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压监测在中心ICU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对我院中心ICU  156例危重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与无血压监测,组选择桡动脉穿刺进行动脉连续监测,无组选择肱动脉进行无血压监测,15min记录1次。比较两组血压监测效果。同时对动脉监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组收缩压为(13.26±1.06)kPa,明显低于无组(P0.05)。结论: 血压监测相对于无血压监测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情况,为临床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而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ICU 有创伤血压监测 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压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优势。方法:对136例危重及重大手术患者行血压监测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顺利完成血压监测,全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血压监测能提供连续、动态、准确的动脉数值,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保障危重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有创血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监测在重症新生儿血压监测中的作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重症新生儿建立有血压监测系统,进行持续动脉监测。结果本组血压及时、有效监测动脉,监测时间小于等于1天者9例,1~3天者11例,3~5天者6例,大于5天者4例,平均置管时间36小时,最长6天,一次穿刺成功21例,成功率70%,整个监测过程出现2例堵管,1例出血,合并栓塞1例,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血压监测提供持续动态的血压数据,能准确、直观、及时发现瞬间血压变化,为患儿的临床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血压和无血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差异。方法对98名危重患者同时进行和无血压监测,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低于无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在监测危重患者时,往往能够给出准确的血压值,以便于临床医师做出相应处理,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危重患者
  • 简介:近年来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病房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ICU病房 有创血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压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与监测效果,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监测血压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7月10日危重患者96例。休克病人10人,颅脑损伤22人,肺部感染衰竭14人,心肺复苏2人,经桡动脉46人,足背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血压检测,对照组进行无血压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死亡、并发症、血压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血压变化的监测更加明显准确。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使用该方法监测血压也感到满意。P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中心ICU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2-2021.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通过是否发生休克将其分为非休克组(40例)和休克组(40例),两组均接受无动脉监测和动脉监测,比较两组血压值。结果:休克组血压明显低于无血压(P<0.05),非休克组血压与无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压监测在ICU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反映休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提高监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ICU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血压监测的具体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护理的相关内容,同时指出护理过程中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改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落实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从而使血压监测的优势得到提高,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ICU 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脉气分析采血部位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动脉采血部位。方法2010年3月~2010年5月胸外科疾病术后进入ICU监护治疗26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分别从股动脉、桡动脉采集标本,比较从股动脉、桡动脉采血成功率、误入静脉的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疼痛反应、按压时间。结果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79.2%,血肿发生率8.46%,误穿静脉发生率14.6%;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93.8%,血肿发生率1.53%;误穿静脉发生率1.53%。结论从桡动脉采血导致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

  • 标签: 血气分析 股动脉 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内实施动脉压检测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24小时无动脉压监测,间隔时间5min,监测动脉压结果作为对照组;无动脉压监测完成后间隔1h进行动脉压监测,获取动脉压指标作为观察组,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并比较两组数据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内危重症患者实施动脉压监测可掌握患者实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监测在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危重手术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以2017年4月之前收治的40例为对照组,实施无血压监测;以2017年4月及之后收治的42例为观察组,行动脉监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中对照组8例(20.00%)出现监测不出有效数值情况,观察组未见监测不出有效数值情况,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为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实施动脉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危重患者 手术麻醉 有创动脉监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护理中实施动脉压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科ICU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有患者38例、22例,两组患者均分别接受有动脉、无动脉监测,间隔5分钟监测一次,持续监测24小时,分析结果。结果无动脉压监测与动脉压监测比较,休克组收缩压差异明显,P<0.05,舒张压差异不明显,P>0.05,非休克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均不明显,P>0.05;1例患者接受有动脉压监测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通过对危重患者实施动脉压监测可以将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清晰准确反映,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疗护理措施的应用,实现并发症发生率的减低。关键词动脉压;危重;护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动脉气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气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结果对于维持和支撑心肺功能受损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了解各个动脉的特点,掌握操作流程和要点,加强练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影响结果的不良因素,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和血液标本的合格率。

  • 标签: 动脉血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动脉气分析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程度等,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较可靠的指标和依据。临床护理工作中遇休克、重症、全身衰竭等情况下,采用传统法采集动脉比较困难或成功率低,采用食指触摸固定法,进针快,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此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 标签: 动脉血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