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特殊科室,易感人群数量多,感染因素较为集中,感染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类探讨,包括特殊操作、病人的易感性、药物应用、病房环境、设备的再污染、人为因素等。同时,从观念、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预防方案。

  • 标签: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策,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方法对400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的评定,采用总分≥10分表示产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结果400名产妇的有效资料进入分析,产后无抑郁的310例,占77.5%,有抑郁的90例,占22.5%,以轻度抑郁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有产妇居住地域、产妇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产妇经前紧张综合征、产妇曾有过产后抑郁症或抑郁症病史等。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相关因素 方法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刀切除扁桃体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超声刀切除扁桃体术后患者300例,对患者均应用超声刀切除扁桃体,依据感染情况进行分组,未感染组患者260例,术后没有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组患者40例,术后均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刀切除扁桃体的未发生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优越于感染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其他组织感染等,均为其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超声刀下切除扁桃体的感染因素主要为年龄因素、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是否存在其他组织感染,同样也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因此在进行扁桃体的超声刀切除,对存在上述感染因素患者应给予预防感染和重点关注,尤其是对年龄较小、身体条件较差,同时手术操作时间长及存在其他组织感染情况的患者。

  • 标签: 超声刀 扁桃体切除手术 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症患儿中按照复发性和非复发性分成两类,并从此两类中随机各自选取3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各指数状况,并分析比较。结果比较复发性组和未复发性组患儿24h尿蛋白量、胆固醇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白蛋白、血清lgG、反复感染、2次白蛋白使用、治疗措施(短期)等指数,两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疾病患儿其复发危险因素具有多种性,如白蛋白使用在两次或以上、反复性感染等都会对患儿疾病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临床在诊治上需给予足够重视,根据其状况制定相应感染预防措施,让患儿病情得到改善。

  • 标签: 白蛋白 小儿肾病综合征 复发 因素 危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躯体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烧伤的患者,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6.5±15.2)岁,男性43例,女性37例。患者纳入研究后给予预防疼痛护理。分析患者护理前后换药时疼痛评分、脉搏、血压水平。结果患者护理前后换药时疼痛评分、脉搏、血压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躯体疼痛程度,对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烧伤 躯体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轻女性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25例宫内膜癌病患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所收治的25例子宫内膜息肉病患设为对照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因素。结果经研究结果得知,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月经不调、贫血状况、不孕不育、平时月经稀发、内膜回声不均以及多囊卵巢等。结论针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对年轻女性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帮助病患尽早的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早期子宫内膜癌 诊治 临床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患者在进行牙科治疗中经常会出现焦虑状况,从而不便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目的通过对患者牙科治疗中所出现的焦虑症状原因进行研究,以寻求有效缓解对策。方法作者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口腔门诊部所收治的120名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在进行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症状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经过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后发现,所选取样本中出现焦虑症状患者为109例,占总样本比率为90.93%。并且,其中女性焦虑出现的几率大于男性,年龄大于三十岁患者出现几率更大,治疗过程患者对外部环境满意与不满意程度分别对焦虑出现几率产生存在负相关与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充分了解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原因后,可根据性别、年龄差异给予不同辅助治疗,并根据周围环境给予积极改善,以便于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产生几率,提高牙科门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门诊 牙科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基础情况、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情况、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是否存在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血压、病程以及每天盐的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80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压控制合格,还有120例患者血压控制不合格,血压控制合格率为40%,不合格率为60%。结论要根据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社区健康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随机采访了60例中学生,围绕3种家庭教育方式及父母行为,总结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结果据本次研究显示,经体罚式教育的孩子19例,孩子表现为社交恐惧、自卑、怯懦、冷漠,无责任感;经娇惯式教育的孩子28例,孩子表现为依赖、叛逆心理,虚荣自私,好逸恶劳;13例经民主式教育,孩子表现为宽以待人,谦逊礼让,无恃宠若娇等不良习惯。结论父母的自身行为及其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应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且在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采取民主式家庭教育,便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用药情况、化验结果及钙磷代谢情况,且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的血鳞达标率为(32.73%),高磷血症者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血钙达标率为(42.73%),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OPPS4数据(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为(34.55%),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血透前血尿素水平、血透时间等因素均为高鳞血症的高度危险因素。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钙鳞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饮食及透析等方面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4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情况,分析患儿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440患儿主要疾患为龋齿188例,牙髓病91例,尖周病56例,舌系疾病2例,乳牙滞留82例,牙齿错合21例。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刷牙方法不正确、饭后未漱口、牙刷选择不当。临床预防措施应综合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干预,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结论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疾病种类较广,发病率较高。临床预防应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方法,使其掌握口腔健康卫生知识。

  • 标签: 儿童口腔疾病 相关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外来务工女性,对其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镇周边外来务工育龄女性2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女性进行随机分组。以目的抽样为原则有效开展焦点小组访谈、开展个人深入访谈以及开展关键任务访谈。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针对家庭经济较为贫困的女性,在利用保健服务方面,同家庭经济较优女性进行比较,相对较差。结论要求政府限制日益增长医疗费用,扩大外来务工合作医疗有效覆盖范围。

  • 标签: 外来务工女性孕产期保健 社会因素 经济
  • 简介:摘要宫腔粘连会破坏宫腔正常结构,引发痛经、不孕及反复流产等后果,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分离手术应用于宫腔粘连的治疗已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具有微创、疗效肯定及恢复速度快等优点。但值得重视的是,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质量不理想。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充水球囊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无锡马山居民的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马山街道栖云社区成年常住居民505人,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体检、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居民慢病患病率、吸烟、饮酒及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社区检出的慢性病前四位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7.02%、4.75%、4.36%、3.76%,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5);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22.97%、20.20%,其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参加体育锻炼频率≥6次/周的人数构成比为9.31%,每周锻炼少于1次的人数占54.65%。结论吸烟、饮酒及缺乏运动锻炼等是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居民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社区 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8例,总结影响老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之后予以分组研究,即常规组(n=19)、干预组(n=19)。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骨折发生率。结果经调查得知,年龄、皮质激素、跌倒、低钙饮食、脆性骨折是影响老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随访1年后,干预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为21.1%,常规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为52.6%,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因素非常多,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加大推广与普及力度。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营养是我们身体成长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儿童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必须要从外界汲取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此来维持身体机能更好的运作。如果不能汲取到一定量的营养,就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影响其成长发育。研究表明,儿童的营养获取状况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提高儿童的营养水平,为以后的健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儿童营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药患者,分析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包含30例心理因素、33例尿路感染因素、35例尿管和药物刺激因素,20例短时间尿液大量生成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因素、9例环境因素、8例知识缺乏因素。结论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会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加强护理,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膀胱灌药 药物保留时间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产科护理人员卫生状况的因素,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卫生的依从。方法对我院50位产科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手卫生的依从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及统计,并让护理人员填写《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执行的原因调查问卷》,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各病区产科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远远低于操作后的手卫生依从;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因素很多,医务人员工作繁忙,顾不上洗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

  • 标签: 产科护理人员 卫生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理的角度发现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暴力风险,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急诊科30名护士进行观察,以发现存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暴力风险因素,进一步对这些护士进行调查考核以发现产生这些暴力危险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进行暴力危险的预防干预。结果30名急诊护士积极配合暴力干预措施,干预前后30名护士的专业知识考核通过率、急救技能考核通过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患者投诉率、暴力的发生率较干预前也有显著下降。结论护士在急诊患者的治疗以及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发现这些导致暴力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护理工作中暴力的发生,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暴力风险 干预 预防对策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生和未发生NRDS新生儿3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在临床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论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很多,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危因素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