌药物。94.38%(487/516)的医生对通过实施肠道准备后患者肠道清洁度表示满意,55.43%(286/516)的医生认为患者对实施的胃肠道准备方案耐受良好。在术前口服泻药方面,不同级别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90.00%(135/150)比84.15%(308/366),χ2=2.995,P=0.084];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的医师进行饮食准备[87.33%(131/150)比76.78%(281/366),χ2=7.369,P=0.007]、留置胃管[54.00%(81/150)比36.33%(133/366),χ2=13.672,P<0.001]、口服肠道抗菌药物[58.67%(88/150)比24.86%(91/366),χ2=12.259,P<0.001]及选择机械性灌肠的比例更高[28.67%(43/150)比15.30%(56/366),χ2=53.661,P<0.001]。结论虽然国内大部分医生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与国际上的主流方法基本一致,但在术前行机械性灌肠及留置胃管的比例仍较高。

  • 标签: 肠道准备 机械性肠道准备 结直肠手术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间断腹泻、呕吐6 d,发热伴呼吸急促半天"的患儿就诊于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儿童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危重型"为关键词检索截至2020年2月8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未见报道。本例为中国首例危重型NCP患儿,以消化道症状起病,早期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并伴有急性肾衰竭。患儿早期连续2次咽拭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对于重症疑似病例,建议采集下呼吸道样本或重复采集上呼吸道样本进行检测。体外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可尽早应用到危重型NCP患儿的救治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09年版《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这一指南对原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等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旨在为临床实践给予规范性指导。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因宿主免疫受损易合并各种感染,其中肺炎尤为多见。我国糖尿病合并肺炎高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致病增多但检出率低、重症肺炎多见且病死率高,导致严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因此亟需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制定规范的诊治路径,改善疾病预后。结合国内外文献和我国临床实践,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微生物科和临床药学等专家就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制定本共识。

  • 标签: 肺炎 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儿童肝移植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成功离不开肝移植外科、麻醉科、ICU、儿科和肝病科等多个科室专家所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儿童肝移植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充分的术前评估、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精细化的麻醉管理以及麻醉医师与其他多学科团队成员间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儿童肝移植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移植外科和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儿童肝移植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与用药、围手术期麻醉监测和管理以及麻醉恢复与术后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儿童肝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 标签: 儿童肝移植 麻醉前评估 麻醉方法 监测 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 简介:摘要心脏移植是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为进一步规范心脏移植麻醉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移植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麻醉前评估的准备、围手术期监测、麻醉诱导、术中和术后麻醉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心脏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 标签: 心脏移植 麻醉 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深度访谈、专家评议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分别于2018年7—10月、2019年8—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交通警察、空乘人员、交通运输业工人作为调查人群,以参与调查当日职业健康检查或机构内部体检的在岗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81份(2018、2019年分别为3 703、17 278份)。采用项目区分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对条目池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别以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和ERI模式职业紧张为校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与聚合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4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6%,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为0.447~0.918。验证性因素分析上述四个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904、0.912和0.079。量表总分与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7~0.567,P值均<0.05)。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0.896。结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评估工具。

  • 标签: 应激,心理学 职业医学 量表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在不同疾病病原谱中的检出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84个研究进行HAdV检出率的Meta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异质性检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Meta回归、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结果284个研究检出率波动较大、异质性较高,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降低或分析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总检出率为4.21%(95%CI:3.80%~4.66%);亚组分析各组检出率分别为胃肠道症状疾病5.06%(95%CI:4.22%~6.06%)、呼吸道症状疾病3.97%(95%CI:3.53%~4.46%)、儿童4.50%(95%CI:4.06%~4.99%)、成人2.09%(95%CI:1.22%~3.56%)、抗原检测1.94%(95%CI:1.64%~2.30%)、核酸检测5.82%(95%CI:5.21%~6.49%)、抗体检测5.60%(95%CI:4.17%~7.48%)、中国东部地区3.67%(95%CI:3.18%~4.24%)、中部地区6.07%(95%CI:5.20%~7.08%)、西部地区5.00%(95%CI:4.03%~6.18%)、≤1 000样本量6.10%(95%CI:5.39%~6.91%)、>1 000样本量2.66%(95%CI:2.32%~3.05%);Meta回归分析有显著性的因素为疾病种类、年龄、检测方法、研究地区、样本量,调整R2=37.15%。结论HAdV检出率的研究,在异质性较大时,Meta分析对率的合并仍有待完善。不同疾病种类、不同年龄、检测方法、研究区域和样本量大小是引起异质性的部分原因。

  • 标签: 人腺病毒 检测 Meta回归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好放疗在SCLC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SCLC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了本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概述、诊断、不同分期SCLC的放疗和综合治疗原则、放疗技术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针对SCLC放疗的循证医学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癌,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 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 标签: 成年居民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国孕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讨论,确定孕期妇女营养素养框架体系,并初步制定营养素养的条目清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孕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邀请11名妇幼营养、妇产科学、健康教育、营养与疾病等领域的专家,采用邮件的方式发放咨询问卷11份,要求专家对各个素养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专家的判断依据及对条目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并最终确定入选条目。结果两轮德尔菲法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1.8%(9/11)和87.5%(8/9),权威程度分别为(0.86±0.11)和(0.85±0.06)分;营养素养条目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32±0.84)和(4.58±0.57)分;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87(χ²=90.47,P<0.001)和0.290(χ²=46.75,P=0.002)。第2轮咨询结束后,条目均在纳入标准范围内,最终入选3个维度(基本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基本技能)、10个主题(基本营养理念、食物与营养知识、营养与疾病知识、生活方式、饮食行为、母乳喂养准备、体重管理、疾病管理、营养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营养决策),共计24个条目。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中国孕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入选专家代表性好,积极性、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好,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 标签: 德尔菲技术 怀孕期间 营养素养
  • 简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眼科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白内障诊疗水平取得了巨大进步,为防盲治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时值《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本文谨对我国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以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我国白内障诊疗领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和突破性进展,激励新一代眼科医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进步而努力。(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21-324)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人工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接受肝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前至少存在2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或衰竭,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变化,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手术。术前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围手术期适当的液体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为进一步规范肝肾联合移植麻醉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移植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术前麻醉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与麻醉用药、术中麻醉监测与管理、术中血液透析及术后早期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肝肾联合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 标签: 肝肾联合移植 麻醉管理 围手术期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