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特点和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取血管内治疗方法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资料。共32个动脉瘤,其中24个动脉瘤以弹簧圈单纯栓塞,5个宽颈动脉瘤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个小脑后下远端动脉瘤采取Onyx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2个动脉瘤未栓塞。结果栓塞动脉瘤30个,其中完全栓塞18个(60%),次全栓塞8个(26.7%),不全栓塞4个(13.3%)。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20例,4分(轻度残疾)4例,3分(重度残疾)1例,1分(死亡)2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是老年人颅内破裂动脉瘤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老年人 栓塞
  • 简介:目的比较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化原则分入阿司匹林治疗组或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片,0.1g·次-1·d-1,口服或鼻饲.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片,75mg·次-1·d-1,口服或鼻饲.其他治疗原则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美国卒协会(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SA)成人缺血性卒早期处理指南予以处理.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1d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ifedRankinScale,mR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死率;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药物费用、药占比.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21d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21(4)比0~15(3)(z=-4.826,P=0.000),氯吡格雷组0~15(7)比0~14(3)(z=-3.086,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1dmRS评分较入院时也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5(3)比0~6(2)(z=-3.240,P=0.001),氯吡格雷组0~5(4)比0~6(2)(z=-2.547,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21d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再发率、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

  • 标签: 心房纤颤 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SiemensArtis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GE-3100所带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hreedimensimalfusion)、计算脑灌注血容量(parenchymabloodvolumePBV)、SiemensiFlow、GE-Agioviz等后处理技术,在临床进行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时,在DSA造影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融合等后处理,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脑血容量图像、脑血流全循环图像。结果利用两台DSA机器,进行了双容积重建,可以评价颅内、颈部植入支架后观察支架展开情况,可以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可以看清颅内动脉及动脉瘤有无钙化,颅内及脊髓血管病变在正位、侧位与轴位上与颅骨、颅底及脊椎骨质结构关系;可以从静脉CTA评价颅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AVM等,进行DSA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一侧颈内动脉系统与一侧椎基动脉系统三维血管重建后评价脑血管病,尤其是AVM供血全貌;通过降血压BOT(balloonocclusiontest,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找出了作为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金标准新参考指标;建成了脑动静脉、静脉窦全循环像以及利用DSA与MRI影像融合后数据输入Mecromic神经导航行颅内深部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直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DSA与CT、MRI影像融合后三维影像对脑脊髓血管病诊断、治疗有较大指导参考价值,甚至对科学研究及教学也有更直观、更有价值帮助,多种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发展方向。

  • 标签: 脑脊髓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扫描 影像融合
  • 简介:目的:系统分析近10年我国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发展态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2004-2013年国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210篇文献,分别发表在91种期刊上,近4年文献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作者来自29个省市,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文献以临床科研论文为主,其次是个案报告和经验介绍论文,仅2.86%为严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集中在肿瘤患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案例报道与分析、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与护理对策、血栓形成原因回顾与分析等方面,目前尚无规范统一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实践标准;论文引文以中文文献为主(70.37%),论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者9篇,最高被引频次为93次;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者12篇(5.71%)。结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问题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广泛关注,尚须加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高质量科研论文产出,探索更为简便有效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管理流程,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文献 文献计量分析
  • 简介:目的:定量了解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探讨其与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记录法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医养结合老年科进行了连续7天、以满足232名老年患者全部护理需要为目的护理操作内容和时间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护理级别、相同ADL分级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护理级别、不同ADL分级老年患者每日所需要直接护理时间及总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L评分能直接反映老年患者对直接护理需求,能有效提示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实际护理需求。建议在老年科由医生确定老年患者分级护理I、II、III级,再由临床经验丰富护士应用ADL量表进行A、B、C分级,即将老年患者划分为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9项护理等级。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患者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球囊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VIP、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3年7月,纳入、英文比较球囊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7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动脉瘤完全栓塞率(OR=1.05,95%CI:0.72~1.51;P〉0.05)、次全栓塞率(OR=1.33,95%CI:0.86~2.06;P〉0.05)及部分栓塞率(OR=0.69,95%CI:0.31-1.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OR=0.61,95%CI:0.27~1.41;P〉0.05)、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OR=0.95,95%CI:0.54-1.67;P〉0.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囊与支架辅助弹簧圈两种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这一结论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球囊 弹簧圈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食困难知识掌握情况及其临床实践情况。方法:对福建省8家三级医院221名神经内科或老年科护士采用自行设计“护士对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食困难认知状况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36.6%护士认为自己在护理工作能够及时恰当地处理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食困难问题;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护龄和不同本科室工作年限护士在进食困难知识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年龄、不同护龄及不同本科室工作年限护士在进食困难行为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消极护理态度是造成护士不能及时恰当解决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食困难问题主要原因,应建立一个标准进食护理路径来指导护士行为。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进食困难 知信行
  • 简介:目的:探讨对1例联合颏下翻转皮瓣与游离皮片修复咽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注重病室要求、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做好皮瓣观察,预防伤口感染,给予饮食、营养、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经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该例患者术后1年术区完全上皮化,局部瘢痕形成,无吞咽障碍。结论:在护理工作,对移植后皮瓣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积极配合医生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促进皮瓣存活。

