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核磁共振( MRI)检查婴儿脑损伤的病理变化情况,以提供准确的影像数据,为幼儿脑损伤的诊断评估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从而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0例脑损伤婴儿,应用 MRI检查其身体状况,评价患者的病理情况,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头部核磁检查能发现 50例婴儿中脑损伤 47例,即有效率为 94%。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3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14例,颅内出血 3例,胼胝体发育异常 7例,未查出脑损伤患者 3例。结论常规 MRI检查可以明确婴儿脑损伤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MRI检查无 X线辐射,对正处在高度发育阶段婴儿来说将更具安全性,可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推广。 关键词:婴儿脑损伤;头部核磁共振   婴儿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 1岁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及婴儿期危重疾病或创伤所留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致病原因有出生低体重、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婴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低血糖昏迷、新生儿重症感染等。临床表现有行为神经发育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婴儿期脑损伤轻者可有效治愈,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是造成患儿以后身体和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由于其严重后果,所以影像学检查对婴儿颅内疾病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可使脑损伤患儿早发现,早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2月—— 2015 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0例疑诊有婴儿脑损伤的患儿。男婴 28例,女婴 22例,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年龄都在出生后一年内, 50例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脑病。    1.2研究方法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患儿颅部进行全面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诊断婴儿病变,从而及时作出有效的治疗的方案。    1.3诊断参数 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头部 MRI扫描,扫描参数为: T1WI: SE序列 TR=389ms, TE=15ms,常规进行矢状面和轴面扫描; T2WI:快速 FSE序列, TR=3035ms, TE=100ms,常规进行轴面扫描;视野 17cm×17cm-22cm×22cm,矩阵 182×256,层厚 4mm。 DWI采用回波平面成像( EPI)超高速成像方法,即 EPI-SE法, TR=2144ms, TE=56ms,梯度磁场从 x、 y、 z轴 3个方向上施加, b值均为 700-1000s/mm2。视野 19cm×38cm,矩阵 128×72,层厚 4mm。所得结果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给出分析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肝硬化内结节患者72例,对其进行核磁共振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若患者为一般肝硬化内结节,则T1W1信号为稍高或者相似信号,T2W1信号大部分是低信号;若患者为肝硬化内再生结节,则T1W1一般是高信号,T2W1信号是相等或者低信号;若患者为肝癌结节则T2W1信号是高信号,T1W1信号是相等或者稍低信号。结论: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可以有效鉴别肝硬化内再生结节与肝癌结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结节 核磁共振 肝癌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价值。方法:收治 2016-12至 2017-12共 80例 膝骨关节炎患者。常规组:应用CT诊断研究组:应用核磁共振诊断。。 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高于常规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安全可靠性高,可三维成像,有着无辐射、无害以及无创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核磁共振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加以探究。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月到2021年12月,例数200例,一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一组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检出梗死灶178个,对照组检出病灶110个,MRI扫描额叶、顶叶、基底节、丘脑、内囊、脑干病灶检出数量均多于对照组(P

  • 标签: 核磁共振 脑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人体踝关节是极容易受损的关节之一,其解剖结构复杂。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常规X 线检查踝部损伤,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影像( MRI) 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推广,目前该影像技术因期对软组织的高分辨能力、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损伤等特点,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疾病的检查,近来,临床研究发现,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实施 MRI 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对核磁共振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为今后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核磁共振 踝关节韧带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核磁共振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2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果 2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病灶在常规序列扫描TWI、T2WI、FLAIR序列中信号不完全一致,而在DWI序列中均呈高信号,且ADC值减低,具有特异性。 结论 DWI序列扫描不但可以提高诊断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准确率,还可以帮助判断脑梗死的大小,其他的常规序列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病变,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也是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踝关节部位组成骨较多,关节韧带结构复杂,由于特殊的承重位置,加上频繁的行走和剧烈运动,踝关节扭伤被认为是人体中发生最频繁的运动损伤,踝关节发生损伤时常为多个韧带合并损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核磁共振以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提供直接、无创的韧带图像,目前已被公认是显示关节韧带的最佳手段。本研究对核磁共振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今后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核磁共振 踝关节韧带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脑梗塞患者71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1例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最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为65例),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塞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71.43%,准确性为95.78%,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诊断脑梗塞的价值较高,能明确疾病类型、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判断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脑梗塞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准确性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应用而备受关注,而核磁共振设备作为该技术的核心装备,其安全维护和日常维修显得尤为重要。保证核磁共振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不仅关乎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服务质量,更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核磁共振设备安全维护和日常维修策略的探讨,提供科学的操作指南和管理建议,以确保核磁共振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服务。

  • 标签: 核磁共振 设备 安全维护 维修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核磁共振(MRI)简易序列(AP)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9例疑似乳腺爱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观察并分析AP与常规序列(FDP)在乳腺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与FDP诊断比较,AP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AP扫描时间和阅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乳腺MRI检查AP与FDP的诊断价值相近,但AP的扫描时间和诊断效能更高,优势显著。

  • 标签: 乳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简易序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NMR)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集的10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进行对比诊断。通过比较核磁共振结果与其他常用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和CT扫描)的结果,评估核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核磁共振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与X射线和CT扫描相比,核磁共振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此外,核磁共振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评估,如半月板撕裂和韧带损伤。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筛查和诊断中,核磁共振应被视为一种可靠和有效的影像学工具。然而,进一步研究仍然需要,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膝关节损伤者,研究对象均是接受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于检查的情况进行判定,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膝关节损伤检出情况,同时对于影像表现进行观察。结果:采取MRI检查方式,对于膝关节损伤疾病,确诊率为97.00%,而CT检查方式,对于病变确诊率79.00%,MRI检查的确诊率高于CT检查(P<0.05),半月板损伤影像特征为三角形低信号;韧带损伤见低信号、完整及连续纤维束;骨质损伤可清晰显示骨挫伤部位情况以及骨折线形态。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疾病,应用MRI检查方式,可以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早期识别损伤病变类型,指导合理治疗干预,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9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阳性37例,阴性52例,MRI诊断阳性36例,阴性53例,诊断灵敏度为94.59%,特异度为98.08%,准确度为96.63%,与确诊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结论:MRI在诊断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方面价值较高,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MRI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8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病变组62例、乳腺癌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DCE)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TIC曲线类型以及相关定量参数。结果:乳腺癌组患者TIC曲线多为Ⅱ型、Ⅲ型28.26%、58.70%,良性病变组患者多为Ⅰ型77.4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分析DCE定量参数,与良性病变组相比,乳腺癌组患者Kep、Ktrans、Ve均更高(P<0.05)。结论:良性、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TIC曲线及DCE定量参数差异明显,可为乳腺肿瘤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定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