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29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将其中高度怀疑存在宫颈癌病变的体检者进一步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分析HPV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2290例体检者中HPV高危阳性72例,占3.14%;HPV低危阳性15例,占0.65%;其中16、18高危阳性13例,占3.01%。HPV总阳性率为3.79%;有34例患者为低级别以上病变,占总体检者的0.43%。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检出病例数为13例,占86.66%;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未检出病例数为17例,占13.33%。结论HPV低危感染与尖锐湿疣有关,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率更高。同时HPV感染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 应用
  • 简介:(桂林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541004)摘要目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是指一组见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此类宫颈癌局部肿瘤不易控制,手术难度大,容易发生淋巴转移或远处转播,无瘤生存期短,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本研究拟探索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根治性手术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47例在我院妇产科通过病理及临床确诊为Ⅰb2—Ⅱa期局部肿瘤直径74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同步放化疗,2~3周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同步放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平均直径缩小为2.74cm,与放化疗前肿瘤平均直径5.27cm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NC)3例,进展(PO)0例。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前进行同步放化疗,能有效缩小原发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宫颈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血清标志物。方法采集50例宫颈癌患者和30例健康妇女血清标本,提取血清中RNA,利用Microarray基因芯片方法在病例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混合血清样本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差异表达的miRNA验证,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这些miRNA在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Microarray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存在miRNA差异表达,其中表达上调的5个,分别为miR-21、miR-25、miR-205、miR-486-5p和miR-148a,表达下调的2个,分别为miR-143和miR-372。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筛选出的miRNA,与芯片筛选的结果一致。选取差异表达最显著的3个miRNA(miR-25、miR-205、miR-486-5p)作为诊断宫颈癌的候选标志物,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2、0.949和0.944,通过最佳临界值分析,其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93.3%,90%、96.7%和90.0%、90.0%。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存在miRNA表达异常,miRNA是诊断宫颈癌的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病理在结核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结核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临床病理检查,分析结核性宫颈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评价结核性宫颈炎的诊断情况。结果本组14例结核性宫颈炎患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下腹部不适、疼痛等,且临床检查表现为宫颈糜烂、肥大、溃疡等,通过临床病理检查可知,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以结核性肉芽肿为主,主要位于宫颈管粘膜的间质内,少数位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或鳞状上皮下,且病变伴随着显著的干酪样坏死。结论在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特点、临床检查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检查,可为准确诊断结核性宫颈炎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核性宫颈炎 临床病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诊治的患者中抽取1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全部对象均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子宫颈病变具体情况以及程度。结果筛查结果显示141例患者生殖道感染率为38.30%,癌前病变率为26.24%,原位癌发生率为18.4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为17.02%,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并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其身心健康。

  • 标签: 宫颈癌 早期筛查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4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围术期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情况,抑郁状况和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手术之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宫颈癌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患者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微波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仅有4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过程中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微波治疗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影像检查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最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详细的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然后经过手术治疗并送病理切片,将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分析,计算多层螺旋CT与MRI在检查中对宫颈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75.63%;MRI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91.25%,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78.75%;MRI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93.13%,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正确率高,且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分辨力较高,是进行宫颈癌手术前的最佳检查手段,为宫颈癌手术的开展做了较好的铺垫。

  • 标签: 研究 MRI 检查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筛查统计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组织荧光色泽呈暗色、紫色、紫红色的有52例,占5.2%;收全部集标本送检,病理报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6例;宫颈癌36例,其中原位癌29例,宫颈浸润癌7例,宫颈癌发病率为3.6%。结论早期诊断并给予早期治疗是降低宫颈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内容,且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早期宫颈癌 筛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酸浆联合LEEP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7例,研究组采取酸浆联合LEEP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LEEP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与对照组74.47%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率为0,对照组术后7例感染,其感染率14.89%,比较差异明显,(χ2=10.572,P<0.05);研究组阴道流液量(9.0±2.1)ml、排液持续时间(4.6±2.1)d及创面愈合时间(3.1±1.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酸浆联合LEEP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有利于创面愈合,值得应用。

  • 标签: 酸浆 LEEP术 重度 慢性宫颈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50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结果150例电子阴道镜检查中,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84例,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炎6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m12例,宫颈癌6例,宫颈湿疣2例,正常宫颈2例。诊断正确率98.4%,假阳性率3.7%,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0.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尤其对诊断CIN和宫颈癌有重要价值,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疾病 诊断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宫颈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注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应用于宫颈炎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降低疾病复发率,而且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宫颈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选择及其结果判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体检女性中存在宫颈异常者,共计134例,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于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标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期共26例,占全部宫颈癌的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2期共17例,占全部宫颈癌的35.42%,宫颈上皮内瘤变3期共5例,占全部宫颈癌的10.42%;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联合检查优于单项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防癌筛查的常规项目。

  • 标签: 基层医院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TCT(薄层液基细胞学)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做宫颈病变筛查的女性(260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受检者均做HPV、TCT以及阴道镜病理活检,总结病理结果、病理结果与筛查结果对比以及筛查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结果在此次研究筛查女性中,2519例正常,81例是宫颈病变,分别是8例是宫颈疣样病变,2例是宫颈癌,3例是CINⅢ,18例是CINⅡ,28例是CINⅠ,22例是慢性宫颈炎。HPV、TCT、联合筛查的真阳性是51例、46例、77例;假阴性是30例、35例、4例;真阴性是2422例、2476例、2486例;假阳性是97例、43例、33例。联合筛查的准确度大于单独HPV、TCT,差异显著。联合筛查的特异度大于HPV,差异显著。联合筛查的敏感度大于单独HPV、TCT,差异显著。结论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HPV联合TCT的价值很高,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不程度高于单独筛查。

  • 标签: 宫颈病变 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 薄层液基细胞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将我院妇科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采用宫颈癌手术的患者并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减少宫颈癌手术的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宫颈癌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宫颈病变患者90例,分别采用阴道镜和病理检查,对比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阴道镜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敏感度为81.8%(9/11),特异度为94.9%(75/79),符合率为93.3%。经阴道镜检查宫颈癌的敏感度为83.3%(5/6),特异度为96.4%(81/84),符合率为95.6%。结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阴道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较高,且具有简单、安全的优点,可以作为门诊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推广使用。

  • 标签: 阴道镜 病理诊断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千玉洁洗液对于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0例我科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千玉洁抗菌洗液进行会阴冲洗和喷涂。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阴道分泌物多,并发症高,产生各种不舒适感,实验组患者应用千玉洁洗液后,患者主诉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无并发症的发生,全部顺利完成放疗。结论千玉洁抗菌洗液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的预防宫颈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千玉洁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