  • 标签: 例联合 修复咽 咽瘘
  • 简介: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根本原因分析步骤,应用事件序列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分析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根本原因并制定对策。转变管理者管理理念,从系统层面剖析护理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并与大家分享,以达到更好地改进工作质量目的。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测算老年无陪护病区基础护理时间需求,为老年无陪护病区夯实基础护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对老年无陪护病区5个方面的37项基础护理项目进行工时测定与频次记录,同时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算不同ADL等级病人每日基础护理工作时间。结果:不同ADL等级老年病人基础护理需求不同,除Ⅱ级与Ⅲ级无明显差异外,ADLI级至Ⅳ级老年病人总每日基础护理时间整体呈递增趋势,老年无陪护病区平均每人每日所需基础护理时间为224.96~248.80rain(95%C1)。结论:根据ADL等级计算基础护理工作时间准确、客观、简单、方便;老年无陪护病区基础护理工作时间长,为保证护理质量,建议根据基础护理时间需求增加相应护理人员。

  • 标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础护理 工作量 老年病人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意识模糊、语言障碍2d”于2010年9月14日在HarborView医疗中心(HarborViewMedicalCenter,Seattle,WashingtonUS)就诊。患者于2d前突然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伴意识模糊,无其他伴随症状。就诊时血压127/80mmHg,查体表现为时间、地点定向力差,计算能力减低,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但可以读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发生于血流动力学状态复杂区域,显示局部血流流体力学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磁共振成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对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评估。既往研究已经对正常和狭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而血流动力学因素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相关性也已经得到证实。包括管壁应力、压力等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作用是斑块发生发展变化重要因素。

