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9年6月开始对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介入选择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应用尿激酶(UK)溶疗法,对4例符合介入溶标准病例应用此法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动脉溶栓 介入溶栓治疗 脑出血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使用保妇康来对宫颈炎合并HPV感染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再次对使用过保妇康进行治疗的246位患者的病例以及使用后的效果进行仔细的分析综合。结果手术后的4个星期内进行跟随观察,发现对照组的康复率为90.98%(122/123),而治疗组的康复率为99.18%(113/123),进行卡方检验之后,发现P小于0.01,其较大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两个组的患者的阴道液体排出量以及伤口结痂后出血的时间进行比较,得到P也小于0.01;手术之后半年,治疗组HPV的转阴率达到了96.73%(104/109),对照组的转阴率为86.58%(84/98),P小于0.05,其较大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结论使用保妇康来对宫颈炎合并HPV感染进行治疗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保妇康栓 宫颈炎合并HPV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制消灵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消灵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和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降低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制消灵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可降低纤维蛋白尿、血浆粘度。

  • 标签: 脑梗死 降纤 疗效 精制消栓灵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组(n=51)和非溶组(n=18);溶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7d,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3d后改服每天150mg,1周后改为每天50mg,并静脉滴入硝酸甘油7~10d。非溶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组。结果:69例中溶组51例的总溶再通率为74%;在4h内获溶治疗者35例;溶延迟时间为3.1±2.0h;4h内溶再通率的80%(28/35)明显高于4~6h内的44%(7/16),P〈0.05;溶组的住院病死率12%(6/51)显著低于28%(5/18),P〈0.05。结论:120-CCU溶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早实施溶治疗,显著提高溶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120-CCU溶栓模式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溶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MI患者的溶疗效,根据发病后时间溶分为0~3h,〉3-6h,〉6~12h三组。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74.51%、61.91%。早期治疗(0-6h)组血管再通率(78.38%)与延迟治疗(〉6~12h)组的61.9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五周病死率、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AMI发病后6h内溶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率最低,但发病时间〉6-12h的溶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静脉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治疗的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起病3个月后mRS评价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114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96例(mRS>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示预后不良与年龄、收缩压水平、基线血糖值、溶前NIHSS评分、溶后24小时NIHSS评分、ASPECT评分和发病到接受溶的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收缩压水平高,患者溶时血糖高,ASPECT评分高,发病到接受溶的时间长和溶前的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与ASPECT曲线图比较,过高或过低的收缩压可能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缩短发病到接受溶治疗的时间,可以改善静脉溶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治疗的相关因素,观察急诊溶治疗的诊断―用药时间的改善情况及溶疗效。方法:分别从发病时间(溶时间窗)、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探讨对溶治疗的影响,结合诊断―用药时间分析我院溶治疗的再通率情况。结果:影响溶治疗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时间窗、年龄、心功能(KillipⅢ级)、non-STE、心源性休克等;急诊科诊断―用药时间为101.9min;溶再通率为83.3%。结论:急诊科开始溶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再通率也明显增加,影响溶最主要的因素为发病时间窗、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提示在二级医院急诊溶治疗可能是首选措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再通率 急诊科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发病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溶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患者溶后0.5、1、2、4、12、48小时及1周血浆IL-8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再通,12例未通.两组溶后血浆IL-8水平在溶后0.5、1、2、4、12、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于48小时达峰值.结论:①IL-8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血浆IL-8浓度能反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与损伤程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溶再灌注后血浆IL-8浓度较未灌注者低,溶再灌注挽救心肌而减轻的炎症反应程度足以抵消再灌注炎症损伤.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8动态变化及峰值浓度不是判断溶再通情况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血浆 IL—8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白细胞介素-8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溶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的13个中心的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的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的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药物与高剂量溶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 标签: CIS患者 不同药物 不同剂量 不同给药途径 溶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