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尤其是中晚期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NAC不仅可以使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小,降低肿瘤临床分期,为无手术条件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提高保留乳房治疗安全性;理论上也能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病灶,降低治疗失败概率,而且还能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区域淋巴结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竖脊肌屈曲放松(flexion-relaxation,FR)比值在不同类型慢性腰痛患者和无痛对照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97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51例为腰部前屈时疼痛,后伸无痛,分为前屈痛组;46例为腰部前屈时无痛,后伸时疼痛,分为后伸痛组;另有35名腰部无痛健康人,分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图采集三组人群在完成躯干前屈和再背伸动作时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FR比值。结果三组FR比值分别为:前屈痛组4.97±1.03、后伸痛组21.8±4.75、对照组22.85±3.64。前屈痛组FR比值明显小于后伸痛组(P<0.01)和对照组(P<0.01)。后伸痛组和对照组相比,F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中,腰部前屈痛患者和无痛人群相比,FR比值明显减小,此差异可为进一步鉴别此类腰痛患者提供参考。而对于后伸痛患者,FR比值不能作为鉴别依据。

  • 标签: 腰痛 腰肌 肌电描记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上调microRNA-7(miR-7)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miR-7模拟物(miR-7mimics)及随机序列(miR-Scramble),将喉鳞癌Hep-2细胞分成miR-7组、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Mock)组,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中miR-7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Transwell试验观察转染24h后细胞迁移能力,q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PI3K(p110)、AKT及pAKT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iR-7组Hep-2细胞转染miR-7mimics后miR-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与Scramble组和Mock组相比,miR-7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迁移能力降低,且PI3K、AKT及pAKT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上调喉鳞癌Hep-2细胞中miR-7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miR-7 喉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5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5例)共80例。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中表达,并分析miRNA-22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miRNA-22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r=0.823,P〈0.05)。结论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病理分级相关,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miRNA-221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影响。方法MTT法观察黄芩素(5、10、20、40、80μg/ml)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评价黄芩素(80μg/ml)对HT-29细胞迁移能力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黄芩素(20、40μg/ml)对HT-29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NF)-κB和p53蛋白表达影响。同时以未加黄芩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对细胞增殖能力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处理后细胞迁移能力及STAT3和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53、降低STAT3和NF-κB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芩素 结肠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影像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SPA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访26个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SP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涎腺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组织学特征与乳腺纤维囊肿性病变相似,表现为不规则导管及腺泡分布于丰富硬化性胶原间质中,形成模糊小叶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形态多样,有的呈大汗腺样化生,有的胞质内含丰富嗜伊红酶原颗粒,导管上皮可以增生并伴有非典型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上皮EMA弥漫强阳性,导管及腺泡周同肌上皮SMA及Calponin阳性。Ki-67指数〈I%。影像学表现:彩超结果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或不清楚低回声团,可以探及稀疏血流信号。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较光滑,与正常腮腺分界清楚,也可边界不清。结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是一种罕见涎腺疾病主要发生于腮腺,预后较好。影像学缺乏特征表现,界限不清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黏液表皮样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慢性涎腺炎等鉴别。

  • 标签: 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涎腺 预后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rDNA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 标签: 小鼠 病原菌 16s RDNA 多聚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AZD228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不同浓度AZD2281(2.5、5、10nmol/L)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h后对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经AZD2281处理该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变化。结果AZD2281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ZD2281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h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AZD2281作用MDA-MB-231细胞24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而凋亡促进蛋白caspase-3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结论AZD2281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实现

