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正>政体问题是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自17世纪以来,现代性的道德-实践的自我理解总体上是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展开的。这一自我理解展现为普遍主义的道德意识和宪法国家的自由设计。"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是现代国家的普遍诉求。从本质上说,后形而上学时代,除了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政治制度都无法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现代政治哲学有两大政治合法性话语体

  • 标签: 哈贝马斯 现代性 激进民主 批判理论 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各种现代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对物的过分依赖导致了道德的滑坡。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针对现代性问题展开了哲学与经济学两方面的批判,继承并超越了以往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辩证性,这使其在当今世界仍然葆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现代性 哲学批判 经济学批判
  • 简介:现代国家是黑格尔和马克思共同用以表征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的政治形式的最基本概念,他们共同肯认现代国家是对封建专制国家的超越。对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二元架构现象,黑格尔认为政治国家代表着社会普遍利益能够实现对市民社会特殊利益的整合,马克思则认为政治国家的实质仅仅是资产阶级特殊利益以普遍利益的方式在政治上的确认。黑格尔肯定官僚政治,马克思则予以批判。黑格尔推崇君主立宪制,马克思认为它只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并且后者也将被人民自治制度所超越。

  • 标签: 黑格尔 现代国家观 马克思 批判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困境,接着探讨了第一次启蒙的局限,即对自己的帝国主义态度,对传统的虚无主义姿态,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理性的过分迷信,对自由的单向度理解。最后,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反思第一次启蒙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次启蒙,并概括了第二次启蒙的理论取向。

  • 标签: 现代化 后现代化 启蒙 第二次启蒙
  • 简介:欲望作为德勒兹哲学中的关键词,贯穿了他所有的著作。无论是在其思辨的哲学理论中,还是在文艺理论中,抑或是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关于欲望的思考无处不在。本文借助德勒兹所描绘的莱布尼茨和福柯的思想肖像,尝试探讨欲望作为生产机器的运转原理,包括在作为个体性的欲望中,身体和灵魂的关系;在作为生产机器的欲望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作为主体性的欲望中,快感和欲望的关系,并最终在心灵不可测的深度之中,呈现以德勒兹为代表的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所描绘的生命图景。

  • 标签: 欲望 褶皱 快感
  • 简介: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对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双重扬弃和超越。它颠覆了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确立了现代存在论的根基,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现成论,形成了动态生成的世界观;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人本主义思想,关注人的自由本质的全面实现。这场深刻的哲学革命也为现代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启发了现代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等方面进行学科建构的突破性的变革,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美学走向中西融会、古今传承的历史性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 标签: 马克思 实践的唯物主义 现代美学革命
  • 简介:<正>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强调指出,当前应当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确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历史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的,它不仅应讲出历史的本然,而且应当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在这方面,由马玉卿、张万禄同志所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毛泽东革命的道路》一书,是我们进行中国现代史教育的好材料,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现代史 副主席 知识分子 政协 中国革命
  • 简介:<正>人民军队现代化思想是无产阶级建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思想,是由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建军学说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领导苏联红军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了无产阶级军队现代化理论的初始形态。其主要内容是:(一)“必须拥有高度技术装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二)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强调“没有科学是无法建设现代化的军队的”;(三)必须建设“拥有军事专家”、具有高度组织纪律、集中统一的正规化军队,实行编制体制现代化,以便在战争中以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胜利;(四)必须善于吸收和大胆利用旧军队中的军事专家,使其在党的监督下向红军

  • 标签: 军队现代化建设 军队建设 人民军队 武器装备现代化 编制体制 现代战争
  • 简介: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基于总体性概念的认识所构造的理论框架,分析和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及探索人类解放的潜能,其核心分别是资本结构与本能结构,讨论了理性与经济生活之问的关系,提出迥然不同的人类解放道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关于总体性概念的对话表明,重新确立人类解放理论在新世界秩序中的位置,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马尔库塞 总体性 人类解放
  • 简介:<正>在很长一段时间,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一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敌人,对民族主义则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真正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并给未来世界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隐患的却主要是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对于这些民族问题,以往的唯物史观没有也不可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面对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 民族特性 卢森堡 列宁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借鉴这一理论资源,不仅要对其理论的独特风貌作整体把握,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理论进行典型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而言,这一理论资源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践性与开放性,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而言,它也提供了新的有益成果与积极启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蒙'和现代性批判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开辟了一条异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性批判道路。现代性的'启蒙机制'和其历史生成中的内在矛盾,透视了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突破现代性局限的理论尝试,并在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两者的比较视域中铺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理路,同时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生成逻辑
  • 简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最高命题,是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基点与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目标。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突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导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因而也就是科学发展的现代性,必然是和谐发展的现代性。

  • 标签: 马克思 全面发展 现代性建构 核心目标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联,在两者之间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互文对话,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质疑,更有助于我们在当代语境中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以激活其阐释当代问题的理论活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复杂关联,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及其未来走向,是当代文化思想界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接合
  • 简介:<正>启蒙不仅是现代化的前提,而且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经历过现代思想启蒙运动。启蒙的彻底与否,事关现代化的成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当归功于它们启蒙的彻底。但在中国,启蒙是不彻底的,它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未完成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中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启蒙 启蒙运动 中国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 历史任务
  • 简介:<正>当一种理论的热潮已经被历史打到了边缘,它的命运就好像在学术史中成为一段知识的话语记载,而不复有思想对垒的风流。对比十余年前西马理论传入国内时众人争说的场面和而今的背向与远离,不禁使人疑惑,难道西马理论的价值与意义真的已被穷尽?一度震荡主

  • 标签: 资本主义精神 人道化 现代性危机 现代性进程 价值关怀 社会形式
  • 简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时代变迁,逐渐形成独特的公法文化品格,在历史的传承中,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然而,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过去建立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统治基础上的传统法律文化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与现代法治文明相互背离的部分思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继承和发展,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邓小平 法制思想 中国 法律文化 领导制度 法律制度
  • 简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转型和时代创新,整体而言是在'正道'上前行,但亦现未能'守正'之端倪: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唯现代化''去政治化''泛娱乐化''偏移植化'等偏向问题。管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偏向的症候,洞察其危害,剖析其成因,探讨守正之策,对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发展,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偏向 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