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民俗文化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一定民族性与艺术性。民俗文化融合了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赋予艺术更多寓意,再现审美意识,表现自由奔放、豁达艺术境界。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将民俗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中,为平面设计提供大量素材,丰富文化内涵,保持民俗文化活力,既是对平面设计创新,也是对民俗文化传承。

  • 标签: 平面设计 标志设计 视觉表现 自由奔放 审美意识 字体设计
  • 简介:实现全人类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是反映全球化发展必然趋势后现代文化哲学核心价值诉求。这一价值观至少包含如下精神内容:(1)"特殊人性"向"普遍人性"转变文化整合观;(2)"文化革命论"向"文化建设论"转变文化发展观;(3)基于"地球家园意识"和"文化建设论"文化研究整体思维方式和和谐思维方式;(4)以后现代范畴公有制和民主制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为基本内涵文化价值观;(5)以人人享有求知、有知、用知的当然权利为本质内容普遍自由概念和相应地以保障这种普遍自由得以落实而免遭侵害公平机制为本质内容普遍平等概念。

  • 标签: 全球化时代 后现代文化哲学 普遍自由 普遍平等
  • 简介:尊敬南帆老师:您好!《文艺争鸣》第6期刊发了杜书瀛先生一篇文章——《文学可以定义吗,如何定义——兼论南帆、陶东风文学理论教材功过是非》,不知您有否看到?杜先生对两部教材反本质主义功绩赞誉有加,也批评您和陶东风教授追随乔纳森·卡勒,在界定文学时有主观随意毛病。

  • 标签: 杜先生 文学传统 反本质主义 文学理论教材 卡勒 乔纳森
  • 简介:伴随文本随着符号文本同时发送,隐藏于文本之后、文本之外或文本边缘,积极参与文本意义建构。伴随文本决定了文本解释方式,严重影响文本意义阐释。本文以当代最具代表性3位非裔美国女作家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非裔女性小说生产性伴随文本和解释性伴随文本,包括副文本、型文本、元文本、先/后文本、全文本以及前文本语境压力,来探讨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性属思想变化及社群观念发展。

  • 标签: 格洛丽亚·内勒 艾丽斯·沃克 托妮·莫里森 伴随文本 社群建构
  • 简介:如果真如亨利·詹姆斯在《小说艺术》中所说,“小说这种东西在正确观点指引下,依然是最独立、最灵活、最奇妙文学形式”,那么人们在谈论这一文体时一再提及“现实主义”,肯定就是“批评术语中最独立不羁、最富弹性、最为奇异一种了”。确实,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文学中“现实主义”都是一个过于复杂概念,对其详尽探讨非笔者能力所及。因而本文只想就小说切入现实方式,来适时地讨论近期几部长篇小说创作问题。

  • 标签: 长篇小说 札记 阅读 文学形式 现实主义 批评术语
  • 简介:3D动画自诞生以来,凭借先进技术手段、“拟真”审美意趣和独特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当代公共视觉文化生活中重要“媒体奇观”。本文以3D动画视觉奇观形成时代语境为研究背景,对其技术维度与文化维度进行综合分析,获得3D动画视觉奇观成因和特性客观认知,进而为我国3D动画发展和研究拓展新思路。

  • 标签: 动画技术 审美意趣 文化维度 社会文化价值 数字技术 功夫熊猫
  • 简介:荀子将性定义为人与生俱来自然属性,包括知、情、意、行等内容。在做出性朴基本认定后,荀子关注了人性中消极层面(欲)而有了性恶论断,最后指出人性应该向善也能够向善,并给出了礼义、师法与乐等向善途径。荀子层层递进的人性学说不仅逻辑清晰,而且坚持了儒家基本立场。

  • 标签: 荀子 性朴 性恶 向善 层次
  • 简介:让鲁迅弃医从文著名“幻灯片事件”,是现代中国一段重要集体记忆。1922年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及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课堂“画片”上,见到替俄国人做军事侦探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头,周围是“赏鉴这示众盛举的人们”。四年后,这一段经历在《藤野先生》中得以重述,课堂电影放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围着看也是中国人,而“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

  • 标签: 鲁迅 “看” 阴影 《藤野先生》 中国人 弃医从文
  • 简介:著名古典文史研究家、台湾成功大学张高评教授语及治学方法,有这样精辟见解:“学界研究问题,起始多从单一、个别、专业、定向角度进行探论。等到研究成果积累相当丰富之后,就有必要进一步作学科整合,将边缘学科、姊妹艺术、兄弟文艺间,作一交叉探索,整合考察,如此方能反映学术之客观真实。”

  • 标签: 学术 诗集 杂文 评解 创作 学科整合
  • 简介:引言作为“火凤凰”丛书之一《狱里狱外》是这样结尾:我一生四次从监狱里走出来,都是处于风雨骤变年代。一九三六年出狱,一年以后爆发了全面抗战;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二次出狱,正是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翌日;一九四八年第三次出狱,一年以后国民党就在大陆垮台。

