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光眼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该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0例青光眼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要低于观察组的患者。结论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进而更好的提高患者青光眼疾病的治疗有效性,所以可以将综合护理广泛的应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青光眼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及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城区的幼儿园1所、小学3所以及初中2所共432名在校生,给予CBCL教师评定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5岁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总体比较、分析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表现的影响,可看出父亲职业与母亲职业之间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儿童心理行为中的焦虑、抑郁、思想问题和过失行为、攻击性行为等表现分别与母亲职业、父亲职业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父母职业会对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具有影响,恰当干预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将促进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

  • 标签: 父母职业 儿童 心理行为 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奥氮平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10月共收治100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取BEHAVE-A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HAVE-AD评分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不遵医饮食行为原因及对策。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对高血压病人不遵医饮食行为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自控能力不足、饮食习惯不良等对于高血压病人不遵医嘱饮食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不了解肥胖的危险、家庭成员不配合饮食等对于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导致高血压病人发生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较为复杂,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遵医饮食行为

  • 标签: 高血压 不遵医饮食行为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开展分析研究,探究最为科学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病区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出现暴力行为的案例开展分析,研究暴力发生的原因和应急处理。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患者的精神状态、环境、药物和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其特点开展针对性处置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行为,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危害行为的发生与疾病分型、职业、文化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有效防范危害行为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各因子与危害行为的关系,统计不同职业、文化水平患者发生不同危害行为的人数,统计不同分型发生各危害行为的人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发生危害行为的35例,22例为伤害他人行为,13例为自伤行为。男女性别差异对发生危害行为的几率无影响,激活性因子及敌对性因子高者发生伤害他人行为较多,焦虑忧郁因子高者发生自伤行为较多。结论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危害行为的发生与其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存在一定联系;患者的发病类型不同,发生危害行为的方式也不相同。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危害行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曲唑酮与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唑酮(38例)和奥氮平(37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以痴呆行为量表(BRSD)评定疗效并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曲唑酮和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显效率分别为39.5%和3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唑酮组和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8%和32.4%,曲唑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和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是应用曲唑酮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曲唑酮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一样的心理会对儿童口腔内科治疗的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探究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之间,我科室接诊的三百例临床数据,按照年龄、居住环境、生长地、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调研心理对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影响。结果使患病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为病种,年龄较大的患病儿童以及生长在和谐的环境中的患病儿童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造成儿童心理行为的原因十分广泛,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造成大概11的口腔内科疾病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医生应对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多加注意,使其能够在根本上顺利的治疗疾病。

  • 标签: 口腔内科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以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行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危险行为 预见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糖尿病前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可逆阶段,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时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和预警信号。在我国,IGR患者有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病,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MI增加或肥胖、体力活动缺乏及未重视疾病早期等有关1。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在2008年10月发表的《糖尿病前期诊治共识》2-3中特别重申了关注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体质量、针对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的药物治疗等来优化IGR患者远期转归的方法,其中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缓IGR转变为糖尿病,而且能减少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研究显示5,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亿人之多,这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的强大后备军,所以采取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刻不容缓。现就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的干预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前期人群 生活行为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分析遵医不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对197例农村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糖尿病农村遵医行为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期痴呆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调查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91例患者出现了行为和精神症状,行为和精神症状发生率为91.0%。其中,出现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和妄想、幻觉,以及情感淡漠和语言紊乱等。结论掌握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并加强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期痴呆 行为和精神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国目前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1%1。儿童人口的庞大数量,儿童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变的庞大,儿童的护理与治疗任务也变的艰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家长能给儿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的儿童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给儿童入院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麻烦。

  • 标签: 儿童 心理行为 影响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现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14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现状进行问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乙肝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 遵医行为 复发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位自卑、内向的男研究生遭遇失恋之后前来咨询,咨询师运用理情行为疗法,同来访者共同分析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让其对自己有了更恰当的定位,对失眠、吸烟、酗酒进行了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抑郁、失眠和酗酒等症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咨询后期对来访者的认知方式进一步纠正,对其人格的完善很有益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自杀自伤、健康妥协、攻击暴力、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吸烟饮酒、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发型双相障碍存在比较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临床应该加强患者各个疾病时期的重视,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 标签: 早发型双相障碍 危险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对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核及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 急诊 医务人员 行为干预 手消毒 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亚低温治疗后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变化。方法将符合亚低温入选条件7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组36例、常规治疗组36例,同期正常产足月儿32例为对照组,亚低温组入院后即行亚低温联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常规治疗组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日龄6-7天27-28天行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亚低温治疗可提高新生儿行为测定分值,三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患儿,尽早使用亚低温治疗,治疗后可应用NBNA评分评价窒息新生儿,可以早期发现其有无脑损伤。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行为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