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快来看啊!以色列又开炮了!”收看电视新闻的妹妹惊呼道。我不以为然地说道:“那又怎样,他们国家灭亡了也碍不着咱们。”“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看那些死掉的人,多可惜啊!”妹妹嘟着嘴。妹妹的话,让我愣了一

  • 标签: 世界和平 电视新闻 地球 以色列 语言文字 联盟
  • 简介: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拥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她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随着1949年的到来,北京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古都获得了新生。在这一历史更迭、时代变迁的重大事件中,我作为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代表,参与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全过程,从蓟县第二次商谈(第一次与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接头是在河北易县,崔载之先生去的)到通县的签署协议;从北平联合办事处的成立到和平

  • 标签: 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战争 劳动人民 重大事件 时代变迁 谈判代表
  • 简介:把刀剑打造成犁铧之后不要停手,别停!继续缍打,从犁铧之中锻造出乐器。无论谁想重新制造战争都必须先把乐器变成犁铧。

  • 标签: 附录 和平 乐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提起约旦哈希姆王国,也就是约旦,国人并不感到陌生。它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与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相邻,连接红海的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拥有8.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旦处于"一带一路"西端,国土面积虽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商贾往来的要道,享有"中东和平绿洲"的美誉。自然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约旦自然生态恶劣,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

  • 标签: 亚洲西部 国土面积 亚喀巴 中东地区 自然资源匮乏 哈希
  • 简介:灵泉古寺在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桥尾山之宝空山。坐北偏西五十度,向南偏东五十度。茂林修竹遮荫,鸟语花香,寺前莲池团团荷叶,香沁脾肺。朝北二三里处,为峰峦葱郁之群山,其间田园铺翠迭锦,风光如画。

  • 标签: 灵泉古寺 和平镇 汕头市 宗教
  • 简介: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 标签: 中东和平 阿拉伯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殖民主义 东方国家 居住地
  • 简介:有位匈牙利人作过统计,从二战到1983年的四十多年间,世界上只有26天没有战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毁灭了多少美丽的田园;战争,撕毁了多少幸福的幢憬;战争,扭曲了多少合理的人生!

  • 标签: 战争与和平 匈牙利 无定河
  • 简介: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到消亡,都是因缘条件组合、安住与分离的过程。从时间上看是因果序列、前后相续的必然性;从空间上看即表现为彼此相即不离、对立统一的因待性:从存在于时空的运动来看即是刹那不住、无常变异的空寂性;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出的结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世间相待而存在的法则。若遵循着佛陀揭示的因果法则来理解人类的相依共存,

  • 标签: 和平观 佛教 对立统一 因果 佛陀 法则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格局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局面,不时爆发激烈的国际冲突,甚至有时发展到要爆发核战争的边缘(如20世纪60年代初的加勒比海危机)。90年代初,延续40多年的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大变,核战争的威胁似乎已经消除。人们本以为国

  • 标签: 和平学理论 社会正义 国际关系 社会冲突
  • 简介:繁荣的社会需要像"蓝剑突击队"这样的英勇卫士,所有的人都要向特警队员学习,学习他们刻苦训练的品质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闻鸡起舞,百炼成钢。从明天起,做一个健身的人,卧推,深蹲,用尽器械;从明天起,关心亲人和朋友;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铁馆,春暖花开……"神马都是浮云",只有平安健康最给力。

  • 标签: 守卫者 神马 一所 社会需要 给力 有氧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佛教圣地达鲁利(Dhauli),坐落在印度奥利萨邦首府布班里斯瓦南部8公里处。在这片滨临孟加拉湾的宽阔而美丽的平原上,达鲁利山见证了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并正以其独特的感悟和不屈的精神祈祷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 标签: 印度 和平佛塔 达鲁利山 佛教文化
  • 简介: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卢沟桥事变80周年。中日两国有识之士都在努力汲取历史教训,守望中日两国之间的和平。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抗战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和平,通过和平的方式瓦解日军、加速日军溃败。这种和平思想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专门对日本俘虏进行教育的日本工农学校也得到成功实践。这种和平思想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热爱和平的传统思想密切相关。

  • 标签: 中国共产党工作 中的和平 和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