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为改水降氟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监测结果收集自"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氟中毒病区成人经口摄入饮水途径暴露的氟化物水平进行评价,并计算健康风险值。结果共采集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农村饮用水水样4 342份,水质氟化物整体达标率为95.39%(4 142/4 342),氟化物含量中位数为0.470 mg/L;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值为0.368,非致癌风险较低。共检出氟化物超标水样200份,氟化物含量中位数为1.450 mg/L,超标水样的健康风险值为1.135,非致癌风险较高。不同区域、水源和处理方式间比较,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 7.73、- 7.60、34.40,P均< 0.05)。结论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经口摄入饮水途径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较低,氟化物超标水样的非致癌风险较高,今后还需持续推进以改水降氟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氟化物 饮用水 健康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及分离菌株或核酸的基因型,掌握其流行病学及分子遗传特征,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数据,分析流行特征;应用细菌学及PCR方法对分离菌株或核酸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Version 7.6)软件对MLV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人间布病1 086例,发病率为2.80/10万,涉及86个县(区),流行高峰在3 - 9月(865例),男女性别比为2.68∶ 1.00(791∶ 295),30 ~ 69岁年龄段占79.74%(866例),农民占83.43%(906例)。36株分离菌株生物型鉴定结果显示,4株是羊种变异型,3株是羊种1型,29株是羊种3型。36株分离菌株及7份核酸经BCSP31-PCR均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经AMOS-PCR均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经MLVA-16分型,panel1结果显示有2种基因型:42型(1-5-3-13-2-2-3-2)、63型(1-5-3-13-2-3-3-2),panel2A结果显示均为4-41-8,panel2B结果显示具有高度的多变性;36株分离菌株及7份核酸分为33种基因型,其中27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6种基因型为共享型。结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MLVA-16是一种成熟的基因分型方法,确定了陕西省布鲁氏菌分离株或核酸存在多种基因型,可为人间布鲁氏菌病精准防控、暴发疫情分析及流行病学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方法2017 - 2020年在陕西省所辖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2名8~10岁非寄宿学龄儿童(年龄均衡、男女各半)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儿童1次随机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结果2017 - 2020年共检测儿童尿样91 766份,尿碘中位数为221.7 μg/L。尿碘< 100 μg/L的占10.4%(9 554/91 766),100~< 200 μg/L的占32.3%(29 602/91 766),200~< 300 μg/L的占30.6%(28 065/91 766),≥300 μg/L的占26.7%(24 545/91 766)。各年份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8.5、218.0、211.7、230.1 μg/L,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78.66,P < 0.001)。结论2017 - 2020年陕西省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总体处于超过适宜量水平。

  • 标签: 儿童 尿 监测
  • 简介:由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WHI)联合举办的“中国结核病防治高层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目的是回顾我国重点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以便在我国能够如期实现WHO提出的2005年全球结核病的控制目标。

  • 标签: 高层研讨会 结核病防治 西安市 陕西省 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选好突破点是关键。”面对记者关于如何破解公立医院改革难题的提问,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开门见山地作答,“我们的思路是先易后难,从基层抓起,把县域公立医院的改革作为突破点,看来这条路子走对了。2010年11月初,卫生部在陕西省子长县召开的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 标签: 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 省卫生厅 陕西省 现场会 卫生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市速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细菌学部分)和GB4789.30-2010进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结果34份生制速冻米面制品样品8份检出阳性菌株,阳性率为23.53。熟食样品未检出阳性。结论我省生制速冻米面食品中存在李斯特菌污染

  • 标签: 速冻食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调查
  • 简介:高校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既有人才的住机遇,进行引进高端人才,以快速提升高校面临的国际新一轮的竞争;管理与呵护,避免高校人才隐性流失。既要抓又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以迅速提升与国际一流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对接体系。减少高校人才的流失,使高校真正成为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

  • 标签: 高校 人才 流失
  • 简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就当前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高校 体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新生的健康状况,指导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医疗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高考前高中生的疾病预防与干预。方法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2年的新生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有血尿酸增高的学生383人(8.16%),男生339人(18.57%),女生44人(1.68%);检出甲状腺肿大的学生90人(2.22%),男生2人(0.11%),女生88人(3.35%)。结论该校新生血尿酸增高及甲状腺肿大的检出率高,值得重视,应注意预防保健以及随访观察。

  • 标签: 高校新生 体格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加入WTO,以“经济全球化”为因,以“教育国际化”为果,而这必将导致各国的高等教育自行卷入品牌竞争之中。我国高校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注重品牌建设。探索高校品牌发展的策略,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助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综合十八篇有关“高校品牌建设”的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高校品牌建设的概念、意义、模式、实施方略等方面予以概括,意在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品牌建设的途径。

  • 标签: 高校 品牌建设 模式 方略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高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式下提出的,确定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独特作用,并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 标签: 高校体育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某三甲医院住院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Cd)分子流行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425份住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分离鉴定,检测其毒素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和E-test药敏试验。结果425份标本中分离到49株艰难梭菌,产毒艰难梭菌37株,占75.5%(37/49),≥65岁腹泻患者Cd检出率为14.0%(25/179),肾内科Cd检出率为36.4%(4/11),A-B+CDT-有7株,占18.9%(7/37),A+B+CDT-有29株,占78.4%(29/37),A+B+CDT+有1株,占2.7%(1/37);共有24个ST型别,其中ST2、ST3和ST54为主要检出型别,各占比为12.2%(6/49)。所有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为93.9%(46/49),对利福平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2%(6/49)和10.2%(5/49)。结论产毒株以A+B+CDT-为主要型别,ST2、ST3和ST54为主要型别,各ST型别分布分散,全部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敏感,大部分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

