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早期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则可因骨侵蚀而出现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是造成患病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RA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以及生物制剂。NSAIDs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但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而DMARDs虽然能控制疾病的活动,阻止骨关节的破坏,但其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及性腺损害等副作用不容忽视。生物制剂在缓解关节影像学进展和保护关节功能方面优势显著,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在我国尚不能广泛使用。RA属中医“痹证”“历节”“痛风”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痹论”的专篇论述,因此中医药在治疗RA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相对于西医疗法,有毒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强、药材廉价易得等优势。由于广西的RA患者以湿热痹阻证最为常见[1],现笔者就清热祛湿法改善RA疾病活动度提出一些看法,与同道探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清热祛湿法 疾病活动度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中采用带袢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6年3月30例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患者均采用带袢钢板治疗方法,观察在治疗后复位丢失测量情况和肩关节的功能评估变化。结果治疗后发现患者术后3天后喙锁距离为28.42±3.93mm,术后的喙锁距离为28.76±4.32mm,平均丢失为1.24±0.98mm。患者在术前的肩关节评分为31.06±3.54分,术后的评分为73.73±4.02分,说明术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中采用带袢钢板治疗方法有利于关节的复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带袢钢板治疗方法 肩锁关节 完全性脱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温针灸加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温针灸治疗,A组仅接受温针灸治疗,B组在温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C组在温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颈椎牵引。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次后进行疼痛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估。结果:经过12次治疗,三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疼痛评分与A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组患者的颈椎ROM均较治疗前增加,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颈椎ROM与A组和C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温针灸加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ROM,减轻颈部疼痛。

  • 标签: 针刺疗法 温针疗法 疼痛测评 颈椎病 神经根病 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