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下肢静脉血栓经颈静脉置管溶栓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下肢静脉血栓病患40例,都施以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于住院时间,试验组(13.57±3.21)d,比对照组(17.42±4.18)d短,P<0.05。对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0.0%,比对照组20.0%低,P<0.05。结论:于下肢静脉血栓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颈静脉置管溶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其术后肢体活动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1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肢体功能活动情况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胫腓骨骨折 肢体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以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且给予治疗的68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重点观察对象。计算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看护,研究组:静脉置管+皮肤护理,比较内容: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感染,占比5.88%,对照组出现8例导管感染,占比23.53%;②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2.65±1.32)天,对照组者住院时间(6.47±2.02)天;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对照组70.59%,均是研究组理想(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实施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皮肤护理 ICU 导管相关性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 (DVT)和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在2019年 2月 -8月期间选取来院治疗髋部骨折的老年人 92例,均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各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预见性护理 满意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宫颈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DVT )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从我院 2018.03-2019.03 期间入住的宫颈癌患者中筛选出 100 例进行试验,按照挂号流水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性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DVT 临床症状变化、不良情绪的得分情况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结果 实施护理后,试验组的患者双下肢腿围变化、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不良情绪得分以及凝血指标( FIB 、 D-D )与对照组相比较低, P < 0.05 。 结论 积极性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术后下肢 DVT 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意义。

  • 标签: 积极性临床护理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在心内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内容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卧床时间、个人情况、个人肢体自主活动能力、患者血液检测凝血情况 6项,根据总分值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3个级别,分别在临床观察、踝泵运动、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正确体位的选择、医用弹力袜的使用及用药观察护理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标准护理计划。结果: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应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后, 158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中仅发生静脉血栓 7例。结论: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对其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 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 ICU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并在 ICU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患者 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在 ICU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ICU CRRT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骨科手术室术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骨科2020.10-2021.10期间选出58例择期手术的患者,根据奇偶法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实施术中预防性护理,然后分析各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凝血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手术室术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术中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手术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