  • 标签: 文学创作 监狱 贾植芳 话语 人学 叙事
  • 简介: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成为影响美国诗歌创作一个重要因素,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模仿。在各种模仿形式中,化取现有中国古诗译文某些句子、词语或意象入诗颇引人注目。本文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点化说"运用到美国诗人对中国古诗模仿中,以卡洛琳·凯瑟和雷克思罗斯作品为例进行文本分析,并讨论了"语际点化"理论依据。"语际点化"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古诗在英语世界接受和传播方式,也能从文化交流角度加深理解中西诗歌兼容性和互补性。

  • 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美国现代诗歌 点化
  • 简介:一里尔克进入汉语世界,是在新诗发轫约十年后。这一时机意味着,新诗作为一种新汉语文学形式自“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受到里尔克影响。在不断被翻译和阅读中,在诗人们模仿、借鉴和移用中,里尔克作品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持续效应。时至今日,这一效应仍在发酵之中。

  • 标签: 中国新诗 《杜伊诺哀歌》 里尔克 中国当代 文学形式 汉语
  • 简介:在"中国抒情传统"奠基者高友工美学论域中,以"抒情"命名中国古典诗,绝不可以简单理解为"以抒发感情为内容诗歌"。高友工从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汲取"经验"和"形式"因素,又从中国儒家诗学继承"道德"理想,从而在"自我现时经验"、"内化形式"、"道德理想之体现"三个层面定义"抒情诗",显现出其化合中西美学探索心迹。高氏定义"抒情诗"本质上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一个现代再发现。

  • 标签: 高友工 抒情美学 抒情诗 经验 形式
  • 简介:作为一个年轻女性批评家,杨晓帆对批评对象选择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提起张承志《心灵史》、路遥《人生》、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给人第一感觉是,它们是男性、政治、社会,值得被讨论却很难被辨明;提起《棋王》《你别无选择》,

  • 标签: 文学批评 历史难题 《你别无选择》 故事 个人 哥德巴赫猜想
  • 简介:很荣幸参加这次会议,对当代文学史料问题有了更多学习机会。我结合自己研究谈谈对于史料想法,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我做基础工作在座学者都是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发起者和践行者,我从各位著述中受益良多,

  • 标签: 《废都》 当代文学 批评指正 文学史料 孙见喜 践行者
  • 简介: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中,杨周翰堪称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早年领衔主编《欧洲文学史》,对现代主义以前欧洲文学有着总体把握和精当描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他步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并开始发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的论文。但他研究并没有受到欧洲中心主义束缚,而是强调作为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文学,一定要有中国人灵魂,也即从中国学者视角来看待世界文学;此外,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诗学也有着很深造诣,在对中国文学研究中,他也能自觉地将其放在一个广阔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研究。即使在对国别文学——英国文学研究中,他也始终贯穿着一种比较视野和中国理论视角。这些都是他能够赢得国际学界尊重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纪念他并继承他留给我们遗产重要原因。

  • 标签: 杨周翰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的视野 中国的视角
  • 简介: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在继承前儒"仁民爱物"及"天地万物同体"学说基础之上用"仁心"和"良知"来诠释"万物一体",并将"一体之仁"推至社会人生至境。学界对其"万物一体"说中所蕴含生态伦理思想讨论较多,本文拟从性别伦理视角探讨"万物一体之仁",由此推衍出三层意蕴:同体之仁——男女两性平等性别意蕴;顾惜之情——以仁爱对待女性性别意蕴;差别对待——肯定性别差异性别伦理意蕴。同时指出"万物一体之仁"与女性主义伦理学中"关怀"具有理论上相通点和亲和性。借用女性主义这块他山之石,王学或可开展出更丰富诠释空间。

  • 标签: 王阳明 万物一体之仁 性别伦理 女性主义伦理 关怀
  • 简介:作为一个特定写作现象,本文所言“张爱玲传”主要是指由后人所著、业已出版传记文本。自1992年7月第一部“张爱玲传”于花山文艺出版社“诞生”到2016年初,二十四年间大陆共计出版各式“张爱玲传”已近七十部。“张爱玲传”出版数量多、速度快,已形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建构着张爱玲新一轮“传奇”。通过阅读这些传记,人们既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张爱玲传奇一生,又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创作上取得成就。

  • 标签: 文艺出版社 “传奇” 张爱玲 消费时代 问题论 价值
  • 简介:作为心学完成,阳明对孟子道德哲学中几个基本论题做出了深化。(1)将致良知与必有事焉统一起来,突出了具体行事活动本身是道德生存之基;(2)通过见性与说性区分,在心学立场上肯定了"生之谓性"作为见性真义;(3)以整体性至善融摄彼此二分善恶。通过分析阐释阳明对孟子道德哲学发展,可以避免对心学道德哲学许多误解。

  • 标签: 致良知 必有事焉 具体行事活动 见性 说性 至善
  • 简介:或许每个时代文学评论者都会遭遇这种尴尬:在狂欢落幕后场地上,我们站在收拾座椅环卫工、给道具装车表演者和花花绿绿糖纸瓜子壳之间,翘首苦待下一批明星出现。我们不确定他们模样,却猜得出他们气味,因此当空气中终于弥漫起那种充满骚动气息,我们不禁叫出声来:他们来了!然而,一个,两个,三个……当我们就要确信新演出即将开始时候。

  • 标签: 城市书写 雷同 都市 评论者 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