  • 标签: 艰难梭菌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2019年陕西省三带喙库蚊标本中分离的病毒(SX1943)进行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蚊虫研磨液接种组织培养细胞,对分离物进行病毒学和病毒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在2019年于陕西省采集的三带喙库蚊标本中获得1株病毒分离物(SX1943),将该病毒接种至C6/36细胞后第3天发生明显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和脱落等,分离物可稳定传代。然而,该批标本在BHK-21细胞连续传代3次均未发现显著细胞病变。SX1943病毒接种至C6/36细胞后经电子显微镜(负染)观察,可见大量圆形病毒颗粒,直径约25 nm。SX1943病毒基因组扩增与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为3 594 nt,共编码3种蛋白,分别为非结构蛋白(NS1和NS2)和衣壳蛋白(VP),3种蛋白的基因长度分别为2 376 nt、1 098 nt和1 136 nt。经病毒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SX1943病毒与浓核病毒亚科Brevidensovirus病毒属中的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 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 CppDN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述结果提示SX1943病毒为CppDNV。结论陕西省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CppDNV。

  • 标签: 淡色库蚊浓核病毒 三带喙库蚊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需要医疗评估急性腰背痛的发生率,并建立腰痛发展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患者样本:陕西省人口,以腰痛来院就诊患者。观察指标:腰痛的发病率比例计算,以确定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与腰背疼痛的相关性,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评估机制。方法:从2008年和2011腰痛在陕西省的发生率比,然后计算腰痛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陕西省 腰痛 成年人 医疗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舒缓医疗的态度与认知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舒缓疗护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市级公立医院 47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无论是( 14.3%)否( 85.7%)本人或其家人正在经历严重疾病的情况,医护人员对于生命末期有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总体持可接受的态度,分别为 85.1%与 71.9%;调查对象所在家庭面对死亡的态度在总体上是回避的、消极的,但 70%以上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死亡教育; 87.66%的被调查者仅了解舒缓疗护等相关概念,来自不同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医护人员认为学习舒缓疗护相关课程对于学习医学是重要的,这一认同程度达到 80.0%以上。结论:医护人员对舒缓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在死亡教育方面缺失,舒缓医疗相关教育不足。

  • 标签: 舒缓疗护 舒缓医疗 死亡 医护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陕西农村更年期妇女潮热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陕南、陕北、关中5个县的825名40~60岁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在回收的问卷中,790份问卷合格,合格率达95.8%。结果①陕西农村更年期妇女潮热的发生率为55.7%(440例),潮热发生的平均年龄为(47.45±6.55)岁,平均持续时间为(3.58±2.76)年。在潮热妇女中轻、中、重度潮热分别占48.2%(212例)、42.9%(189例)和8.9%(39例),潮热发生至少每日1次者占35.5%(156例)。②潮热组与无潮热组妇女在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收入、月经不调、饮食、乳制品消费、吸烟、饮酒量及更年期知识的获得方式等因素无关(P〉0.05)。潮热组与无潮热组妇女比较,潮热组文化程度偏低(Х2=37.613,P〈0.01),生产次数(Х2=9.391,P=0.02)、食用豆制品(Х2=12.724,P〈0.01)、体育锻炼(Х2=44.730,P〈0.01)、对更年期的了解(Х2=46.202,P〈0.01)较无潮热组少,家人对妇女的态度(Х2=16.343,P〈0.01)较无潮热组差,性生活满意度(Х2=10.518,P〈O.01)较无潮热组低,身体质量指数(Х2=8109,P=0.02)和腰臀比(Х2=20.469,P〈0.01)较无潮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农村更年期妇女的文化程度与潮热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陕西农村妇女更年期潮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其文化程度、生育情况、豆制品食用情况、是否体育锻炼、对更年期认识程度、性生活情况、家人对更年期妇女的态度、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等因素与潮热症状的发生有关。

  • 标签: 更年期 潮热 发生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肝功能变化、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0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情况、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凝血、血常规、UGT1A1*28基因多态性等资料,比较肝损伤组与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肝损伤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预后。单因素分析中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个以上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损伤的主要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62.5%),女性15例(37.5%),年龄22~83(53.87±15.84)岁。疾病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22例(55%)。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多在病程第2周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值的4.4倍和3.5倍,伴同时段白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血总胆红素(TBil)异常者10例(43.5%),最高54.1 μmol/L,转氨酶的升高和血总胆红素的升高无相关关系(r = -0.006,P = 0.972)。3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50%,10例患者出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13例出现D二聚体升高,均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肝功能损害更易发生在使用药物种类多及使用激素量较大的患者中(P = 0.002,P = 0.031),与UGT1A1*28基因位点TA6TA7突变无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肝损伤发生仅与是否危重症相关。经常规保肝治疗,所有患者肝功能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COVID-19可能合并肝功能损害,以轻度转氨酶升高为主,多发生于病程第2周前后。重症患者发生肝损害比例更高,危重型是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控烟工作进程加速,戒烟问题关注度上升,越来越多的吸烟人群选择戒烟。目前流行的戒烟方法包括意志力戒烟、药物戒烟、热线戒烟等,本文选取陕西省12320卫生计生热线戒烟干预服务,分析热线戒烟咨询服务沟通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优化沟通效果,提高戒烟服务质量。

  • 标签: 12320热线 戒烟干预服务 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