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高血脂筛查情况及其探讨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为高血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检分卡法和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结果①男、女高血脂症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②61~70岁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是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③不同年龄组、性别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最高为18.08%,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11.91%,列第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7.39%,最低。三者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9,P<0.05),且各型的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④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结论应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预防,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检,追踪观察,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控制或消除当地高血脂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高血脂问题凾待解决。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检 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OPD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3月到我院治疗的 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抑郁组)和对照组(非抑郁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 FEV1/FVC,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 FEV1/FV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社会保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性别、吸烟是 COPD抑郁的高危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非抑郁人群相比,抑郁的 COPD患者病情更严重。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社会保障、自理能力等都与抑郁相关,而性别和吸烟则是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CPOD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急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在某医院心内科入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2例,根据是否发生高血压急症分为非高血压急症组(n=472)和高血压急症组(n=31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急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急症的发生率为39.6%。两组患者的性别、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BMI、腰围、SS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食盐情况、运动情况、睡眠情况、服药依从性情况、年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PLP-Ⅱ得分、SF-12得分、FAD得分、SRAHP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睡眠情况、HPLP-Ⅱ得分、SF-12得分、FAD得分是高血压急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急症发生率较高,有糖尿病病史、睡眠较差、生活方式不良、生活质量不佳、家庭功能较差是其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急症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受累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美国风湿病学会定义了19种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癫痫发作、脑血管病变等。遗传因素、自身抗体、血脑屏障受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参与了NPSLE的发病,主要通过炎症反应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缺血两种发病机制致病。炎症反应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缺血性病变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改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活动程度或疾病累积损害程度、合并其他严重NPSLE或病史、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仍需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统一标准的高质量研究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危险因素 炎症 抗磷脂抗体 治疗
  • 简介:饮酒、高脂血症、肥胖、高血糖、糖代谢紊乱、吸烟等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OPD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3月到我院治疗的 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抑郁组)和对照组(非抑郁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 FEV1/FVC,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 FEV1/FV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社会保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性别、吸烟是 COPD抑郁的高危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非抑郁人群相比,抑郁的 COPD患者病情更严重。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社会保障、自理能力等都与抑郁相关,而性别和吸烟则是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CPOD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的危险因素,帮助术前准确诊断儿童卵巢扭转。方法总结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术前诊断为卵巢扭转并手术的60例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卵巢无扭转坏死病例均行保留卵巢手术。其中38例(63.3%)为扭转组病例,包括卵巢蒂扭转、卵巢实性肿瘤合并扭转、卵巢囊肿合并扭转三类,22例(36.7%)为未扭转组病例,包括卵巢囊肿、卵巢实性肿瘤、卵巢囊肿或肿瘤伴或不伴破裂出血。结果扭转组年龄明显小于未扭转组(中位年龄7.5岁比11.5岁,P=0.000),卵巢扭转多见于月经未来潮儿童(P=0.000)。儿童卵巢扭转临床症状以腹痛、呕吐为主(>90%),呕吐、腹痛时间持续24 h以上且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在卵巢扭转病例中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扭转与合并肿块类型相关,且卵巢实性肿瘤合并扭转多见(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径大小(6 cm比4 cm,P=0.014)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月经未来潮、肿块直径≥5.5 cm为儿童卵巢扭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卵巢扭转是一种不常见的小儿外科急症,临床症状以腹痛、呕吐为主,血常规炎性指标可有升高表现,妇科超声检查仍是协助诊断的首选,月经未来潮、盆腔肿块直径≥5.5 cm可能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附件扭转 卵巢扭转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确诊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的方式。将出现脑微出血的区域进行分区计数并分级。根据检查数据对心脑血管疾病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脑微出血的发生和分级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有关,研究数据P<0.05。结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因素,其中上述疾病因素为脑微出血最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同时经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多发位置位于脑皮层以及脑皮层下的区域,除此之外则见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偶见于小脑,出现几率最小的位置为脑干。

  • 标签: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儿科常见门急诊疾病和住院最多的病种之一。其病因众多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公认与年龄、遗传、体温、感染、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探讨热性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热性惊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同时对预防热性惊厥发作提供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热性惊厥 发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口腔黏膜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口腔粘膜病患者,纳入实验组。另选择90例在此期间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掌握口腔黏膜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辛辣食品、吸烟、烟熏食品、烫饮食品等方面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每天坚持早晚刷牙且使用轻柔仔细的刷牙方式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长期用药且存在残冠残根和不良修复体的患者远远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黏膜病相关危险因素有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长期用药、存在残冠残根和不良修复体、不良刷牙习惯。因此,遵循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提高健康认知水平,是减少口腔黏膜病的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口腔黏膜病 危险因素 饮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胆囊癌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14日至2014年3月14日,以此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以探讨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生育次数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胆囊结石病程、累积行经时间、生育情况是影响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对上述因素加以控制,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胆囊癌 发病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相关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0岁)(χ2=4.99,p=0.025)、合并有基础疾病(χ2=18.02,p=0.000)、长期使用抗生素(χ2=4.12,p=0.042)、营养支持<25kcal/Kg/d(χ2=24.49,p=0.000)、血清白蛋白<35g/L(χ2=21.65,p=0.000)、血红蛋白水平<100g/L(χ2=25.49,p=0.000)、通气时间>6天(χ2=12.53,p=0.000)、制酸剂的使用(χ2=4.14,p=0.042)和制酸剂使用≥3天(χ2=10.42,p=0.001)均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合理慎重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脱机指针,及时脱机,并且尽量提高患者营养支持,减少或者用硫糖铝代替制酸制剂的使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卡方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79例体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及B超、心电图检查。结果检出脂肪肝101例(1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49岁青年男性较多(39%),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BMI)>25占69.3%,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占71.3%,血压升高占27.7%。结论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脂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所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对照组为进行保守治疗成功者,观察组为保守治疗失败,进一步采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者,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为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超过2000ml,DIC,以及合并症等。结论通过危险因素的预测分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行临床防治,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切除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从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生产并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9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对比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危险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血常规、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发生部位、肿瘤长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伴发贫血35例,占3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者贫血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者(P<0.05);病灶长径≥5 cm者贫血发生率高于病灶长径<5 cm者(P<0.05);局限型胃癌患者贫血发生率低于浸润型胃癌患者(P<0.05);胃癌TNM分期Ⅲ、Ⅳ期者贫血发生率高于Ⅰ、Ⅱ期者(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及胃癌TNM分期Ⅲ、Ⅳ期是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及TNM分期Ⅲ、Ⅳ期是胃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警惕贫血的发生,便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 标签: 胃癌 贫血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脑卒中( Stroke),也被称为中风、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发生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大约 60-70%。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栓塞或者血管发生破裂,导致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目前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文就对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复发性脑卒中 初发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2月实施PICC导管留置病人1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留置PICC导管病人中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者17例(9.4%),操作人员经验少、穿刺次数多、不正规换药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PICC导管容易发生相关感染,且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