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新疆巴里坤盐湖周边硫酸钠型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异位培养方法,使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研究了不同覆盐量(CK、1倍覆盐、2倍覆盐、3倍覆盐4倍覆盐处理)对土壤呼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趋势;4倍覆盐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出现时间(15:00)比其他处理(17:00)有所提前;凌晨0:00—6:00,部分土壤呼吸速率呈现负值。(2)覆盐后土壤CO2日排放量随时间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气温变化一致;培养期间土壤CO2日均排放量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趋势,4倍覆盐处理下土壤CO2日均排放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3)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趋势。综上可见,覆盐处理显著影响了盐湖周边盐渍化土壤CO2排放通量、特征土壤温度敏感性,因此,在研究气候变暖对盐渍化土壤呼吸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增温对土壤呼吸直接影响,也要考虑土壤盐层厚度与土壤温度敏感性变化。

  • 标签: 土壤呼吸 表层覆盐 巴里坤盐湖
  • 简介:利用2013年6月-2014年11月青海15个台站草面温度观测资料.建立了各站草面温度审核规则库,在进行质量控制时,还应结合不同方法进行判断。差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定时草面温度地面温度温度差值中,大部分台站为草面温度小于地面温度,最大差值出现在14—15时,夜间差值较小,且基本表现为草面温度小于地面温度;晴天平均差值最大。阴天最小:春、夏季日最高地面温度大于日最高草面温度,秋、冬季日最高草面温度大于日最高地面温度;秋、冬季日最低地面温度大于日最低草面温度;月平均差值较大站点分别在青南和柴达木盆地,最大差值出现在达日,为-10.8℃;在阴天、多云天和晴天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地面温度草面温度差值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标签: 规则库 差值 质量控制 草面温度
  • 简介:研究了Lorenz非线性系统中使用集合平均方法来减小计算误差效果,通过检查5组数值试验(每组20个样本)结果发现:集合平均对计算误差减小消除不如高精度算法有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普通算法双精度计算环境中,若截断误差是主导误差(当初值误差很小时),各集合平均结果并不收敛于真值,而是收敛于含截断误差数值解;2)若初值误差为主导时,系统受到初值误差增长规律影响,数值解收敛于由初值误差主导误差解;3)这两种误差量级接近时候,两种误差都无法消除掉。对解统计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可信数值解与含计算误差数值解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与集合平均数值解有很大不同,同样说明了集合平均不适用于减小计算误差这样问题。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数值解概率分布形式基本正确,也不能保证数值解是正确

  • 标签: 集合平均 计算误差 统计特征 LYAPUNOV指数
  • 简介:研究城市主导功能影响下区域碳平衡时空分异,有助于理解城市功能格局与碳循环过程之间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厦门市6个区为例,采用各区历史统计数据以及卫星影像处理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简化区域碳收支计算模型,核算各行政区不同历史时期碳平衡,结果表明:厦门市整体上呈现碳收支失衡逐渐加剧趋势,2003年CO_2排放量是吸收量1.91倍,2013年增长至7.44倍;各区碳代谢以及碳平衡表现出不同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厦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制订主导功能分类,阐明主导功能影响下时空分异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驱动因素对城市碳平衡时空变化影响机制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碳平衡状况,制订适应各自主导功能减排以及碳补偿政策。研究有助于直接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从城市生态服务角度指导建设规划,合理城市功能分区。

  • 标签: 碳收支 碳平衡 城市功能 时空分异 厦门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增温对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影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以徐麦31为供试品种,设置了2种不同大田开放式增温处理:夜间增温2℃(T1)白天温增2℃(T2),及不增温作对照(CK),研究采用FieldSpecProFR光谱仪测定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冠层反射光谱,并研究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光谱反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小于CK,其中孕穗期差值为0.1。T1处理情况下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在孕穗期、开花期小于CK,孕穗期二者差值达到0.15,在灌浆期二者差异不明显。另外,在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均有T2大于T1,灌浆期后T1大于T2。研究结果对于在不同增温处理背景下,对小麦冠层光谱进行无损监测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有效监测小麦生长。

