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绿素铜钠联合利可君治疗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干扰素治疗CHB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分为3组,A组20例为IFN组,B组40例加用利可君,C组41例加用叶绿素铜钠+利可君。治疗1个月后分析各组外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也有所升高(P<0.05),A组骨髓抑制明显,B、C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叶绿素铜钠联合利可君可有效改善干扰素治疗CHB所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骨髓抑制 叶绿素铜钠片 利可君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采取独一味分散、复方甘草酸苷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和干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30例并根据患者所接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对应治疗方案将其每组1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应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联合独一味分散治疗。分别于疗程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差异。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后病情变化为疗效判断依据,观察组判定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干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将独一味分散联合复方甘草酸苷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两者联合不但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价值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独一味分散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半固体骨架胶囊配伍米索前列醇抗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抗孕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其中实验组行米非司酮半固体骨架胶囊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抗孕,观察两组流产有效率、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清宫率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流产有效率91.2%,阴道出血量(80±13)ml、孕囊排出时间(3.4±1.6)h、流产后清宫率2.94%和副作用发生率8.82%,而对照组分别为76.4%、(94±27)ml、(51.3±8.9)h、26.47%和29.4%。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半固体骨架胶囊配伍米索前列醇抗孕可提高流产有效率、减少了药物用量、降低了副作用发生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孕囊排出时间、降低流产后清宫率,且毒副作用较轻,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半固体骨架 米索前列醇片 抗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联合甘草酸二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58例NAFLD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9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29例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肝功能(ALT、AST)、血脂(TG、TC、LDL、HDL)、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B超显像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血脂指标、IRI及B超显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AST、LDL、HDL外均有明显改善(P<0.05),尤以治疗组的ALT、TG、LDL、HDL下降更为明显(P<0.01)。用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联合甘草酸二胺对NAFLD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 标签: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甘草酸二胺片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控释与硫酸吗啡缓释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3例晚期癌症伴有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42例)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治疗,B组(41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治疗,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维持剂量≤30mg/d和>30mg/d的有效率分别为89.7%和92.3%,而B组患者维持剂量≤60mg/d和>60mg/d的有效率分别为88.0%和56.3%,两组比较维持量为小剂量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当维持量增大时,A组疗效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时,两组比较当维持量为小剂量时A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维持量增大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与硫酸吗啡缓释对晚期癌症重度疼痛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需大剂量药物止痛或用小剂量药物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晚期重度癌痛患者推荐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

  • 标签: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6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对比。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及治疗后的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EMFA)治疗慢性心衰(CH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我院的CHF患者80例,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n=40)给予常规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EMFA)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LVESD、LVEDD、LVEF等心功能指标,hs-CRP、IL-8水平,6MWT、Lee心衰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及血清IL-8、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MFA治疗CHF可提高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慢性心衰 心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棉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复方醋酸棉酚进行治疗。月经第。五天开始水平口服,每天20mg,疗程3个月,比较前后症状、肌瘤体积变化、血红蛋白值及血生殖激素水平。结果98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闭经,其中有12例围绝经期患者从此绝经。治疗后月经过多及痛经症状明显好转,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中12例小于2.0cm肌瘤消失,血红蛋白增加,血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复方醋酸棉酚治疗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醋酸棉酚片 子宫肌瘤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3例患者给予常规疗法,作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氨氯地平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对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4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并作随访对照观察。对照组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双嘧达莫、泼尼松、中药及对症等。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口服黄芪(0.41g/),16岁~78岁1.23g∕次,一天三次,疗程2-3个月。结果治疗组尿常规异常2例(2/25),对照组8例(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5);治疗组肾病综合症复发1例(1/25),对照组5例(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P<0.01)。结论黄芪片在肾病综合症后续治疗中有肾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减少尿常规异常和激素的不良反及肾病综合症的复发。

  • 标签: 黄芪 肾病综合症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底修复术中应用聚丙烯网后网侵蚀的发生率、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侵蚀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在接受聚丙烯网盆底修复术时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病人平均随访16.4个月,有8例术后有阴道网侵蚀。发生网侵蚀时间为10.6±3.2月。比较网侵蚀和无侵蚀病人的年龄、产次、绝经不绝经、有否雌激素治疗、吸烟与否及POP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侵蚀组织在病理表现上属于慢性炎症反应。结论聚丙烯网侵蚀多数发生在手术后11个月左右,围绝经期有可能是网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去除侵蚀网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网片侵蚀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补对腹外疝修补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应用生物补进行膜外疝修补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应用生物补修补后的效果。结果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1例修复后引发切口感染,有4例体温>38℃,予以治疗、护理后,均恢复正常。1个月后进行随访,我院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采用生物补对腹外疝患者进行修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其不仅能够对局部感染予以抵抗也能够缩短拔出引流管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生物补片 腹外疝修补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厂家硫酸对红霉素肠溶释放度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显色法分别对红霉素肠溶片在酸中和缓冲液中的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不同厂家硫酸进行红霉素肠溶的释放度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硫酸是试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硫酸 红霉素肠溶片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炎康复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肾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UN、Cr、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F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基础治疗和和贝那普利治疗基础,采用肾炎康复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炎康复片 老年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动态摄影法和相位摄法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符合要求患者的相位摄图像和动态摄影截图诊断对比。结果(1)相位摄及动态摄影法诊断疾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每种疾病组间比较会阴下降、盆底疝、直肠内套叠、肛门括约肌失迟缓有统计学差异(P<0.05),直肠前突、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症、骶直分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摄影在会阴下降、盆底疝、直肠内套叠、肛门括约肌失迟缓诊断上优于相位摄

  • 标签: 排粪造影 动态摄影 出口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X和CT检查针对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的38例患者为分析对象,38例患者均采用X和CT两种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内容。结果38例患者CT检查诊断准确率(97.4%)高于X诊断准确率(76.3%),且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块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肺门肿大征、血管集束征、结节型、骨转移及空洞等病灶征象呈现结果与X相比均更加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和CT是临床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针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诊断上,CT检查相比X检查来说诊断优势更为突出。

  • 标签: X片检查 CT检查 周围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颈椎病X线平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病例74例,观察其X线平,对结过作分析。结果74例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异常等明显X线平特征。结论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X线平片 影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视网膜中央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网膜水肿消退41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42例,眼底出血完全吸收39例,荧光血管造影正常患者3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水肿消退26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患者22例,眼底出血完全吸收20例,荧光血管造影正常患者1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应用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和血明目片 视网膜 中央静脉阻塞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