  • 标签: 乳腺癌 AZD2281 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2014年确诊鼻咽癌患者血清120例,所有患者均按鼻咽癌08分期标准分期。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表达率为15.0%。在T分组中P〉0.05,N分组中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M分组中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CYFRA21-1阳性表达率为55.8%,在T、N、M分组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与鼻咽癌分期相关性。SC-CAg、CYFRA21-1两者联合检查阳性表达率为66.7%,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作为鼻咽癌筛查指标阳性率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一定临床意义。CYFRA21-1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筛选辅助指标,动态监测CYFRA21-1水平有助于鼻咽癌患者病情监控,可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及远端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并对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SCCAG CYFRA21-1 鼻咽癌 转移
  • 简介: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基础药物,然而其用药最佳时限尚无统一标准。双膦酸盐类药物长期用药时限、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已在多种实体肿瘤研究中获得初步积累,均提示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以进一步降低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SRE)发生,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相关事件 长期用药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之间43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295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141例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3%(60/295),而开腹组为39.7%(56/141),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O.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00.52±51.13)分钟,长于开腹组(180.05±57.29)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术中出血量、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病人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临床研究
  • 简介:^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特别对NSCLC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PET/CT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组织代谢,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对^18F-FDG摄取变化,通过可视或定量分析,在临床或亚临床水平达到早期预测NSCLC治疗疗效目的。现将PET/CT应用于评价NSCLC疗效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常规护理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黏膜进行护理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60例化疗引起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口腔溃疡。

  • 标签: 化疗 化疗反应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 简介: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表达,其各自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及二者在NSCLC中表达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72例NSCLC中HER2、COX-2表达情况。结果①72例NSCLC中,HER2、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65.3%;②HER2在NSCLC中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病变部位无关(P>0.05);③COX-2阳性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吸烟、病变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HER2、COX-2在NSCLC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ER2、COX-2可以作为判断NSCLC恶性程度生物学指标。

  • 标签: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环氧化酶2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一种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术式,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越来越普及,而关节感染则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并发症。尽管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室无菌条件改善,假体周围感染发病率在逐渐下降,现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为1.7%,在初次膝关节中为2.5%[1]。然而在总量迅速增加同时,关节感染数量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经济和健康负担,因此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已成为非常严重问题。为了给人工关节感染预防与治疗提供〈br〉细菌学依据,现对近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发表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归纳和分析,以了解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原菌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关节 置换 感染 微生物 抗生素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线及槲皮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性变化影响,并初步探讨VEGF、MMP-9表达对其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影响;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分别观察放射线及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后24h细胞侵袭能力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放射线单独及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中VEGF、MMP-9蛋白表达。结果:槲皮素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4小时IC50值约为120μmol/L。与空白组比较,X线照射24h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加(P﹤0.01),槲皮素对HeLa细胞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0.01),槲皮素与X线共同处理细胞后,仍具有明显抑制侵袭能力(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单独作用后VEGF、MMP-9蛋白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增加趋势(P﹥0.05),槲皮素、以及联合X线组VEGF、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X线照射后宫颈癌Hela癌细胞侵袭潜能短暂增强;槲皮素能抑制X线照射后宫颈癌细胞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槲皮素能下调VEGF、MMP-9表达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HELA细胞 放疗 侵袭性 MMP-9
  • 简介:目的分析并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同意情况下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50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治疗方法,开腹组则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情况和手术需要时间,比较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性高、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16例行甘氨双唑钠增敏放疗,2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方案:DT40Gy/20次或30Gy/10次。放疗增敏组甘氨双唑钠800mg/m2,每周3次。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毒副反应。结果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组有效率为87.5%,单纯放疗组为5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增敏组颅内中位PFS为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5.3个月,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脱发、头痛、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均为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疗效,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 标签: 乳腺癌 脑转移 甘氨双唑钠 放射治疗 放射增敏剂
  • 简介:慢性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是称为"金标准"腰椎融合术,但融合后腰椎丧失了活动度,不能达到正常腰椎功能,相邻节段退变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34%[1]。而腰椎间盘置换术是将病变椎间盘切除,代之以人工椎间盘,其突出优点是术后能保留椎间活动度,短期随访显示能减少甚至消除相邻节段退变发生[2]。人工椎间盘置换在去除引起下腰痛椎间盘同时,也保留和恢复了椎间盘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理论上来说是更好治疗方法。大量关于腰椎人工椎间盘临床试验研究[3-6]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实验[7-9]证实了人工椎间盘技术发展前景。

  • 标签: 脊柱 椎间盘退化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