  • 标签: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br〉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edtrial,RCT),同时追索纳入文献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根据卫生系统证据推荐分级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和GRADEprofiler4.0.3软件。〈br〉结果共纳入11个RCT。Meta分析主要结局结果显示,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个月内临床疗效、病死率、发生感染、发生再出血四个方面,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方法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优势比(odds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别为3.34(2.13~5.22)、0.42(0.29~0.60)、0.42(0.27~0.64)、0.47(0.28~0.77)。每个结局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等级。〈br〉结论现有研究显示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3个月病死率、发生感染及再出血并发症较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更低,临床医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可以把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般推荐。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疗效 感染 再出血 病死率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从19.15%降低到8.33%。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2型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变化趋势及不同时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支架植入术患者126例进行术后1年服药依从性跟踪调查。共对患者进行4次电话回访,即术后3、6、9、12个月。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表等。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水平较低,且随着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影响患者依从性因素中正向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年龄、教育程度;负向影响因素有Charlson合并症指数、住址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不容乐观,应根据不同时期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服药依从性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2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将68例以往确诊2型糖尿病再并发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81岁,平均67.8岁;既往有糖尿病史3~16年,合并高血压11例,血脂异常9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67.5岁;有糖尿病史3~17年,合并高血压10例,血脂异常7例,冠心病8例,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且性别、年龄、并发症、病程及病情轻重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欧洲卒评分(ESS)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ESS评分(64.11±16.74)分,对照组(64.89±16.2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ESS评分为(78.94±13.07)分.对照组为(69.11±14.03)分;治疗组治疗前ADL评分(27.83±20.61)分,对照组(29.63±19.0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为(72.99±21.07)分,对照组为(63.22±19.58)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ESS=2.988,tADL=1.982,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二十碳五烯酸(EPA)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EPA治疗a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0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30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EPA降低总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46,95%可信区间(CI)为0.29—0.72,P=0.0006]、持续性SCVS发生率(RR=0.13,95%CI为0.04—0.46,P=0.002)、血管痉挛性脑梗死发生率(RR=0.27,95%CI为0.14~0.51,P〈0.0001),但并不改善3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RR=1.15,95%CI为0.98~1.33,P=0.08)、180dmRS评分(RR=1.03,95%CI为0.91~1.16,P=0.65)。结论EPA可预防aSAH后CVS,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二十碳五烯酸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人格发展异常过程。方法运用GMPI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调查,分析2组人群差异及发现某些规律。结果失眠患者与健康人在三个年龄段存在差异不同,其中童年期差异尚小,仅仅表现于自主性发展水平弱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失眠症患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格发展不足,重点表现在思维方式、社会恐惧感、自主性三个方面(P〈0.05或0.01);不同年龄患者在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发展特点。上小学之前,小于36岁患者与大于50岁患者表现出较明显差异(P〈0.05或0.01),但36~50岁之间患者未发现与这2组患者明显差异;在上小学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格发展方面,继续保持这一趋势,但在这个阶段,在某些方面,小于36岁患者组与36~50岁之间患者组差异也渐趋明显,尤其体现在不良教养方式以及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独立性及自主性等方面。普遍,小于36岁患者组失眠症患者在自我分量表以及情绪情感分量表表现出发展水平较低,而特殊,在事业观维度,小于36岁患者组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存在差异,而且具有时代烙印。

  • 标签: GMPI 原发性失眠症 人格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n)部位与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部位一致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43例aSAH患者,按入院CT所示出血部位分为左势、右势及对称出血,再将复查CT所示DCI部位分为左侧、右侧及双侧,比较两者一致程度。结果SAH位置分类示左势出血16例,右势出血15例,对称出血12例。DCI部位分类示,左侧15例,右侧12例,双侧16例。两者一致病例共21例,占48.8%;经一致性检验结果示Kappa值为(0.235±0.112),小于0.4,两者吻合度较差。结论DCI发生部位与SAH位置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脑动脉痉挛可能并非DCI唯一致病因素。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迟发性脑缺血 一致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l)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TMZ)细胞毒性影响。方法将培养U87胶质瘤细胞分组转染含空载体(空载体组)、野生型IDHl基因(野生组)和R132H突变型IDHl基因(突变组;IDHl第132位精氨酸被组氨酸所取代)质粒,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细胞上清液2-羟基戊二酸(2-HG)水平、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含三种不同质粒U87细胞接种大鼠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经TMZ治疗后60d存活率。结果与空载体组和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细胞上清液2-HG水平、细胞caspase3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TMZ治疗后60d,突变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O.05);空载体组和野生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DHlR132H基因能够增加TMZ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细胞毒性作用并提高其治疗荷瘤大鼠存活率。

  • 标签: 胶质瘤 U87胶质瘤细胞 异柠檬酸脱氢酶1 基因突变 替莫唑胺