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400m障碍蹬踏跳跃矮墙动作主要原动肌群表面肌电(sEMG)的工作特征.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技术与解剖学动作分析方法,配合sEMG同步采集视频,对某军校7名400m障碍成绩优秀且技术动作规范的男性学员进行原始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和肌肉做功贡献率(iEMG%)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蹬踏矮墙上缘一侧下肢肌群和腹直肌发力顺序特点为:股四头肌、胭绳肌、胫前肌率先发力,近乎同步,随后腓肠肌、腹直肌、臀大肌依次发力;iEMG与iEMG%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腹直肌、腓肠肌、胭绳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臀大肌.蹬地起跳一侧下肢肌群和腹直肌发力顺序特点为:臀大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率先同步发力,随后腹直肌、胭绳肌同步发力;iEMG与iEMG%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腓肠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胭绳肌、臀大肌、腹直肌.

  • 标签: 400M障碍 蹬踏跳跃矮墙 表面肌电 原始肌电图 积分肌电值 肌肉做功贡献率
  • 简介: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我国最优秀的两名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延缓”动作是掷标枪最后用力中比较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衡量运动技术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从根本上解释了我国运动员右肘提前加速用力的原因,找出了最后用力环节中用力不合理的真正原因,加深了对掷标枪运动的理解。

  • 标签: 掷标枪 最后用力 特征 延缓动作
  • 简介:通过对新疆维族、汉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价,分析了维族与汉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差异。为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的设置、考核制度、评价标准等提供参考。

  • 标签: 维汉族大学生 健康体适能 特征 对比分析
  • 简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了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同区域中,竞技排球后备二线人才的数量于1986~2001年这一时域内的动态变化,为我国竞技排球二线后备人才的合理分布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 标签: 排球 后备人才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一带一路”体育赛事发展特征、趋势和启示进行分析,旨在为“一带一路”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建议:在战略上制定体育赛事顶层设计和部署,成立体育赛事友好发展国际联盟;在战术上开展体育赛事试点工作和培养体育专业管理人才,注重体育赛事版权保护和无形资产开发等.

  • 标签: 一带一路 体育赛事 赛事文化 特征 趋势
  • 简介: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引入时间观念,立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体系和全程性多年周期训练计划的宏观理论视野,多维综合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现代医学等研究结论,把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彼此相连的五个阶段,深入探讨各阶段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挖掘其阶段划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一步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的瞬时性、延时性和长时性发展特征,为把握运动训练规律和科学安排运动训练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运动员 协调能力 时间维度 协调耐力 宏观协调能力
  • 简介:分析了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其特征: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是其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中,社会清教思想、中产阶级群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如下: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第二,大力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业态基础建设;第三,优化体育产业的外部环境,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

  • 标签: 体育产业 社会基础 体育基础 体育消费 成长环境
  • 简介:通过掌纹试验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少年甲组运动员进行皮纹测试,研究了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结果表明: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呈规律性分布;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通贯掌纹出现率、屈肌线短和指三叉缺失均低于普通人群;Atd角小于其他项目的人群。

  • 标签: 指纹 掌纹 篮球运动员选材
  • 简介: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 标签: 女子铅球 运动学 特征 巩立娇
  • 简介:对课堂教学机智的特征、教学机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学生的消极情感变成积极情感,使师生思维导向始终指向教学目标,融洽师生关系.

  • 标签: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教学机智 特征 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
  • 简介:当代知识观使人们对知识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更好地认识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内涵和特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教师教学知识是教师与其课堂教学情景相互作用后,在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所建构的对教学的认识、体验和行为策略。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具有身心统一性、实践性、境域性、综合性、对话性、双重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探索教师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有着现实的意义。

  • 标签: 知识观 体育教师 教学知识 体育教学 内涵 特征
  • 简介:采用“80.8神经类型测试表”测定广州地区456名不同专项青少年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结果表明,运动员神经类型的分布与运动项目特征是基本适应的。射箭、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运动员神经类型分布较好,1—4型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而摔跤、柔道、举重、中长跑等项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不如上述项目好。总体上看,球类、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易扰型比率偏高,其中女子的百分率高于男子,少年又高于青年运动员。

  • 标签: 神经类型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能力
  • 简介:为揭示中外优秀男子110m跨栏跑速度分配的本质,提高我国男子110m跨栏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对男子110m跨栏跑进行全程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在第3栏-第5栏间速度最快并保持稳定,从跨过第6栏后开始逐渐减速,减速至第9栏前速度达最小,在第9栏到第10栏间又出现加速,然后高速冲刺至终点;运动员栏间跑速度快,会造成过栏腾空时间长;9个跨栏周期的平均速度是影响运动员能否夺冠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男子110M栏 技术特点 分析
  • 简介: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最后阶段76~90min进球数最多;进球前的最后侍球以中短侍为主;射门进球区域主要在2区;定位球共进球49个,占总进球数的33.33%。

  • 标签: 世界杯 足球赛 进球特征
  • 简介:针对如何把握运动员竞技状态这一经典训练学问题,尝试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首先以层次分析法对国内从事训练实践工作的皮划艇专项教练的主观经验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Ⅰ,再以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皮划艇队德籍外教所制订的实际测试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模型Ⅱ,再对建立的模型Ⅰ与模型Ⅱ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到影响皮划艇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关键指标并对其表现规律进行总结。最后结论是发现国内教练与德国教练均较为看重皮划艇运动员的相对力量素质,但国内教练员更重视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而德国教练员强更强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指标。不仅可为国内皮划艇专项教练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把握提供依据,而且采用的研究思路,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也可以为其它项目竞技状态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竞技状态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特征 模型
  • 简介:2003年4月12日在扬州举行的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城运会预选赛上,辽宁运动员朱红军和云南运动员虞朝鸿分别以1小时18分43秒和1小时18分56秒的成绩夺得冠、亚军。他们的成绩不仅在今年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时也双双超

  • 标签: 全国男子 冠亚军速度 男子竞走
  • 简介:对广东省14名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35项身体形态指标作了测试。结果表明:花样游泳运动员身材匀称,水中受力面积大,体脂百分比大,趋向“4—1—4体型”。用离差法制定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表,可作为今后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花样游泳 体型 体脂百分比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老年人广场体育活动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老年人广场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主要类别是散步类、广场舞类、武术类,主要方式是"集群型"和"个体型",以实物性消费为主、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其活动具有自发参与性、轻小性、群聚性、精神慰藉性特点。通过经济实惠的广场体育活动实践,促进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拓宽了老年人的情感,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认为广场体育是促进中国老年人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为地方政府制订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政策和全民健身规划提供经验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

  • 标签: 老年人 广场体育活动 体育休闲 休闲活动
  • 简介:以西安体育学院院篮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法,对距篮框分别为4.6m、6.25m、6.75m时,急停跳投制动起跳起阶段腹直肌、腹外斜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4.6m和6.25m处制动起跳投篮阶段,腰腹部被测试肌肉的用力特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左、右侧竖脊肌起主要作用;(2)与4.6m、6.25m处急停跳投相比,在6.75m处急停跳投时,右侧背阔肌和左、右侧腹外斜肌积分肌电值明显增大,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不同距离制动起跳阶段,腰腹部被测肌肉的放电顺序均以背阔肌最先激活,腹直肌最后激活;(4)随着投篮距离的增加,腰腹部被测肌肉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率均不同,但共同点是左侧竖脊肌的贡献率最大,右侧腹直肌的贡献率最小。

  • 标签: 篮球 急停 跳投 起跳阶段 表面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