  • 标签: 小麦 增温 反射光谱
  • 简介: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非常重要,其测定方法技术性强,观测员不容易掌握,且因人为因素容易出现偏差。结合十多年来全省多次土壤水分测量培训和在各个地区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中实际经验,介绍了以《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为标准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实用方法,为农业气象观测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水分 物理常数 测定 实用方法
  • 简介:通过介绍VRRP技术,实现青海气象通信网络以中国电信线路与中国移动线路双备份、双线路、双冗余以及市州网络简单故障排查。

  • 标签: VRRP技术 OSPF动态路由 备份网络
  • 简介:基于CORDEX计划试验设计,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全球模式FGOALS-g2在RCP8.5情景下预估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预估了南亚地区未来近期(2016~2035年)远期(2080~2099年)夏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未来两个时段气候变化空间分布类似,只是远期变化幅度更大。具体表现为:高低空急流减弱,低空急流中心向北移动。南亚地区整体降水减少,但其北部降水显著增加。降水变化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频率控制,且降水频率随强度分布变化表现出明显地域差异。降水未来变化特征与水汽输送变化有密切联系。在区域模式中,受低空急流减弱北移影响,水汽输送减弱,对应降水减少。而在全球模式中,虽然季风环流也在减弱,但可降水量增加起主导作用,使得预估水汽输送增强、降水量增加。

  • 标签: 动力降尺度 南亚夏季气候 气候变化预估 水汽输送
  • 简介:利用1972—2014年石家庄市1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基于RClimDex模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定量分析该区域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3a石家庄市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总体变化趋势平缓,但年际间波动较大;经EEMD得出6项极端降水指数4个固有模态函数(IMF1、IMF2、IMF3、IMF4)分量,分别表现出2.69~3.07a、5.38~6.14a、8.60~10.75a21.28~35.63a准周期变化;在空间分布上,R25、RX5day、R95PCWD极端降水指数呈西高东低空间格局,而SDIICDD则相反,表现出东高西低空间特征。近43a来西南涡型、西来槽型台风型3种类型是造成石家庄市强降水过程主要天气系统,造成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易致灾。

  • 标签: RClimDex模型 极端降水 EEMD 石家庄
  • 简介:2014年3月至今,陕西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陕培)已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数十期,涉及有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区现代农业展示中心、陕西省气象局局史馆等近十个体验式教学点,培训班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观看教学课件交流研讨等形式展开教学,这种在看中学、

  • 标签: 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干部培训 火箭技术 交流研讨 展示中心
  • 简介:本文就新型自动气象站配套能见度仪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排除加以介绍,为业务人员在维护、检测维修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站 能见度仪 维护检修
  • 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济南站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主要原因。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探空雷达 误差分析 有效样本比率
  • 简介:利用1961~2014年春季宁夏20个气象站降水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重点分析了不同分布型ElNino事件次年宁夏春季降水差异。结果表明:由于ElNino事件在1990年代以后主要转为中部型,宁夏春季降水对ElNino响应也发生了变化,由之前在ElNino发生次年春季降水偏多,转为次年春季降水偏少。东部型混合型ElNino事件次年春季,500hPa高度距平场上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分布及700hPa水汽输送条件,均有利于宁夏出现降水;而中部型ElNino事件次年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以偏西风为主,青藏高原东南侧相对湿度较低,不利于宁夏春季出现降水。

  • 标签: 不同分布型 EL Nino 春季降水 宁夏
  • 简介:使用北京气象站探空观测数据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以干绝热曲线法估算1984-2013年逐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同时计算对应边界层平均风速通风量。统计分析这3个边界层参量平均特征,并利用2001-2012年空气污染指数(API),探讨大气污染与边界层参量关系。结果表明:(1)日最大边界层高度30年月均值以春季夏初(3-6月)最高,约1600m;夏季秋初(7-10月)次之,约1300m;冬季(11月、12月1月)最低,约1000-1200m。(2)夏季,日最大边界层高度不同数值频率大致为对称分布,峰值处于1000-1600m范围;秋、冬季,频率分布系统性地向低值一方偏斜,600-800m出现频率大大增加;春季边界层高度变化极大。(3)各季边界层平均风速以夏季为最小。(4)一年中春季通风量最大,秋季次之,冬季较低,夏季最小。(5)秋、冬季,北京中度重污染个例(API〉200)集中分布于弱风、低边界层小通风量条件,反映污染物局地累积作用;春季污染个例半数以上以高风速、高通风量为特征,反映沙尘类外部输入性污染作用。

