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褥感染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产褥感染患者共1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病症发现,第二产程剖宫产、会阴切口、阴道炎症、孕前盆腔等病变的反复发作,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是引起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基本满意。结论分娩前积极的治疗措施对于产褥感染患者的发生有很大的意义,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褥感染 护理干预 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5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少部分患者以肺外表现为主要表现腹痛、头痛、血小板减少等。均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40例痊愈出院,15例好转出院,3例转往上级医院。结论支原体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表现外,还可以引起肺外多个系统的损害,早期进行诊断,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小儿,支原体感染,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骨外科手术时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的339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9例患者中,共计有16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71%,其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切口部位以及抗生素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所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黄金葡萄球菌的感染率最高(31.25%);结论加强对骨科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骨科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 标签: 骨外科 切口感染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6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2月525例脑出血病人,其中并发医院内感染病例78例,下呼吸道感染41例,尿路感染23例,肠道感染6例,口腔感染2例,血液感染2例,其他部位感染4例。针对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昏迷、导尿、深静脉穿刺等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经过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及护理,82%患者治愈及好转。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常见感染性标志物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抗-HCV、抗-HIV1/2、抗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抗-TP阳性者,同时用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剂检测.抗HIV1/2阳性者,用另外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阳性者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抗-HCV阳性554例,阳性率1.14%;抗HIV1/2阳性68例,阳性率0.14%;抗-TP阳性779例,阳性率1.60%.抗-HCV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抗-HIV1/2、抗-TP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抗-HCV、抗-TP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1/2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CV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分别为3123例和549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和99.10%(549/554);抗-HIV1/2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至59岁人群,阳性46例,占总阳性例数的67.65%(46/68);抗-TP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714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1.66%(714/779).结论住院患者中HBV、HCV、HIV和TP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且HIV和TP近年来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HCV、HIV和TP感染标志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关键词住院患者;感染标志物;检测;研究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次数、感染程度等,从而总结出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总共有41例次院内感染感染的部位多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以及上呼吸道这三个部位,诱发感染的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可知,女性、合并疾病、住院时间超过30天,住院期间没有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合并疾病、住院时间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相关,要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合理运用广谱抗生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是关键。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6-02
  • 简介:摘要对于普通外科手术而言,切口感染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复杂,一旦出现必然会影响到患者的复原速度,情况严重的话会增加患者住院治疗中的风险,这对于医院自身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需要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予以高度的重视。以下本文通过相关案例进行数据比对,重点围绕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相关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09-02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进行质量监控,对我院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为下一轮PDCA循环提出改进意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2013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制定防控措施,确定活动计划;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及2014年实行PDCA循环后,同期医院感染患者的发生数、发生部位和病原菌进行调查对比.结果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针对医院感染的特点,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病区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发生原因,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结论PDCA循环能够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措施的落实,加强危重病人的口腔护理,加强耐药菌感染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词PDCA循环;医院感染;质量监控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呼吸内科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前者存在医院感染,后者无医院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感染的有30例,未发生感染的有170例,统计结果显示,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侵入性操作、抗酸制剂、抗生素使用不恰当及患者的年龄等。结论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医院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护理管理的作用,致力于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行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易发区、环节、原因进行分析,观察组展开护理监测模式。结果经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感染可得到有效控制,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医院护理工作更具有规范性。结论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医院高层领导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标签: 医院 护理管理 院内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腹部超声用于黄疸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进行腹部超声的45例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和鉴别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无胆扩张患者只有1例诊断不明,诊断结果以直接诊断居多,诊断准确率为96.3%,而胆道扩张患者0例诊断不明,均成功诊断,诊断准确率100%,准确率与误诊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诊断具有准确率高、无创、操作方便等特点,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腹部超声 黄疸疾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