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的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与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细胞因子 乌司他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性附着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用Migfit磁性附着为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34副磁性附着除1副义齿基托折裂,4颗基牙出现牙龈炎外,其余覆盖义齿使用均正常,其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咀嚼功能良好,基牙健康,固位效果满意。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Migfit磁性附着可为全口覆盖义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位力,能改善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确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全口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对血浆D-二聚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患者化疗前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Ⅲ、Ⅳ期患者三周期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晚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的水平可作为观察乳腺癌患者的严重程度、化疗疗效判定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联合化疗 血浆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的影响。方法将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微泵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维持应用7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浆D-二聚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乌司他丁组血浆D-二聚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观察采用利巴韦林和甲氰咪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扁桃炎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10~15mg/(kg·d),及甲氰咪胍10~15mg/(kg·d)雾化吸入治疗,2次/d。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利巴韦林和甲氰咪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扁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利巴韦林 甲氰咪胍 咽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1人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0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36mmHg,平均26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21mmHg,平均眼压17mm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视力<0.1者5眼,此5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11眼;>0.5者22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 标签: 窦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摘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全麻诱导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过程和冲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手术的30例冠心病70-80岁患者,据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l0例),分别为I组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l.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Ⅱ组用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Ⅲ组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4g/kg,阿曲溴胺0.4mg/kg。3组患者分别记录.诱导前时(T0)、诱导后2min(T1)、喉镜显露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时(T3)、充气腹5min(T4),MAP、HR、CSI。结果与T0相比T1、T2时,各组血压显著下降;T3,T4时,I组Ⅱ组血压、心率显著升高。与I组相比Ⅱ组各时点CSI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Ⅲ组CSI显著下降,T3、T4时,心率、血压显著下降。Ⅲ组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1、T2、T3、T4时的血压均显著减低;Ⅲ组患者T3、T4时的心率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时应做到(1)麻醉诱导要有一定的麻醉深度;(2)麻醉诱导时可适当加大芬太尼的用量;(3)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CSI 芬太尼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