  • 标签: 日最大边界层高度 边界层平均风速 通风量 API(空气污染指数) 气候特征
  • 简介:基于中国西北地区42个气象站1956~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西北地区ET0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ET0进行突变检验、周期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ET0存在明显季节变化,ET0自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减少;(2)近56a来,西北地区年均ET0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ET0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且夏季减少率最大,而冬季则呈平缓增加趋势;(3)ET0减小幅度最大地区位于哈密—和田东北—西南向一带;(4)1956~2011年,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平均ET0分别在1984、1986、1981、1995与198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小突变,且年均ET0存在2~3a显著震荡周期准6a震荡周期;(5)ET0与2m风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弱,可见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升高与日照时数、2m风速下降导致西北地区ET0减小,同时考虑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4个气象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方根误差最小,表明西北地区ET0变化是上述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结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PENMAN-MONTEITH公式 参考作物蒸散量 西北地区
  • 简介: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外部性属性,减缓气候变化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必须体现一定程度中央集权,考虑参与主体广泛性、减缓行动范围行动力度三大要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其"多哈修正案""坎昆协议"等方案,对中央集权程度三大要素各有取舍,构建了不同国际减缓气候变化合作模式,但从实践看都未能解决国际减缓合作问题。《巴黎协定》构建了"承诺+审评"新模式,有望实现参与主体行动范围全覆盖,并通过透明度、遵约全球盘点机制鼓励各参与方提高行动力度。然而要实现公约目标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巴黎协定》下国际减缓合作必须通过强化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机制来保障,并通过进一步明确中长期量化目标来促进各方提高行动力度。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国际合作 减缓 制度变迁
  • 简介:依据气温间空间相关性,将地统计学中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Kriging,OK)引入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考虑气温在空间上连续性,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模型改进普通克里金(ImprovedOrdinaryKriging,IOK)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估该方法性能,运用IOK法对江苏省67个台站2008年地面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与OK法以及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DistanceWeighted,IDW)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OK法检验效果优于OK法与IDW法,且稳定性与适用性较高,能有效地标记出气温观测数据中可疑数据。

  • 标签: 地面气温 质量控制 高斯模型 改进的普通克里金法 反距离加权法
  • 简介:利用1960~2013年中国东北三省76个台站夏季逐日气温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ENSO-Modoki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温度异常事件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其与ENSO-Modoki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频次波动较为明显,在1980年代初与1990年代中后期有明显峰值,而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呈下降趋势,但在1990年代初有1次明显上升;(2)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在东北三省东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而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在辽东半岛以及漠河附近有上升趋势,在长白山以北及松江平原以南地区则有下降趋势;(3)前一年冬季发生ElNio-Modoki或春季发生LaNia-Modoki,对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大部地区夏季出现温度异常事件影响较大。其中,前一年冬季发生ElNio-Modoki,当年夏季这些地区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可能会减少;春季发生LaNia-Modoki,上述地区夏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会减少,而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可能会增多。

  • 标签: 东北三省 极端温度事件 夏季 ENSO-Modoki
  • 简介: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FS)、日本气象厅(JMA)3个中心3~96h预报时效降水量预报资料,以及浙江省1957个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式预报结果进行统计降尺度处理。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插值后预报结果进行降尺度订正,然后把3个数值预报降尺度结果进行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最后得到多模式集成降水量预报场。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订正后预报结果比直接插值更加准确,多模式集成预报效果优于单模式结果,其改进效果随预报时效延长减小。

  • 标签: 降水量预报 统计降尺度 多模式集成
  • 简介: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但对土壤团聚性水力特性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生物炭可调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降低土壤热导率地表反射率,基于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影响研究较少,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生物炭种类、热解条件及土壤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生物炭研究重点。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结构 水力特征 土壤热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