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共计100例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小青龙汤组50例和西药组50例。两组患者均以头孢3代、糖皮质激素、万托林、沙丁胺醇、阿斯美抗炎、止咳、化痰、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小青龙汤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肺功能(FEV1)改善情况。结果小青龙汤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及FEV1分别为(3.5±1.2分、81.7±12.6%)、(3.4±1.4分、82.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青龙汤组和西药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及FEV1分别为(0.6±0.1分、121.3±22.1%)、(1.3±0.6分、109.2±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小青龙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疗效肯定,具有化痰平喘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青龙汤 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VEP检测。结果通过视神经患者受伤眼VEP与自体健眼进行比较,P100的振幅,潜伏时均有不同程度异常,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能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44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组施行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抑郁症心理积分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组抑郁症心理积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诱发抑郁症者实施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抑郁症心理积分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专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精神卫生科住院治疗的92例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的测评),每组46例,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DS、S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诱发的抑郁患者中实施精细化专科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抑郁症 精细化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2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护理,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改变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照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喘息特点以及药物治疗反应。结果观察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观察组均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在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两组小儿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特点差异较大,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诱因 小儿哮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加失笑散治疗吐血(经确诊为胃溃疡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吐血(经确诊为胃溃疡诱发)服新加失笑散汤剂,内服,1日1剂,水煎400ml,分两次早晚饭后各温服200ml。规定3天1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其预后。结果100例经临床确诊为胃溃疡诱发的吐血症,治愈63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1%。结论新加失笑散汤剂治疗胃溃疡诱发的吐血症,用药简单,使用方便。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胃溃疡 吐血症 失笑散 新加失笑散 汤剂 内服 3剂 疗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20例,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ASA分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105)常规组(Ⅰ组)、预注射组(Ⅱ组)、稀释组(Ⅲ组)和后注射组(Ⅳ组)。麻醉诱导Ⅰ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芬太尼(50µg/ml)2µ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Ⅱ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芬太尼(50µg/ml)0.5µ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0µg/ml)1.5µg/kg;Ⅲ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芬太尼(20µg/ml)2µ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Ⅳ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0µg/ml)2µg/kg。注药完毕后2min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观察咳嗽、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咳嗽时、气管插管时记录HR和有创动脉压。结果与Ⅰ组比较,其余组患者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Ⅳ组患者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四组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稀释给药、给予预注剂量或后注射均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诱发抑郁症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老年病诱发抑郁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与护理组(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76.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

  • 标签: 精神护理 心理疏导 抑郁症 老年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15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加大卡马西平用量后发作减轻。结论发作性运动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局部或全身不随意运动,卡马西平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 临床分析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的瞬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分析CT、听觉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与FVEP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在中枢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以及CT检查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并以正常儿童做对照,,对各种检查的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听觉诱发电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组,FVEP与低频之间、低频与高频之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FVEP异常率高于正常患儿,可以用于中枢协调障碍的早期诊断,FVEP与听觉诱发电位相比较,其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中枢协调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在儿童中,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UACS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由某种或多种上气道疾病引起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认为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2012年的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UACS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第2位主要原因,占儿童慢性咳嗽总病例数的24.71%,仅次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儿童 诊治
  • 简介:目的观察57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mumaficoptioneuropathy,TON)患者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lial,FvEP〉)表现,分析其特点及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眼TON患者F-YEP的P2波潜伏期和波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眼TON中,46眼(80.70%)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迟和/或波幅降低,11眼(19.30%)F-VEP无波形;伤眼与健眼F—VEPP2波潜伏期、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光感、光感和有光感以上视力者F-VEPP2波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ON患者F—VEP均异常,F-VEP对判断预后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定量分析其结果。

  • 标签: 视神经 损伤 诱发电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间断心悸15年,加重2年入院就诊。超声示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E/A0.75,EF65%。临床诊断:心律失常,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于2014年10月10日入院后描记心电图,心率89次/min,窦性PR间期144ms,第3个心搏(R3)起搏点来自右心房上部激动到达左侧旁路时间较长,未能显示预激波,而来自左心房下部的房性早搏(R8、R11、R14)起搏点距旁路较近,能够预先激动心室,预激波明显(图1)。R4、R9、R12为房性早搏后一个窦性QRS波群,可见其形态与正常窦性不同,形态近似R8、R11、R14,且PR间期略短,为0.116s(正常为0.144s),证明旁路亦是来自左侧,因旁路不应期较长,在心率减慢时预激波方能显现。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心室预激波。

  • 标签: 房性早搏 房室折返 左侧旁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经过一年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时的护理经验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结果在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其中有82例患者低血糖诱发糖尿病次数减少,12例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6例患者低血压诱发糖尿病次数增加。结论临床上护理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常用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②健康监测③注意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压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